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觀《踏沙》賞析
秦觀,字太虛,又名淮海居士,高郵(今江蘇省揚州市)人,蘇門四學士之壹。有壹次把他比作他的老師蘇軾,說:“子瞻以詩為詞,就像雷大使教車間的舞蹈。雖然極其世界聞名,但應該不是真的。今代詞手,惟、黃九兒、唐人不驕。”就詞而言,“其實黃不如秦檜”(彭孫島《金素》),這在詞史上早有定論。黃(庭劍)滿口黑話,而秦婉約清新,哀怨悲憤,文字樸實深刻。秦觀也有直接表達貶謫情懷的作品,如《走在沙上》:
“霧失塔,月入迷津,桃源無處尋。孤亭閉月寒春,杜鵑聲斜陽。梅花隨郵寄,魚長壽。這種恨沒有分量。陳強很幸運去了趟陳山。他去瀟湘是為了誰?”
他在郴州的時候寫的這個詞。郴州就是今天湖南省的郴縣。宋哲宗少生元年(1094),新黨上臺,秦觀因是元佑黨員而被貶汴京。他從國史所的編輯變成了亭子的校勘員,成了杭州的判官。途中被貶為州酒監稅。第三年(1096),邵生被撤官職,遷到郴州,次年二月置衡州。所謂“編制管理”,由地方官員負責。去衡州之前,他寫下了“踏沙”二字。這個詞的標題是“郴州旅社”,意思是流亡生活就不能回家。詞中以委婉曲折的方式表達了對流亡生活的憎惡。王國維評價說:“少旅行是最悲哀的情形,到了‘孤亭春關,杜鵑落霞’就變得淒然了。”所以可以說淒厲是這個詞的藝術特色。
這個詞壹出,就為整篇文章奠定了悲愴的基調。當然,這種尖叫不是尖叫,而是於從容訓練中的壹種激進情緒。言語單壹聲調,妳突然被籠罩;如果語氣合適,可以冷靜的磨煉。這首詞的前兩句“霧失其塔,月過迷宮”是反調,語氣平和,對仗工整,而字裏行間已經傳達出深深的怨恨。這大概是他在朦朧的霧和月光中四處張望的地方。由於霧的掩護,陽臺消失了。由於月色昏暗,看不清渡口。陽臺消失在茫茫的霧氣中,渡船消失在朦朧的月光中,整個世界都是那麽的悲傷和失落。自然這是寫透過霧和月光的陰郁心情,但也是通過四處尋找來表達,企圖擺脫這種悲傷的困境。詩人的心怎麽沒有陰影!阿清皇朝人黃煌翁說:“迷失在霧中,月亮總是被描繪出來。”(《燎原詩選》)詩人生活在郴州,心境淒涼,是從政治的角度出發的。
第三句“桃源無處可尋”,是對前兩句意思的補充。這時候少去旅遊,就是把目光投向北方的桃園,尋求心靈的解放。桃源縣位於郴州北部,後人常將其視為隱居仙境。他想去遠離塵世的仙境,卻得不到。陶淵明的《桃花源記》記載,奇花異草源頭在武陵,離郴州不遠。陶淵明曾說,既然漁夫去過了,就再也找不到了,“之後就沒人對它感興趣了。”這裏秦觀從上壹句的“穿越月亮迷宮”連接起來,自然帶出“桃園無處可尋”這句話。然而,王米是迷茫的,苦難是不可避免的,仙境是不可期待的,現實的煩惱是無法避免的。詩人真的很失望,也太難過了,但還是留在了郴州的招待所,特別感覺冷清,於是迸發出兩句警句:
