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珠山改名香山還有壹個重要原因。這座山東北幾公裏處,就是漢魏的都城。父城的前身是春秋時期的楚國父城,所以東方的華夏父城與佛教聖地天竺的父城名稱的重合,也成為了西域僧人選擇火珠山修建香山寺的重要原因。佛教講究佛命,與同名的相似性使得平頂山香山成為中國最早的觀音道場,也是中國最早的香山寺。它被認為是“真正的香山寺”。後來佛教從中原傳入,各地建立了香山寺。但是平頂山香山寺作為中國香山寺的祖廟是不可動搖的。
中國文化中的觀世音菩薩道在它原來的地方
觀音是“觀音”的簡稱,也譯作“廣世音”、“管子”。觀世音菩薩是西方佛國的重要人物,是西天教主阿彌陀佛的左膀右臂。她來到中國後,經歷了壹個漫長的漢化過程,到唐宋時期基本完成。因其神奇的力量和無窮的魔力,在中國民間神的信仰中有著崇高的地位,其影響力甚至超過了其他所有的神。中國化進程完成的標誌是唐代佛教大師道玄獲得天人感應,揭示了觀音肉身要化於平頂山香山的佛教史實。道宣大師明辨:“觀音顯無道,惟形跡香山之最。”“宋嶽以南二百裏,三座山並列,中間是香山,是菩薩出家的地方。”道長認為中國觀音得道是因為河南平頂山的香山寺,其古因緣在中國佛教史上具有不可動搖的權威。
作為中國佛教史上著名的觀世音菩薩聖廟,有著數千年的文物古跡、歷史記載、鄉風民俗、學術研究、交流溝通、歷代朝廷肯定。
供奉千手觀音的聖殿
觀音有很多變體,比如四臂觀音,四面觀音。最著名的有千手千眼觀音、聖觀音、十壹面觀音、馬頭觀音、如意觀音、如意輪觀音。觀世音菩薩作為觀世音菩薩的重要形象,在中國民間影響最大,是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法力無邊的象征。平頂山香山寺是千手千眼觀音得正果的地方。正是在這裏,觀音菩薩的世俗體苗山成就了正果,化形為千手千眼觀音,被百姓稱為“大慈大悲千眼觀音菩薩”。這是根據銘文和歷史記錄。千手千眼觀音簡稱千手觀音,也有千眼千臂觀音。據密宗經典《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大悲佛法經》(簡稱《大悲咒》)記載,觀世音菩薩當年“無量劫”,聞千廣如說“大悲大悲”,也就是說“我若來此,能利益眾生,使我實時有千手萬足”,“發是我願。”“千手”是照顧壹切眾生,“千眼”是觀察世界。隨著佛教傳入中國,千手千眼的觀音像也來到了中國,最終完成了中國化的過程。通過平頂山香山妙善涅槃,修成正果,成為漢語中千手千眼的觀音形象。所以平頂山香山寺自古以來就有千手萬眼供奉觀音。
中國文化中觀音菩薩的第壹場
香山是天竺佛教觀音菩薩的修行地,也是中國漢傳佛教觀音菩薩的修行地,也是其世俗體修成正果的地方。所以中國的香山寺是觀音菩薩居住修行的講經道場。因為平頂山的香山寺是觀音菩薩修行道教的地方,所以不可否認,平頂山的香山寺是中國觀音文化史上的中國觀音第壹景。
平頂山香山寺作為觀音道場,歷史上非常輝煌。歷代朝廷都很重視,通過撥款、撥地等方式進行擴建、改建。所以戰後總能迅速復興。宋元時期,皇帝制定了許多詔令和刻石,確立了維護香山寺的範圍,到了明代達到頂峰,實際上處於國家寺廟的地位。
盡管魏晉以來人口大規模南遷,但中國文化重心逐漸南移,尤其是宋元以後,南方文化興盛,佛教迅速興盛。由於有著不同於中原的自然地理優勢,南方保持了良好的文化延續性,中原的佛教很快在南方生根發芽,影響力越來越大。在觀音文化領域,南海普陀的影響力甚至超過了平頂山香山觀音道場,但平頂山香山寺作為觀音菩薩第壹會場的歷史地位是不可動搖的。追根溯源,中國中國觀音道場的“根”就在平頂山香山寺。
