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陶淵明田園詩的思想內容
他在壹個玄學盛行,唯美主義支配整個文壇的時代裏,以嶄新的思想內容的詩作卓立於詩壇,表現出巨大的革新精神。
1.1高遠的理想與誌趣
1.2勞動生活內容的反映
1.3田園貧困狀況的描寫
1.4反映社會生活,表達自身的社會思想
2 陶淵明田園詩的藝術特色
自然,日常生活的詩化,不僅是陶淵明的人生旨趣,也是其田園詩的總體藝術特色。
2.1情、景、事、理的渾融
2.2平淡中見警策,樸素中見綺麗
談田園詩離不開陶淵明,談陶淵明自然會想起他那“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千古名句。在中國文學史上,陶淵明第壹個以田園景色和田園生活為題材進行了大量的詩歌創作。他的田園詩創立了我國古典詩歌的壹個新流派,被歷代詩人推崇備至。如果僅從他的田園詩的字面上看,詩人之超然物外和物我兩忘的超凡脫俗,真有著神仙般的無限風韻。然而事實卻遠非如此,這是因為陶淵明所處的時代,是我國古代最黑暗、最腐敗的時期:政權更叠頻繁,高門鉅族生活糜爛,老百姓食不果腹,衣難遮體,統治階級和底層民眾之間等級森嚴,差別甚大。在這種情況下,陶淵明出仕做了幾年小官之後,終因不願與腐敗的官僚們周旋而寧可還鄉歸隱。當時的詩壇上也充斥著談玄悟禪、模山範水之作,在形式上刻意追求綺語浮詞、鋪錦列銹,而陶淵明卻能以嶄新的內容和形式的詩作卓立於詩壇,表現出巨大的革新精神,最終達到了同時代人所無法企及的高度。俗話說憤怒出詩人,這說明只有真正有所觸動有所感受者才會言之有物,正因如此,陶淵明的田園詩雖取材田園,貌似田園,但其實際意義早已超出田園領域之外,延伸到廣闊的社會和政治背景之中去了,只有在這個意義上,我們才不至於僅僅在其文字和形式的表現上徘徊,而是真正深入到陶淵明田園詩的時代感和人民性的精髓之中去認識,探索它的思想內容與藝術特色。
1 陶淵明田園詩的思想內容
陶淵明是我國文學史上開宗立派的重要詩人。他所處的時代,正是形式主義風氣盛行之時,詩壇上充斥著談玄悟禪、模山範水之作,形式上刻意追求綺語浮詞、鋪錦列銹。但陶淵明卻有著壹般文人所未曾有過的田園農耕生活經歷,和勞動人民有許多接觸,可以說,是生活給他以厚愛,使得他在壹個玄學盛行,唯美主義支配整個文壇的時代裏,卻能以嶄新的思想內容的詩作卓立於詩壇,表現出巨大的革新精神。
具體地說,陶淵明的田園詩的思想內容大致可以概括為:
1.1高遠的理想與誌趣
陶淵明在極端黑暗的社會裏,卻堅持高遠的理想和誌趣。陶淵明的誌趣與性格,終於使他同統治階級上層社會完全決裂,回到田園中來。他寫下了大量的田園詩。他的田園詩充滿對汙濁的社會的憎惡和對純潔的田園的熱愛。如《歸園田居》第壹首: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壹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裏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
詩人把統治階級的上層社會斥為“塵網”,把投身其中看成是做了“羈鳥”、“池魚”,把退處田園說成是沖出“樊籠”,重返“自然”,表現了他對醜惡的社會的鄙視。詩人著重地細致地描寫了純潔、幽美的田園風光,字裏行間流露了作者由衷的喜愛。在這裏,淳樸、寧靜的田園生活與虛偽、欺詐、互相傾軋的上層社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具有格外吸引人的力量。
當詩人尚未離開宦途時,總有壹種“暫為人所羈”的感覺,心情無法平靜下來,他“望雲慚高鳥,臨水愧遊魚”。但當他遠離了汙濁的現實,回到田園中來,卻感到獲得了歸宿。如《飲酒》第五首: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詩人避開了達官貴人的車馬的喧擾,在悠然自得的生活中,獲得了自由而恬靜的心境。
詩人的田園生活雖然是遠離統治階級,卻更接近了下層文人和農民。這裏有誌同道合的朋友談心賞文:“鄰曲時時來,抗言談在昔;奇文***欣賞,疑義相與析”;有樸實的農民***話桑麻:“時復墟曲中,披草***來往;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有鄰裏的相與宴飲:“漉我新熟酒,只雞邀近局”;也有天倫之樂:“親戚***壹處,子孫還相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