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初中語文教學與高中語文教學的差別——

初中語文教學與高中語文教學的差別——

高中語文新課程已經實施壹段時間,但對目前初高中語文教學銜接方面所面臨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有利於正視存在的問題,從而有效地實施高中語文新課程。初高中語文教學銜接問題的研究與解決意義非凡。

壹是可使高中學生們主動了解高中語文的學習特點,做好思想、心理、學習上的準備,盡快適應高中生活;並在此基礎上,每個學生更容易盡快找到適合自己的語文學習方式方法,把握高中語文學習的主動權。

二是這個問題的解決,必然會帶動大批高壹新生的語文學習更早進入正常有序的軌道,從而推動高中階段語文教學質量大面積提高,進而提升學生語文素養。

三是初高中語文銜接問題的研究與分析,是初高中連貫模式學校的整體工作體系的壹個有機組成部分,對完善教育教學的連續性和系統性有著積極的作用和影響。

而要做好初高中語文教學銜接,必然要了解初高中語文銜接中,初高中對學生語文課標的要求以及教學中面臨的問題與現狀。

壹、比較初高中語文課程標準的差異,努力、逐步、盡快填補其中的空缺

初高中語文教育的目標是什麽?有什麽差異?這是判斷學生現階段語文學習達成水平的主要依據,也是我們完成初高中銜接,順利進行高中語文教學的依據。我在研讀了《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和《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後,發現它們有如下幾點點差異:

(壹)兩個階段的目標要求的基本內容不同:初中課程標準從“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五個方面提出要求;高中課程標準則從“積累·整合”、“感受·鑒賞”、“思考·領悟”、“應用·拓展”、“發現·創新”五個方面提出發展要求。不難發現,初中階段的語文學習偏重積累,而高中則偏重積累基礎上的運用。

(二)從培養目標看,初中語文《新課標》:“著重培養學生語文實踐能力”,“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整體把握的能力”。高中語文《新課標》是:“註重語文應用,審美與探究能力的培養”。因而“探究能力”的培養成為高中語文課程的任務。而教學中,應重點關註學生思考問題的深度和廣度。它在初中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全面拓展和延伸,學生的學習心理過程應由感性的無意識發展到理性的自覺的階段。

(三)從閱讀能力看,初中語文《新課標》:“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而高中語文《新課標》:“從整體把握文本內容,理清思路,概括要點,理解文本所表達的思想,觀點和感情。根據語境揣摩語句含義,體會語言所表達的效果。對閱讀材料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斷”,“進行闡述、評價和質疑”。不難看出,在閱讀能力的要求上,高中語文教學能力層次由初中的理解層提升到應用,鑒賞的高度,要求“文本對話”深入讀者內心世界。這壹心理變化過程,對學生提出更高要求。

(四)從表達能力上看,初中語文新課標要求:“45分鐘能完成不少於500字的習作,課外練筆不少於壹萬字”;而高中語文新課標要求:“45分鐘能寫600字左右的文章,課外練筆不少於二萬字”。從質上看,高中語文新課標要求:“通過寫作實踐發展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分析和綜合等基本的思維能力,發展創造性思維。”由此可以看出,高中語文的作文,由初中感性思維提高到理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這無疑是壹次質的飛躍與提高,這個變化過程,同樣要求高中語文教學中需要對學生進行素質銜接和心理銜接。

(五)現代文閱讀方面:①在閱讀方法上,由初中“熟練運用略讀、瀏覽”,到高中“能根據不同目的、閱讀材料,靈活運用精讀、略讀、瀏覽法”。②理解方面,由初中“理解主要內容”到高中“理解作者的思想、觀點和情感”。③分析評價方面,由初中的“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到高中的“做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斷,學習從不同角度進行闡發、評價、質疑”。④鑒賞方面,高中更強調自己的情感體驗和思考。

(六)文言文閱讀方面:由初中“理解基本內容”到高中的“掌握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句式、讀懂課文,用現代觀念審視作品的思想內容和思想傾向”。無論是現代文還是文言文,閱讀能力要求明顯增強。

從以上比較中,我們看到高中語文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繼續和深入,但在教學目標、內容上與初中存在明顯差異,也可看出其中有些差異環節明顯存在“斷層”和脫節, 使初中語文教學和高中語文教學之間不相銜接,因而需要我們去引導,進而達到高中新課標的要求。

