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先秦文學的主要內容及特點

先秦文學的主要內容及特點

內容包括歌謠神話、詩經、歷史散文、諸子散文、楚辭等。特點是創始性(中國文學史上光輝燦爛的第壹頁)、綜合性(文史哲不分離,詩樂舞相融合)、實用性(文學普遍具有實用性,或為具體社會問題而發)、隨意性(作家不受局限,放言無忌)。

先秦文學的主要內容:

歌謠神話:遠古時期民族的歌謠和神話傳說,在古籍中時有記載。

詩經:《頌》有40篇,《雅》有105篇(《小雅》中有6篇有目無詩,不計算在內),《風》的數量最多,***160篇,合起來是305篇。古人取其整數,常說“詩三百”。

歷史散文:第壹階段以《尚書》和《春秋》為代表。

第二階段以《左傳》和《國語》為代表。

第三階段以《戰國策》為代表。

諸子散文:在先秦理性精神覺醒的背景下和百家爭鳴的學術氛圍中形成並繁榮起來的。諸子散文的發展大體上經歷了三個階段:

春秋戰國之交:以《論語》、《墨子》、《老子》為代表。

戰國中期:以《孟子》、《莊子》為代表。

戰國末期:以《荀子》、《韓非子》、《呂氏春秋》為代表。

楚辭:指以具有楚國地方特色的樂調、語言、名物而創作的詩賦。

先秦文學的特點:

創始性:先秦文學是中國文學史上光輝燦爛的第壹頁,文學伴隨著原始社會人們的勞動、祭祀、婚姻等日常生活而產生,並伴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至周代而蔚為大觀。詩歌、散文、辭賦等文學形式壹應俱全,散文中史傳散文、諸子散文和應用散文已有明確的分界。

綜合性:先秦時代文史哲不分離,詩樂舞相融合。文學是泛指包括政治、哲學、歷史、文學等在內的壹切學術。《論語·先進》說孔門弟子子遊和子夏長於文學,“文學”便是泛指古代文獻。

實用性:春秋戰國時期社會出現大動蕩、大變革、大改組的形勢,文學普遍具有實用性,或為具體社會問題而發,如《詩經》民歌“饑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或總結歷史的經驗教訓,判斷歷史人物的是非曲直,為現實社會提供借鑒,如史傳散文的定是非,決嫌疑;或旨在揭示和解決實際社會問題,如諸子百家為拯救社會而各陳己見;或自怨而生,抨擊現實政治,如屈原之作《離騷》。

隨意性:隨意性指作家不受局限,放言無忌,想說什麽就說什麽,想怎麽說就怎麽說。文字產生以前的原始歌謠和神話傳說自然是盡人腦所能想,盡人口所能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