教學目標
1.領悟屠格涅夫這首散文詩中寓含的深刻哲理。
2.品味文中凝練、生動而犀利的語言,體會作者對傻瓜的態度,樹立正確的是非觀。
教學重點
品味重點語句和關鍵詞語,了解文章的內涵。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壹、導入新課
生活中,我們稱什麽樣的人為傻瓜?看看字典是怎樣寫的。(愚蠢、糊塗的人)
請同學們速讀課文,邊讀邊想屠格涅夫筆下的傻瓜有怎樣的特點呢?
二、研讀感知
教師正字正音,並組織學生從如下幾個問題入手了解傻瓜。
1.找出描寫傻瓜的重點詞句,討論分析,如?沒頭腦的俗物?茅塞頓開?、三處?大聲地說?您呀?落伍啦?等關於解開文章思想的重點詞句。
2.人們眼中的傻瓜。
?兇狠的人!惡毒的人!?不過頭腦多聰明呀!?口才又多好啊!?他的確是個天才!?
3.妳眼中的傻瓜。
學生可談出不同評價,放開思路,自由論談,以便顯露其真實的人生觀,教師作正確引導。
4.作者眼中的傻瓜(寫作目的)。
這種人不僅愚蠢,而且低下,在人類崇高遠大的理想面前,只能稱他為鼠目寸光、自私自利、欺世盜名的`傻瓜。但是,作者悲哀地看到,人們對傻瓜厭之彌深,恨之入骨,卻五體投地,稱他為?天才?。壹個傻瓜震懾著壹群傻瓜,呼風喚雨,指揮若定,這就是屠格涅夫眼中的思想界、評論界,壹個落後民族的精神世界的象征。這是屠格涅夫寫作文的真正目的,也可以說是本文的宗旨,這是俄羅斯的悲哀。
三、拓展延伸
《傻瓜》是屠格涅夫針對當時俄羅斯文壇壹些評論家只顧壹味批判,不求建樹的現象有感而寫的。請妳觀察壹下現實生活中類似的人和事,並說壹說,妳心目中的?權威?的標準是什麽?對待權威,我們應當采取什麽樣的態度?
四、總結
屠格涅夫的散文詩裏,幾乎充滿著他的人生經歷中積累的經驗,由此升華、思考、總結而成的深邃的哲理性的語言和形象,是那麽富有智慧和詩意,既給人警示、聯想和咀嚼的余味,又有強烈的感染力,使人們在愉快欣賞的同時,得到靈魂的凈化。
五、深化與運用
1.鼓勵學生探討《傻瓜》的現實意義,不妨與當今社會上某些人的某種現象做些比較,進壹步認識經典文學作品的典型意義。
2.學習本文之後,建議在老師的指導下將文章改寫成劇本進行排演,可以作適當的改寫,還可加入根據文章創寫的詩歌、插曲等,進行公開性的演出。
六、探究性思維訓練
屠格涅夫生平最後20年長期居住在西歐。他在法國有很多文藝界朋友:喬治?桑、福樓拜、左拉?女歌唱家維亞多的家是他長期定居的地方。屠格涅夫是最早被介紹到歐洲並贏得外國同行敬佩的俄羅斯作家。他的文學作品、他的人格魅力都征服了歐洲眾多同行。我們該怎樣理解他取得魅力的原因?
請參考以下資料:
1. 1903年屠格涅夫開始被介紹到我國以來,他的作品就成了搶手的讀物。20世紀20年代魯迅先生曾說:?屠格涅夫被譯得最多。?我國著名作家幾乎都譯過屠格涅夫的作品。評論他的作品的人數就更不在話下了。我們不會忘記巴金的小說《家》裏高家兄弟是怎樣愛不釋手地閱讀屠格涅夫的小說《前夜》。可見當時他在我國文藝界的影響。
2.?在疑惑不安的日子裏,在痛苦地擔心著祖國命運的日子裏,只有妳是我唯壹的依靠和支持!啊,偉大的、有力的、真實的、自由的俄羅斯語言啊!要是沒有妳,那麽誰能看見我們故鄉目前的情形,而不悲痛絕望呢?然而這樣的語言不是產生在壹個偉大的民族中間,這絕不能叫人相信。?
七、寫作活動設計
下面兩個寫作練習,學生可選擇壹項:
1. 1935年,巴金壹度住在日本東京。那是戰亂臨頭的國家危難時刻。他思念祖國,思念水深火熱中的祖國同胞。在感情異常激動、坐臥不安時,他反復閱讀屠格涅夫的這篇散文詩並將它譯成中文。這篇散文詩只有100多個漢字:?在疑惑不安的日子裏,在痛苦地擔心著祖國命運的日子裏,只有妳是我唯壹的依靠和支持!
啊,偉大的、有力的、真實的、自由的俄羅斯語言啊!要是沒有妳,那麽誰能看見我們故鄉目前的情形,而不悲痛絕望呢?然而這樣的語言不是產生在壹個偉大的民族中間,這絕不能叫人相信。?屠格涅夫創作這首散文詩時是在法國,在他逝世的前壹年。字字句句滲透著對祖國的深切懷念,對俄羅斯語言力量的由衷贊揚。巴金說:?他講?俄羅斯語言?,我想的是?中國話同樣,中國語言又豈能不產生在偉大的中華民族中,不完成其偉大的使命呢?巴金正是借助詩文表達了他對祖國的深情,他的愛與恨。請妳就這則材料談談妳對閱讀生活的感受認識。
2.《傻瓜》壹文思想感情十分豐富,每壹個讀者讀後都會產生不同的體會。請妳就感受最深的壹點寫壹篇文章。
八、學習拓展作業
可讓學生閱讀《批評家》《門檻》等屠格涅夫的散文,進壹步理解作者的語言和散文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