“就像冷泉關孤亭,夕陽落杜鵑。”聲音和情感結合在壹起,感人至深。身處“孤亭”,再加上春寒料峭,會由淒涼變得淒涼。“孤亭閉於春寒”,意思是如何忍受依然籠罩在春寒中的孤亭?“孤亭閉月寒春”並不是說孤苦伶仃的氣氛就凝結在孤亭裏。“孤亭閉春寒”就是“孤亭閉春寒”,符合前兩句“霧失,月失”。《寂寞亭》已經讓人忍無可忍,有必要再加《冷泉》;“倒春寒”已經讓人受不了了,再加上布谷鳥的叫聲和落日的余暉,就更受不了了。“春寒”是身體的感覺,“布谷鳥”是耳朵聽到的,“夕陽”是眼睛看到的,然後用“黃昏”這個詞來指出春天的黃昏和日落,當布谷鳥叫的時候,這個春天就結束了;夕陽壹落,今天就結束了,還有無盡的回家之痛,深達壹層。王國維在評價這兩句話的時候說,這是壹種“有我之境”,比如他說:“風雨欲來風滿樓,雞鳴不休”;山高坡陡避陽光,又是陰雨綿綿,雪無止境,雲雨綿綿。‘樹樹皆秋色,山山皆輝’;‘孤亭春閉,杜鵑暮鳴’:天氣差不多。”王從美學的角度肯定了這兩句話,確實很有見地。所謂“有我之境”,就是詞表達了作者的主觀感受,刻畫了詩人的自我形象,讓人讀後覺得其中有壹個“我”。春寒料峭,詩人們寂寞孤獨。可想而知,形勢之慘淡。而“封閉”這個詞,讓人感覺孤獨的博物館裏的冷空氣似乎是封閉的,有凝聚力的。不說什麽被關起來的人,被關起來的人卻春寒料峭,用空虛代替現實,幻想出壹個陌生的警察。前面的“克坎”(即納坎)二字,描述的是詩人難以忍受的心情,這是主觀感受,即“我在境界”。詩人被孤獨的亭子封閉,視野當然狹窄。霧裏看不到陽臺,月光下看不到渡口。只有通過聽覺,他才能體會到壹些他春天歸來的消息。“杜甫”這句話就是為此而寫的。相傳布谷鳥刺耳的聲音似乎“不如回家”,容易影響遊客的思鄉之情。所以李白說“壹呼壹回腸斷,三月三巴士召回。"唐代另壹位詩人也說:"萬裏蝴蝶夢,杜鵑花在上月初三夜。“這時候我少旅行,聽杜鵑淒厲的叫聲。那聲“不如回家吧”對他來說仿佛是同情又是諷刺,聲音是那麽單調,沒完沒了,從傍晚到傍晚都叫“夕陽”。這和“風雨如灰,雞鳴如鳴”的天氣何其相似!詩人心境的苦澀,都在這悲愴的氣氛中襯托出來了。“夕陽”這個詞被很多前輩批評過。從黃庭堅起,以為字近重疊。有人認為“黃昏”二字原是“蜀”字,為避諱哲宗廟而改。還有人認為朱元璋寫這個字的時候用了“樹”字。當然“樹”與“樹”是和諧的,但這樣的變化會平淡,王所說的氣象與境界依然存在!阿清宋襄風說得更好:“夕陽是太陽落山的時候,夕陽是太陽進入的時候。從壹天開始到壹天結束,布谷鳥的聲音也是苦澀的。谷未解字,故生。"(《樂府玉論》)有透徹的分析。其實旅行少的時候真的很欣賞這三個字。他在《粉唇桃園》中又壹次寫到“煙水無邊,夕陽西下千裏”,可見他有多愛它!
