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歲的日本主播近藤在47歲時做出了壹個大膽的決定:停止染發,以灰白色的發型參加前雇主富士電視臺的節目。
50歲前給人看自然發色好嗎?近藤的新風格在日本引起了利弊的討論。有人誇她幹凈的白發,其實她更年輕,更率性。她的輕松態度值得學習,但也有人持相反觀點。熱烈的討論甚至讓“白發”這個詞成為了2018的日本流行語。
50歲以下不染發可以嗎?《白毛女》的社會觀察
女人的發色是自己決定的嗎?近藤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自從她停止染發後,她觀察到周圍人的態度發生了微妙的變化。發色不僅僅是造型問題,更代表了女性的生活方式。
她笑著說,人們對壹個中年婦女白發的反應可以分為幾種。壹個不知所措。比如,她參加同學聚會時,壹頭白發在同齡女性中很顯眼。學生看到她,再也不能說“妳沒變!”" .有些人甚至很尷尬,不知道說什麽好。
另壹個更直接的反應是把白發等同於“老人”。近藤紀提到,自從她不染發後,就沒有男性朋友會邀請她壹起喝酒。有記者直接問她“為什麽才40歲就要放棄女性的身份?”相反,有人在電車上給她讓座,壹個年輕的同事突然用尊敬的語氣和她說話。“如果能受到年輕人的尊重,白發似乎也不錯!”她笑著說。
她觀察到,無論年齡多大,日本社會仍然認為黑發是女性的正常發色。和她男經紀人壹樣,看到她白發才知道她老婆壹直在染發。甚至有壹位在銀行工作的女性告訴近藤,因為自己的白發,客人向主管抱怨:“那個人的算術能力還行吧?”赤裸裸的歧視,很難受。
近藤回憶說,他20多歲後半期開始長白發,只要發根出現壹點點白色,就應該馬上去發廊把頭發弄黑。染發的習慣保持了很多年。直到近幾年的幾件事,她才反思染發的必要性。
2011年,日本發生311大地震。在準備防災用品時,她很自然地放入染料,以防災難發生時美容院關門。但回想起來,“非常時期真的有必要染發嗎?”她這樣問自己。
另壹個讓她下定決心的機會是,她在直播壹個案件時,註意到現場記者用調侃的態度描述涉案女嫌疑人:“頭發已經白了!”這話聽在近藤耳朵裏,感覺挺刺耳的。“如果嫌疑人是男性,記者就不會這樣描述了!”她想。
她開始思考,真的有必要隱藏自己的白發,抵抗衰老的痕跡嗎?尤其是她無意中聽到壹個年輕女子的聲音:“女前輩中,沒有壹個人將來會像她壹樣。”
“如果壹個不像我壹樣染發的女人能稍微減少壹下大眾的年齡歧視就好了。”近藤說。她希望自己能讓年輕壹代看到,把頭發染成黑色並不是唯壹的選擇。社會對白發的負面認知,只是堅定了她的信念:“這是我選擇的生活方式。”
有趣的是,近藤發現周圍的人比她更在意白發的存在。比如剛開始停染的時候,壹旦出現白發根,電視助理就會主動說:“我幫妳拔!”“為了不打擾觀眾,她在過渡期間用了白發膠和睫毛膏稍微遮蓋了壹下白發根。經過近壹年的時間,我終於可以展示給人們壹個自然形狀的灰色頭發。
除了不染發,她還進壹步宣稱:除了上節目和接受媒體采訪,平時盡量化妝,讓更年期的敏感肌膚好好休息。“這就是我現在想要的個人風格。”她說。
在強調女性必須時刻保持良好舉止的日本,近藤的意見相當引人註目。她強調自己完全沒有否定“美麗女巫”的意思。無論妳多大,妳都想保持年輕的外表。當然沒有問題。但是,這個社會應該允許女性有“不努力”的選擇權。
她指出,50歲的時候,大多數孩子都已經長大,家庭責任也告壹段落,精神和體力仍處於良好狀態。這個階段是個好時機。讓我們整理壹下過去的生活經歷,重新開始。尤其是在這個平均壽命可以長達100歲的時代,不斷學習,嘗試挑戰,勢必成為未來的趨勢。
就拿她自己來說吧,因為47歲就不再染發,她被大眾所關註,得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工作機會。發色的變化也讓她嘗試了新的衣服和款式,感覺很清新。最後壹個階段的結束,其實是新征程的起點。
她笑著說,希望大眾能睜大眼睛看白發。就像迪士尼動畫《101忠犬》中那個頭發半黑半白的反派人物古伊拉斯壹樣,她其實是壹個氣場很強的現代女性。這個社會應該對壹個白發女人有更多的想象空間。
她提到,到了50歲,當然她也希望即使不再染發,她仍然是壹個受歡迎的人——不僅受到男性的青睞,也受到女性的欣賞。目前,她還在母校日本大學任教。有時候同學們會由衷地誇她白發素顏:“我要像老師壹樣當大人!”每當這樣的時刻,她總是相當欣慰。
從不染發開始,她說對以後的生活有了更多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