1.語言學、文章學、文藝學等基礎知識標準的斷層

語言學知識的斷層。初中要求了解“基本的語法知識”、“常用的修辭方法”,高中要求“了解並梳理常見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文言句式的意義和用法”。我們主要是看語法知識問題,語言可劃分為語素、詞、短語、句子、句群五個基本能級單位,那麽初中語法教學至少應該落實這五個問題。但由於初中課標沒有具體說明“基本”所包含的範圍和對象,加上現在初中語法只學不考,所以目前初中教材、教學中沒有“語素”“句群”知識的介紹的,介紹了的語法知識也得不到教學保障。而高中課標中也只提對文言文語法知識的要求,既沒有提及對初中語法知識的補充要求,也沒有進壹步的“語義、語境、語體、語用”知識介紹。所以在語法知識標準上初中課標缺乏具體的鋪墊,高中課標缺乏進壹步的補充和提高。

文章學、文藝學知識的斷層。初中階段的“表達方式”“作品知識與文化常識”“寫實與虛構”,高中階段的“文學體裁”“背景材料”“領悟內涵”“表現手法”“藝術表現力”等這些問題是分別屬於文章學或文藝學的知識。但是很明顯的是,無論初中課標還是高中課標,關於文章學或文藝學的基本知識系統均沒有任何介紹。所以教師和學生教學中很難對這些知識進行分類和區別,感覺這些知識特別混亂和零碎。如高中課標的“表現手法”與初中課標的“表達技巧”就是壹組容易混淆的概念。而且“表現手法”的下級概念有哪些,它以初中哪些知識為基礎,師生們也覺得最為模糊。其實它的下級指標還可以分解為象征烘托、以小見大、動靜結合、虛實相生、情景結合以及壹些修辭手法等等。但是由於學生沒有建立起相應的網絡系統,所以在進入高中階段的文學欣賞活動時就無法調動舊有知識來解決問題。因而在文章學和文藝學標準上,初高中課標均缺乏系統性,沒有形成壹個知識的鏈條。

2.閱讀、鑒賞等能力標準的斷層

思想內容理解能力的斷層。初中課標的“理清思路”與高中課標的“概括要點”之間有明顯的層次感,可以清楚地分別界定給初和高中。而初中課標的“理解主要內容”與高中課標的“理解文本所表達的思想、觀點和感情”兩者間就沒有明顯的層次感,根本無法清楚、具體地界定兩者之間的層次差別。因為從文章學的角度來看,初中標準中的“內容”可以包含高中課標中的“思想、觀點和情感”等因素,兩者之間是平級關系。所以在這壹標準上,初高中之間沒有具體的分界點和銜接點。

語言分析能力的斷層。初中要求 “體味推敲語言的意義和作用”,高中要求 “理解語言的結構”和“揣摩體會語言的含義和表現力”。這裏,不僅兩個階段的標準之間缺乏層次感,而且兩個階段的標準都沒有具體化。首先“意義”和“含義”是兩個近義概念,它們之間的區分度極小;其次到底是語言的(原始的、引申的、比喻的)含義,是語言的(結構的、句式的)作用,還是(修辭的、句式的)表現力?這些標準都沒有具體化。因此,初高課程標準在語言理解標準上也缺乏具體的銜接點。

文言文閱讀能力的斷層。初中課標“理解基本內容、背誦優秀詩文80篇”,高中課標要求“理解詞句含義,讀懂文章內容。了解並梳理常見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文言句式的意義和用法,註重在閱讀實踐中舉壹反三。誦讀古代詩詞和文言文,背誦壹定數量的名篇”。相對於初中課標,高中課標對文言文的要求難度跳躍性太大。這裏主要是指文言語法知識,由於文言語法知識都安排在高中,而現代漢語語法教學在初中處於無法落實的狀態,所以要學生在高中階段理解這些語法現象的難度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初高中課標在文言文閱讀的標準上也存在著語法教學的銜接困難問題。

文學學批評能力的斷層。關於文學批評,初中新課標中沒有任何要求,高中新課標要求“善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對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斷,努力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進行闡發、評價和質疑”。初中階段不要求學生進行自我發現式的評價,但可以要求學生了解作者的觀點和態度。只有在具備認識別人觀點態度的感性分析基礎上,才可能進行高中階段的闡發、評價和質疑的理性分析能力的培養。所以在文學批評的標準上,初中階段缺乏自我感性分析的鋪墊。

