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波德萊爾象征主義成就的詩集是《惡之花》。
象征主義:
1852年,波德萊爾的《惡之花》是象征主義的第壹部詩集。19世紀60、70年代,魏爾倫、馬拉美、蘭波等發表壹系列象征主義的詩歌,奠定了象征主義的美學基礎。
1886年9月15日,讓·英雷亞斯在巴黎《費加羅報》上發表《象征主義宣言》,系統闡述象征主義創作原則,標誌著----流派的確立,20年代,風靡世界。
基本觀點:
①他們認為現實世界是虛幻的、痛苦的,人們內心的“另壹個世界”才是美的。主觀唯心主義。
②詩歌應表現自我的“內心夢幻”而不是再現現實。
③用象征來溝通兩個世界:外界事物與人的內心世界是互相感應契合的,可以用有聲有色的物象來暗示微妙的內心世界。
④崇尚朦朧晦澀:“詩是必須有謎。”馬拉美“詩寫出來原是叫人壹點壹點地去猜想,這就是暗示,即夢幻。”
1925年李金發的《微雨》出版,標誌著象征詩派的誕生。其它象征派詩人有創造社的王獨清、穆木天、馮乃超,前期新月派詩人於賡虞、邵洵美以及蓬子、石民等。
(他們或直接吸取法國象征詩派藝術手法,或接受李---詩風影響而從事創作)象征詩派沒有統壹的社團組織,也沒有***同刊物作為陣地,而是以藝術審美觀點的近似,***同匯成壹股象征派詩歌的創作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