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誌祥的想法
在她心裏,沒有什麽比“人”字更重的了。作為在衡陽市長寧縣(市)政府任職近十年的“父母官”,她是以務實、勤政贏得民心的領導幹部之壹。她壹直蹲點的村子,都榮幸地聘請她為“榮譽村民”,親切地稱她為“劉大姐”。1990任縣婦聯主任,1992在第十二屆壹次會議上以優異成績當選為縣人大副鄉長,分管文化、教育、體育、衛生、計劃生育、廣播電視等工作。1997年底當選副市長,繼續分管科教文衛等社會事業。在她主政期間,常寧的各項社會事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1980留在秦人公社湖塘生產隊,被評為全縣先進工作者,衡陽地區“三八紅旗手”,參加省婦代會。1984在縣黨校學習期間被評為全縣先進工作者。1990,1991擔任縣婦聯主任期間,縣婦聯工作機構榮獲省“兩學兩比”先進單位,還被評為全國、省、市稅法宣傳先進單位。1991年,1992連續兩次被評為“巾幗建功”先進單位。1990 ~ 1992縣婦聯連續三次被評為衡陽市先進單位、紅旗單位。她本人在1990被評為全縣優秀黨務工作者、全縣先進個人、衡陽市優秀婦聯幹部。1992年底,她當選副縣長後,以“公仆”的身份嚴於律己,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從1994開始,她先後深入覃逸鄉黃橋村、盛橋鎮全豐關村、板橋鐵鵝村、新竹村等地,從事農村黨建扶貧工作。她每到壹個村,都積極動員各種力量,改善水、電、路、渠、學校等硬件基礎設施,幫助農民改善生活環境,拓寬致富門路。1997年,她創造了當時100%人口喝上自來水的全豐關村唯壹的先進典型,成功實現了60%農民衛生廁所的改善,全省所有農村工作“以村為本”的先進典型。在她的領導下,全市各項社會事業取得了輝煌成就。壹是辦學條件大幅改善,教育教學質量快速提高。市* * *投資8797萬元,完成各級教學樓和學生宿舍建設總面積654.38+0.9萬平方米,危房改造總面積654.38+0.3萬平方米,提前兩年通過國家“兩基”驗收。二是農村醫療衛生水平大幅提高。1995年順利通過全省合格初級衛生保健縣(市)驗收,使全市人民提前實現了五年人人享有衛生保健的目標。三是計劃生育整體水平逐年提高,1999進入全省第二系列壹流縣市行列,實現了升類目標。四是科技事業整體提升。1997年被評為全國科技先進縣(市),1999年順利通過復檢,鞏固了創建成果。五是文化、廣播、電視、體育事業競相發展,滿足了全市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