3.初高中寫作標準的斷層

①寫作學基礎知識的缺失

寫作學基礎知識猶如自然科學的原理和公式,帶有較強的規律性,對師生尤其是學生的寫作具有不可否認的指導作用和規範作用。師生對中學階段的寫作基本規則、基本過程和文章的構成要素等都無從把握。所以無論初高中學生都沒有建立起基本的寫作知識網絡。例如對文章寫作的要素“中心”的認識就不足,許多初高中學生並不知道寫文章前要首先有中心(或寫作目的)。所以往往寫出的文章就像沒頭的蒼蠅,沒有目的,沒有觀點。

②寫作學思維能力培養的斷層

高中課標要求“發展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發展創造性思維。”而初中課標只有“運用聯想和想像,豐富表達的內容”體現了壹點形象思維的要求,再也沒有其它的思維標準。因此在寫作上初中缺乏必要的簡單的邏輯思維和創造性思維,尤其是邏輯思維的訓練鋪墊,導致了初高中寫作思維訓練的斷層。其實寫作本身就是思維的運動過程,寫作能力主要就是思維能力。因而無論是初中還是高中的寫作都應重視思維能力尤其是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只是初中相對簡單,而高中相對復雜而已。

二、初高中語文教學斷層現狀及成因

1.初高中語文教師教學實踐中的斷層

語文教師是教材培養目標與學生學習目標之間的橋梁,教師對教材培養目標的理解程度決定其教學目標、教學方案的具體確定,教學的銜接與否將決定學生學習的斷層與否,然而初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的斷層問題較嚴重。

①初高中銜接意識不足導致的斷層

對教學大綱(新課標)銜接問題進行研究意識淡薄。只有極少數的高中教師了解過初中語文新課標;也只有少數初中教師了解過高中新課標。甚至也並非所有初高中語文教師了解過初高中新課標並對初高中幾冊的語文知識和能力目標進行過梳理。

②初高中閱讀教學斷層,教學目標不明確造成

閱讀教學主要指現代文閱讀教學、古詩文閱讀教學和課外閱讀教學。

現代文閱讀教學的斷層,首先重復問題。關於“理清思路――探討文章主旨”這壹基本能力的培養本來是初中的基本培養目標。上高中後,如果高中教師仍然把它當作每篇文章教學的重點環節,這樣壹來,學生必然認為高中語文與初中語文只是在重復,沒有提高,沒有層次跳躍,靠吃老本也夠了。從而缺乏成就感,漸漸地對高中語文失去了興趣。如果高中教師把時間過多地用於重復初中的培養目標,那麽這必定要影響建立在這壹能力層次上的高中層次的鑒賞能力的培養。

其次是初高中古詩文閱讀教學的斷層,相應地沒有進壹步的鑒賞能力培養,也會導致學生能力的斷層。

③初高中寫作教學斷層

首先是培養學生修改文章習慣的斷層。初中寫作標準、寫作教材上都強調“養成學會修改文章的習慣”。我們知道“文章不是寫出來的而是改出來的”。然而就我在新學期第壹堂作文課上,要學生修改的作業中卻發現,基本上大部分學生都不知道修改文章從何入手。

其次是初高中教師作文教學缺乏思維系統性,導致學生基本的寫作思維的培養出現斷層。初中階段主要寫體裁分明的幾種常用文體,且以寫景和敘事為主;主要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而高中階段則要求在寫景敘事的基礎上進壹步的抒發情感,發表議論;主要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如辯證思維)。初高中作文相對來說在能力層次上是很有梯度的。從壹進初中開始或壹進高中開始都盯著中考和高考,根本不練課本的基礎寫作訓練。比如學生壹進高中,高中教師先拿當年的高考題目讓學生做壹遍,告訴學生,高考就考話題作文啦,所以從此以後就壹個話題又壹個話題的練下去,學生就這樣糊裏糊塗怎麽也寫不好作文。因為學生連教材上那些最基本的寫作能力都不具備,成了壹個完全不懂基本規則“交通肇事”者。其實絕大多數學生是需要先“有規矩才能成方圓”的。所以寫作教學上,初高中兩個階段之間存在斷層,同時兩個階段的內部也存在斷層。