名副其實的中國觀音之鄉
平頂山作為中國的中國觀音之鄉,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證明。第壹,觀音常見體苗山的故鄉在平頂山。佛教人物觀音傳入中國後,他的出生也是中國化的。佛教史上有不同的說法,但最普遍的說法是他出身於皇族,俗名妙山,父名(、王、)王、妙莊嚴王等。).和王都是平頂山壹帶的紅人。在明清時期,所有的官方地方誌都被稱為楚莊王。如明鄭德《汝州誌》載“傳世大悲菩薩為楚莊王女兒修成佛之地,魂葬塔下”;清道光《汝州全誌》說:“大慈大悲菩薩,據說是楚莊王的三女兒,不敢說妙善”。相傳,苗山出生在平頂山古府城壹帶。父親城,在平頂山市寶豐縣李莊鄉古城村壹帶,原是英果的壹個地區。春秋時期,楚莊王王子的曾孫為紀念楚莊王而建城,後人將王壯廟視為楚莊王故裏。名城之初,漢代改為父城。父城有百雀寺,據說是苗山出家修行的地方。後來為了躲避莊王追殺,逃到香山隱居修行,終於得道。無論是歷史傳說、民間傳說、碑刻還是文獻記載,平頂山市都是觀音廟山的故鄉。
第二,觀音在平頂山香山修成正果。據碑刻記載,妙善在白雀寺出家後,他的父親汪壯見她執意修行而不悔改,大發雷霆。他派兵燒了百雀寺,屠殺了所有的尼姑。苗山被龍山山神所救,隱居象山,修房三年。莊皇後病了,經過不同和尚的指點,找到香山的妙善,問手問眼要藥。妙善毅然付出雙手雙眼,以回報莊王養育之恩,修行圓滿,涅槃當化為觀音。正因為妙善生於平頂山,道成於象山,平頂山才是妙善之鄉,中國觀音之鄉。
中國觀音文化之鄉
平頂山市是苗山和觀音的故鄉,平頂山香山寺是中國觀音第壹景,自古以來平頂山就形成了濃厚的觀音崇拜傳統。
首先,香山寺是歷史上著名的大寺。因傳說中供奉著觀音的魂骨,自古以來被視為“真香山”、“大香山”,受到人們的敬仰和崇拜,也受到歷代朝廷的高度重視。宋元明時期,規模龐大,建築宏偉,僧人眾多,影響很大。常被稱為“汝州香山寺”、“寶豐香山寺”。2012以來,平頂山香山寺越來越受到世人的關註。
其次,平頂山市已經形成了觀音文化區。這個文化區不僅包括香山寺,還包括寶豐縣的白雀寺和擂鼓臺。從內涵上講,由苗山出生地(父城)、出家人處(百雀寺)和道士處(香山寺)組成。百雀寺是壹座建於北魏的古寺。也經歷過戰亂和火災的災難,古建築已經消失,但香火依舊旺盛。擂鼓臺自古就有宗教建築,集儒、道、佛於壹體,都是民間自發建造,包括觀音殿。2012年,所有的寺廟都是新建的,其中壹座雕刻有汪壯夫婦和苗山的雕像,反映了苗山傳教的悠久故事。
第三,平頂山市自古以來就有濃厚的觀音崇拜傳統。範圍集中在香山寺周邊數十裏,包括寶豐、佳縣、葉縣、汝州、魯山等縣。直接影響範圍包括平頂山周邊城市,包括許昌、南陽、洛陽。在古代,信徒們組成了廣泛的社團,拜山、上香、拜佛、捐錢、布施,形成了流傳千年的廟會傳統。農歷初壹、十五,香火很旺。最繁榮的時候是每年的元月壹日和二月,二月的廟會規模巨大,因為是紀念觀音的生日。據金代大定二十五年(1184)所刻“重修汝州香山觀音寺”碑文記載,“四面八方二月千裏來,萬人敬禮”。2000年以來,隨著香山寺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廟會規模不斷擴大。每年農歷正月初壹,前往香山寺拜佛的香客都在十萬人以上,人潮湧動,交通堵塞數裏。還有象山附近的觀音寺鄉、觀音堂村等壹些地名,也反映了觀音崇拜的古老傳統。由於平頂山香山寺的觀音“根”文化特色突出,歷史悠久,影響深遠,祭祀傳統濃厚,早已成為植根於民間的民俗,故堪稱中國觀音文化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