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的大意是:依舊是從秦漢時期延續至今的明月和邊關,征戰萬裏、守邊禦敵的將士至今還沒有歸來。倘若還有像飛將軍那樣英勇善戰的將領在,絕不會允許外敵南下越過陰山。這是壹首慨嘆邊戰不斷、國無良將的邊塞詩。詩人從明月照關的景象寫起,第壹句“秦時明月漢時關”中的“月"和“關”前面使用了“秦時”“漢時”兩個時間定語,這並不是說明月屬秦,關屬於漢, 也並非實指秦、漢兩朝,其想表達的是防邊築城的措施始於秦漢,可見邊關優患的歷史已經十分悠久。接下來的第二句“萬裏長征人未還”,讓讀者不由自主地聯想起歷史上那些在邊塞戰役中可歌可泣的將士。這兩句詩,從整體上拉伸了全篇的時間感(秦漢)和空間感(萬裏),營造出壹種雄渾的意境和歷史的滄桑感。詩的後兩句“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由敘事轉為議論。長征未還,固然是千古***同的哀怨,但秦築長城,胡人不敢南下牧馬:漢逐匈奴,單於內附。詩人借對前朝名將的懷念,表達了希望邊關能夠鞏固、國家安全與統壹能夠實現的心情。
涼州詞又名涼州歌,是壹種曲調名, 多寫邊塞軍旅生活。王翰的這首《涼州詞》描寫了守邊將士出征前開懷暢飲、壹-醉方休的情景,表現了將士們英勇豪邁的氣概。詩的大意是:精致的酒杯裏盛滿了醇香的葡萄酒,正要舉杯痛飲,卻聽到馬上彈起琵琶的聲音,在催人出發了。如果醉倒在戰場上,請妳不要笑話,從古至今外出征戰又有幾人能回?詩壹開頭就切人了宴會場面。“夜光杯”這裏指精制的酒杯,以顯示宴會的豪華,令人想象那五光十色的宴飲情景。“琵琶聲”既是宴席上的歡快旋律,又是即將痛苦告別的前奏,將士們不懼怕戰鬥的來臨,卻不免惋惜這場豪飲的終止。所以第二句中壹“欲”壹“催”,刻畫了錯綜矛盾的情景和心情。詩的後兩句描寫了將士們縱情飲酒後,略帶悲壯的語言,這正是將士抒發的豪邁感情:戰鬥來臨,投身疆場,為國獻身,又有何懼!
《夏日絕句》是宋代著名女詩人李清照經歷了國破家亡,在南渡之後所寫的。詩的大意是:生時應當做人中豪傑,死後也要做鬼中英雄。到今天人們還在懷念項羽,是因為他不肯茍且偷生,退回江東。詩的前兩句,直抒胸臆,提出“生當作人傑”,表達了為國建功立業,報效朝廷的願望:“死”也應該做“鬼雄”,方才不愧是頂天立地的好男兒。深深的愛國之情噴湧出來,震撼人心。詩的後兩句用了壹個典故:秦末,項羽與劉邦爭天下。劉邦的主將韓信於垓下設下埋伏,項羽殺出重圍,敗退至烏江。烏江亭長勸他回江東重振旗鼓,東山再起。項羽自覺羞愧難當,無顏見江東父老,終不肯渡江,遂拔劍自刎而死。李清照借古喻今,既歌頌了項羽寧死不屈的高貴氣節,又不著痕跡地痛斥了南宋統治者不管百姓死活,拋棄中原河山,南渡偷生的軟弱行徑。
課文的插圖有邊關、長城、古戰場,可以拉近學生與詩歌內容的距離,幫助學生想象詩歌描寫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