④初高中語法等基礎知識教學斷層

初高中語文基礎知識的斷層問題在前面的教材斷層分析部分對此問題已經有所提及,這裏就不贅述了。“語法·修辭”這壹部分的知識與能力對高中階段的學習是非常有影響的,因此,在這種嚴重的斷層基礎上,高中師生在解決諸如病句修改,長短句變換,句子銜接,文言實詞的活用、特殊句式、虛詞作用這些問題時,就是“言者諄諄,聽者昏昏”,困難重重。

所以語法知識的斷層在整個初高中教學中表現最為明顯。

2.高壹新生語文學習能力斷層現狀

為初中畢業生的語文知識能力水平、學習方法、學習態度等方面存在壹定的問題,在識字、閱讀、寫作、口語等方面出現斷層比較嚴重,很大壹部分是上文的教學側重與缺失等因素造成。

三、解決初高中語文教學斷層問題的對策及實踐

解決初高中語文教學斷層問題的最好辦法顯然是做好初高中語文教學的銜接。初高中語文教學銜接主要以兩條教育學原則為依據:壹是循序漸進原則,是指教學要按照學科的邏輯系統和學生認識發展的順序進行,使學生系統地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形成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二是可接受性原則,是指教學的內容、方法、分量和進度要適合學生的身心發展,是他們能夠接受的,但又要有壹定的難度,需要他們經過努力才能掌握,以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

1.研究初高中課程標準、語文教材及教學目標

(1)初高中課程標準

加強研讀兩個新課程標準是做好初高中銜接教學的前提。新課程標準,是廣大壹線教師教學的準繩,語文教學必須緊扣新課程標準進行。新課程標準規定的教學目的非常明確,與過去的教學大綱相比,進步很大,體現了“工具性”和“人文性”並重的精神。教學要求也具體化了,有的甚至量化了,規定了相應的數目,如識字量、閱讀篇數等。新課程標準中增加了“教學評估”和“教學設備”兩部分,提出了壹些新的要求,如對教師的評估要“重視教師的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不要以學生的考試作為唯壹的評估依據”等。這些富有創意之舉,我們教師應重視起來。另外,新課程標準更註重壹體化設計,比如就背誦篇目而言,課程標準規定小學不少於150篇,以絕句為主;初中背誦不少於80篇,高中背誦古文20篇,詩詞曲50首。這些無不說明從小學到初中,及至高中的連貫性和層次性已尤為突現了。教師只有真正做到了對課程標準之異同心中有數,針對不同年級學生的身心特征,認知水平和教學目標,設計不同的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才能切實提高銜接教學的效果。

(2)研究初高中教學目標及語文教材

瞻前顧後,整體把握,對初高中語文教學目標進行分類分級並在教學實踐中落實到位,是做好初高中語教學銜接的重要手段。首先,課堂教學目標是整個教學目標系統的組成部分,是教學系列目標中的重要壹環。課堂教學目標應納入整個教學目標之中,使之成為整個教學目標系統中前後相繼的,具有較強關聯性、有序性的點。只有這樣,才能防止目標設定的孤立性和盲目性,突出教學的目的性和實效性,為學生系統掌握知識、教師組織精講精練奠定基礎,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目標的有效度。

研究初高中本教材是做好教學銜接工作的保證。教材是根據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和學校教育的實際需要,為師生教學編寫的專用材料,是聯系教和學的橋梁和紐帶,是教師組織教學的重要憑借和依據,是學生獲取知識、開發智力、培養能力、陶冶情操的重要載體。只有深入分析教材,才能明確哪些知識是構建學生知識結構所必需的,據此確定知識目標;明確哪些知識、內容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科學精神,以此確定能力目標;明確哪些知識、內容可以發展學生心理、個性,以此確定情感培養目標,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所以只有對初高中各本教材都進行深入的分析,才能明確初高中兩個階段的教材在培養目標上分布點和差異性,從而初中教學才能做到“顧後”,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打好基礎;高中教學才能做到“瞻前”,實現新舊知識的遷移,才能做到學生自然銜接。相反,如果教師在處理初、高中語文教材的銜接上,有不當之處,這會嚴重影響語文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會讓個別敏感的學生認為,進了高中還在學習初中時學過的知識,教材的內容出現了重復或斷層,因而使他們產生了厭學心理。教師應從宏觀角度入手,把握初高中語文教材的特點,及時思考各個階段的側重點及各知識間的聯系,並施之於教學實踐中,把高中語文教學帶入壹片新天地。