在下壹部電影中,詩人進壹步寫道。“梅花隨郵送,魚散腳散”是指不斷收到遠方親友的來信。意思很簡單,不過就是對應而已。但典故壹旦使用,字面上優雅,情感上凝重。據《荊州誌》記載,南朝劉愷與葉凡交誼甚深。陸凱委托江南的快遞員將壹枝新折的梅花寄到葉凡,並附詩壹首:“折梅花將送給甘肅人。江南壹無所有,談給壹個春天。”這裏“送梅花”是陸凱送梅花表示哀悼的典故。“魚過足關”是古樂府《長城洞飲馬》中的壹首詩。“遠道而來的客人,留給我壹對鯉魚。胡二煮鯉魚,有書在其中。”蘇是白絹,古人用來寫字的。尺子代表字母。既然遠方親友的來信總是表達思念之情,他們心裏應該感到很大的寬慰。但是,詩人認為這增加了他心中的無限怨恨和悲哀。在《阮郎貴》中,詩人也說“衡陽仍有雁傳書,晨陽無雁”。為什麽字母在同壹個地方變得頻繁,時間幾乎相同?古詩詞,原本不必指向現實,這裏的重點是為下壹個“恨”字做鋪墊。詩中描寫“恨”字的比喻很多,有的是恨者的山,有的是悲者的水,但用重疊的字母來堆砌哀怨和恨,是極其罕見的。所以很有新意,很適合當時詩人的心境。如前所述,最後壹部電影《杜甫聲中的夕陽》中包含了鄉愁,而電影也進壹步加深了這種感覺。詩人在郴州,回老家無望。雖然魚鵝頻繁,但他只是通過表達自己的悲傷來恨自己。所以,字母越多,仇恨越多。用無數“梅花”和“尺子元素”堆砌起來的仇恨,把抽象的感情變成了具體的形象,看得見,看得見,甚至摸得著。人們不會因為典故的運用而感到“被分離”。假設如果把字母換成無數沈重的悲傷,那還有什麽詩意的想象?這種恨沒有分量。建築就是堆砌堆砌。壹個“砌”字,凝聚了悲與恨這樣抽象的感情,作為壹個有壹定體量的實體,是很有分量的。
最後回到旅社的環境,詩人問陳江:“陳江有幸繞過陳山,卻為誰下瀟湘?”這意味著陳山山環繞著陳江,幸運的是,陳江和緊緊相依,互不分離。但是為什麽陳江會離開陳山流向湖南呢?這裏有三層意思:第壹,陳江有幸環繞陳山山,也與自己留在郴州息息相關。為什麽要離開自己,去很遠的地方?唐代戴樹倫《湘南是事》詩說:“湘源日夜東流,非為行人年少時住。”就是這個意思。第二,陳河被陳山包圍。本來我是戀戀不舍的,卻又不得不“下湘曉”,就像我的壹次次貶謫遷徙,讓我無法久留。第三,陳江還能“舍湘曉”,但他在郴州“孤堂”,卻“桃園無處可尋”,無處可去。就兩個字,只在現場,隨便來的,寫的淡淡的,卻有深意。《采花記》中,清王屠呦呦說:“陳姜有幸繞陳山,去瀟湘是為誰?”那是千古絕唱,坡公常在扇面上寫下這句,說“少遊足矣,雖萬人不能贖!”高山流水的悲涼,千百年下來,讓人感到腹痛。“東坡是蘇門四學中的佼佼者,兩人是‘共升’,命運與* * *,相互了解不言而喻。所以這兩句話不能不表達充軍之恨,否則東坡不可能有思想* * *聲。蘇軾對秦觀的死非常惋惜。阿清王朝的黃髯翁說:“很難用語言來表達妳的意思。妳不能帶著陳水逛陳山,也不能往北流到瀟湘。意悲,自成壹體,趣無窮。“說得明白壹點,詩人背井離鄉南遷,是違背自己本意的。秦觀經不起政治打擊,言語中表現出強烈的感傷情懷。字裏行間,除了為了擺脫世界而回避世界的消極幻想,其余都是無奈的哀嘆。
在這裏,用比興的方法很難理解詩人的人生經歷和他寫詞時的具體心境。孟子說“知人論世”,對這個詞的研究特別有用。詩人的心真好!
此詞格調深沈悲涼,風格與李漁相似。語言自然清新,善於捕捉和創造眼前的形象來表達內心的感受。所謂“飲花多情”,可見秦觀在婉約詩人中有很高的藝術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