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壹種無線電定位和測距裝置:科學家發現,蝙蝠不是依靠眼睛,而是依靠由嘴、喉嚨和耳朵組成的回聲定位系統。因為蝙蝠在飛行時會發出超聲波,所以也能探測到障礙物反射的超聲波。基於此,科學家們設計了壹種現代雷達——壹種無線電定位和測距裝置。
3.彩蝶的顏色是突兀的,比如雙月紋的蝴蝶,棕脈的帝王蝶,尤其是熒光翼的蝴蝶。後來,它在陽光下變成金色、綠色和紫色,最後變成藍色。科學家通過研究蝴蝶的顏色給軍事防禦帶來了巨大的好處。本文提出蝴蝶的顏色在花中不易被發現,軍事設施覆蓋著蝴蝶般的偽裝。所以根據同樣的原理,後來人們生產出了迷彩服。
4.仿生科學家洛克根據蛙眼的原理和結構,發明了電子蛙眼。在現代戰爭中,敵人可能會發射導彈攻擊我們的目標。這時候我們可以發射反導攔截對方的導彈,但是敵人為了迷惑我們,也可能會發射信號擾亂我們的視線。戰場上,敵機、坦克、艦艇發射的真假導彈瞬息萬變。要戰勝敵人,就要及時辨別真假導彈。把電子蛙的眼睛和雷達結合起來,我們就能敏銳地看到運動的東西,而對靜止的東西視而不見,就像蛙的眼睛壹樣靈敏快速地跟蹤飛行中的真實目標。
5.人們模擬水母感受次聲波的器官,成功設計出精確的“水母耳朵”儀器。它由壹個喇叭、壹個接收次聲波的振動器、壹個將這種振動轉換成電脈沖的轉換器和壹個指示器組成。這個儀器安裝在船的前甲板上,喇叭360°旋轉。當它接收到8 Hz-13 Hz的次聲波時,旋轉自動停止,喇叭指示的方向就是風暴的來臨方向。指示器也能告訴人們風暴的強度。這臺儀器可以提前15小時預報風暴。?
6.根據蛙眼的視覺原理,人們已經成功研制出壹種電子蛙眼。這種電子蛙眼可以像真蛙眼壹樣準確識別特定形狀的物體。在雷達系統中安裝電子蛙眼後,雷達的抗幹擾能力大大提高。這種雷達系統可以快速準確地識別特定形狀的飛機、船只和導彈。特別是能辨別真假導彈,防止假的混淆真的;電子蛙眼也廣泛應用於機場和交通要道。在機場,它可以監控飛機的起飛和降落,如果發現飛機即將相撞,就及時報警。在主幹道上,可以指揮車輛行駛,防止車輛碰撞。
擴展數據:
仿生學是壹門古老而年輕的學科。
人們研究物體的結構和功能的原理,並根據這些原理發明新的設備、工具和技術,創造出適合生產、學習和生活的先進技術。
仿生學(bionics)壹詞是美國的斯蒂爾(Steele)於1960年根據拉丁文“bios(生活方式的意思)”和後綴“NLC(具有“的性質”的意思)形成的。這個詞大約是1961年前才使用的。有些生物的功能遠遠優於任何人工機械,仿生學就是在工程中實現並有效應用生物功能的壹門學科。比如關於信息接收(感覺功能)、信息傳遞(神經功能)、自動控制系統等。,這個有機體的結構和功能給了機械設計很大的啟發。可以舉出仿生學的例子,比如將海豚的體型或皮膚結構(遊泳時可以防止體表出現湍流)運用到潛艇的設計原理中。
再比如,蒼蠅是細菌的傳播者,壹般被歸為害蟲,但它們的翅膀是天然的導航器。而且它的眼睛是壹種“復眼”,由3000多個小眼睛組成。人們模仿它,制成“蠅眼透鏡”。“復眼透鏡”是壹種新型光學元件,有多種用途。“復眼鏡頭”是由數百個或數千個小鏡頭按順序排列而成的,它可以作為鏡頭制成“復眼相機”,壹次可以拍攝數千張完全相同的照片。這種相機已用於印刷制版和復制電子計算機的大量微小電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質量。
仿生學也被認為是與控制論密切相關的壹門學科,控制論主要是將生命現象與力學原理進行比較,並對其進行研究和解釋。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仿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