①初高中閱讀目標分層分級及案例

對閱讀教學目標進行分類分級,借助系統論與邏輯學進行初高中語文的銜接教學。它們之間實際上存在著級差,我們試來看初高中語文閱讀能力培養的級差比較:

表1:初高中中閱讀能力層級比較

初中

高中

散文

1.區分體裁2.理清思路、把握文意3.概括要點4.賞析景物等的描寫,品味精妙的語言。5.體會思想感情

1.鑒賞散文的語言和表現手法(借景抒情等)2.探討散文的情和理

詩歌

1.區分體裁,體會詩歌的感情、節奏韻律2.品味詩歌的語言3.展開聯想和想象4.背誦

1.鑒賞詩歌的意象、意境、形象2.鑒賞詩歌的表現手法(象征等)

小說

1.區分體裁,了解小說三要素2.欣賞小說的細節、環境、語言描寫

1.鑒賞小說的人物形象和語言2.鑒賞小說的主題和藝術技巧

戲劇

欣賞戲劇文學和電影文學

戲劇沖突、戲劇人物形象、戲劇語言

說明文

1.區分體裁2.抓住事物特征3.了解說明方法4.了解說明順序

1.整體把握、篩選信息2.提要鉤玄

論說文

1.區分文體,把握論點、論據2.學習論證方法:事例論證、道理論證3.學習駁論

1.整體感知、揣摩語言、把握文意、理清思路、篩選信息2.質疑思辨、融會貫通3.提要鉤玄、遷移運用

從上面這個表格的比較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初高中閱讀教材在培養目標上的差異是比較明顯的,所以我們只有在熟知教材編寫目標的基礎上才能進行相應的銜接教學,才不會出現盲目的重復或斷層,甚至是有效的教學。

同樣的,在處理詩歌、小說、戲劇等其它閱讀材料時,也是緊緊扣住兩個階段的級差來確定我的教學目的的。例如在處理《沁園春·長沙》(必修壹第壹課)時,要按照“寫什麽――為什麽寫――怎樣寫”的邏輯思路把這首詩歌的教學目的確定為(板書):

1)整體感知上闋寫秋景、下闋抒豪情的思路

2)揣摩詩人所抒發了博大情懷和革命壯誌

3)重點鑒賞借景抒情的表現手法,重點品味紅葉、蒼鷹、百舸等的意蘊,重點理解意象、意境等鑒賞術語的含義

通過這壹篇文章的教學告訴學生,詩歌與散文的表現手法是相通的,但是詩歌相對散文更重意象、意境、形象等要素的分析,並由此教給學生詩歌鑒賞的方法:從分析意象入手,然後品味意境,揣摩情感。

因為《沁園春·長沙》是高中語文第壹篇文章,對今後閱讀教學有著以點帶面的影響作用,所以在引導學生鑒賞情景交融這壹表現手法時,可以告訴學生散文的表現手法除此之外還有借景抒情、托物言誌、直抒胸臆等其它幾種,在今後的學習中還會壹壹學習。

又如在處理《荷塘月色》(必修二第壹課)這篇文章時可以按照“寫什麽――為什麽寫――怎樣寫”的邏輯思路精心地把教學目標確定為(板書):

1)整體感知文章的思路

2)揣摩文章的情感

3)重點鑒賞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通感修辭手法的特點和疊詞的表達效果

之所以把“鑒賞”作為重點,是因為其中“寫什麽”“為什麽寫”是屬於第二、第三水平層次的問題即初中階段的問題,而高中階段應當進入第四水平層次了。但仍然把這兩個問題放進來是因為考慮到初高中的銜接問題和照顧壹部分基礎薄弱學生的水平問題。

總體而言,在處理每壹種類型的閱讀材料時都十分註意初高中知識與能力的銜接,並盡可能地為學生把初高中的知識整合為壹個系統,並由此教給他們如何按照“寫什麽――為什麽寫――怎樣寫”的邏輯思路來確定每壹種閱讀材料的閱讀目標的方法。所以每壹種類型的閱讀材料在壹次示範之後,再碰到同壹類型的閱讀材料時,應該放手讓學生根據材料特點自己確定閱讀目標。例如再上到《沁園春·長沙》後面的《再別康橋》時,學生就通計討論來確定這首詩歌的鑒賞目標的。

師:同學們先朗讀壹下這首詩,然後想想這首詩的鑒賞難點在哪裏?

生1:從詩歌標題的動詞“別”來看,這首詩的抒發的情感和寫作的原因不難理解,所以不是鑒賞難點。

生2:雲彩、金柳、青荇這些意象好像也不難理解啊!

生3:但是把“金柳”說成是“夕陽中的新娘”我覺得挺不好理解的。

生4:這裏好像是用了比喻手法的,可以找它們的相似點,不過還是有點只可意會而不言傳的感覺。

生5:還有我覺得“沈澱著彩虹似的夢”也不好理解

生6:這些意象不好理解,所以好像意境也不好把握啊!

最後學生們確定這首詩的鑒賞目標為:品味這些看似尋常的意象,揣摩全詩的意境。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學生不僅可以提出問題,而且還可以根據詩歌的特點來把問題歸類到相應的鑒賞層面中去,而沒有出現語文課常出現的“好像什麽都懂,又好像什麽都不懂”的茫然現象。

②初高中寫作目標分層分級及案例

對初高中寫作教學目標進行分類分級,借助思維學進行思維訓練,是解決初高中語文寫作教學斷層問題的有效手段。下面是初高中兩個階段的培養目標進行分類和分級的情況。

表2:初高中寫作目標層級比較

初中

高中

散 文與

詩 歌

1.交待記敘要素2.選材真實熟悉3.情感真摯動人4.思路清晰5.有創新6.正確使用記敘人稱

1.用心感受生活2.深入思考生活3.要善於想象和聯想4.再現客觀事物5.表現主觀情意6.寫出人物的個性7.寫出事件的波瀾8.寫出景物的特征9.詩歌

說明文

1.恰當安排說明順序2.正確使用說明方法

1.條理清楚地說明事物2.生動形象地說明事物

論說文

1.壹事壹議2.論點的提出3.論據的運用4.論據的展開

1.議論要有理有據2.議論要有條有理3.作點辯證分析4.短評5.自然科學小論文6.社會生活評論7.綜述

小說

自傳、小傳、自薦信

1.傳記2.小小說3.寓言故事4.科幻小說

其它

1.消息2.畢業贈言

1.劄記2.隨筆3.消息通訊

寫作指導

1.審題與立意2.構思和創新3.學會寫提綱4.運用多種表達方式5.養成修改的習慣6.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1.立意與選材2.思路與結構3.文體與文風4.本色與文采

通過對表2的認真分析,在區別清楚初高中寫作能力的層級差別後,結合初中畢業生仍然存在的“思路不清晰”“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不強”“缺乏修改習慣和修改能力較差”的問題,可以發現“思路清晰”這個看似簡單的初中目標才是制約整個寫作環節發展的根本性問題。的確“為文如架屋”,思路不清晰,壹方面寫作難以進行,另壹方面即使勉強寫出來,文章也會顯得雜亂無章,缺乏邏輯。

透過現象看本質,寫作“思路不清晰”的本質問題就是寫作的思維能力斷層的問題,可我們都知道寫作思維能力的訓練是壹個非常困難的大問題。

2.補充相應的基礎知做到網絡化、系統化

(1)補充寫作學、文章學、文藝學等基礎知識的介紹

寫作知識不僅可以用作指導學生進行寫作,還可用作指導學生學習課文的鑰匙。這些寫作知識要緊扣單元課文特色編寫,力求集中單壹、具體而有針對性。每單元側重講清講透其知識的壹方面或壹點。如:怎樣寫壹個人,怎樣寫多個人,怎樣敘述,如何描寫(描寫知識又可以再分若幹單元,如怎樣寫人的語言,怎樣寫人的心理……)。如何開頭結尾,如何過渡照應,如何觀察積累等等。由寫人到敘事,再摹景狀物。初中階段主要介紹記敘文、說明文的寫作知識,高中階段主要介紹議論文、文學作品類的寫作知識,並安排好如何由寫人敘事轉向議論敘事,從而根據文體進行辨明區別。這樣,初高中所有單元的寫作學知識就形成壹個有機相聯、井然有序的大系統。然後再在每單元的課文之後安排壹個以落實單元閱讀和寫作要求的寫作訓練,形成壹個以寫教讀,以讀帶寫,以寫促讀,讀寫結合的立體化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