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米六五的身材,雖不具骨感美的趨勢,倒也娉娉婷婷。臉部雖不具有閉月羞花之貌,但倒也清純可人,尤其是壹頭秀發順著肩垂下來,黑黑的,密密的,怎麽看都是青春的鋪張。我不知道這樣去描述女兒是否理性,但壹定有愛的成分停留在字句上。在壹個母親的眼裏,孩子就是最美,就是唯壹!
在寫這些文字的時候,有壹種成熟的味道直逼我的嗅覺:女兒長大了!長大的女兒剛上大學,雖距離談婚論嫁看起來還很遙遠,其實並不遙遠,就是壹眨眼的工夫。但談戀愛應該是在當下了。那我今天就跟她談談“戀愛”這個話題。並且我準備以壹個母親的身份,以壹個過來人的身份,去談這麽壹個敏感的話題,在談之前,我很猶豫,因為我擔心達不到預期效果,更怕我的牽引沒有力量。但我還是要談,義無反顧。
如果是面對壹張白紙,妳可以盡情地書寫,妳的觀點,妳的理由,但如果這張白紙上有了能遮住白的色彩,那結果就不言而喻了。而我的女兒就屬於後者。盡管在其他方面,我不希望是白紙,但在戀愛觀上,我倒希望她是壹片空白。
我知道女兒的感情審美傾向時,是在我看到那些韓國明星的圖片後。說實話,起初我並沒覺什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偶像,尤其是處於她們這個年代、這個年齡的孩子。但後來的發現讓我不解,進而陷入了恐慌之中。
金秀賢、李敏鎬、李鐘碩,李泰明......我是通過她才知道了這些名字,這些八桿子跟我打不著的名字。起先,是各種的圖片貼在了不同的位置,鉛筆盒上、課本上、筆記本上、書包上。後來最討厭電視劇的她,竟迷戀上了韓劇,當然吸引她的不是劇情,而是那些大腕影星們。直到最後報考誌願時,她也要壹味地選擇學習韓語,盡管在這個大事上還是順從了我和老公的意願,但她的言談裏掩飾不住失落,看出很痛心的樣子。她還宣言,如果大學裏讓選修,她壹定要學習韓語!女兒畢竟還小,不知社會的深淺,選擇全憑了喜好。如果是為了其他,我能理解,但為了這個,我就覺得有點頹廢,心裏就空落落的,壹片蒼涼。本以為,上了大學她就會淡化這些癡迷,不曾想變本加厲,妳瞧瞧她的微信名“李泰明是我男銀”就什麽都明白了。
這些影星,目前已經深入到女兒的生活裏,他們就像壹張無形的網罩住了她的眼睛,讓她看不到更遠的方向;他們也像壹枚枚印戳刻在了她的審美傾向裏,胎記壹樣地刪除不了。我但願相信這種崇拜是有階段性的,而非根深蒂固。
審美傾向不是鍵盤,有那麽多的秩序和規則。我也不是把女兒看作是理想自我再來壹次,凡事都得落入我的意願裏。但最關鍵的是這些影星,我真的沒覺得他們好在哪裏,並且仿佛壹個模子裏刻出,壹樣地長著壹張清秀的臉,白白凈凈的,給我的感覺就是立不起來的軟(這樣的評價,帶有個人色彩,但是真心話)。我潛意識裏的男人,當該是宋思明式的或者陳道明式的,硬朗、有內涵,更像男人的男人!我也曾問過女兒,“妳到底喜歡他們什麽?”女兒不加思索答道,“喜歡不需要理由,就跟我爸喜歡妳壹樣。”我本來想著有壹籮筐道理跟她講,跟她講講感情取向的問題,都被她的不耐煩和不屑給嗆了回去。我知道,我的這些話會像沙子壹樣硌著她的耳朵,她斷然不會聽的。
我只是想讓她在談戀愛時,甩掉罩在她審美傾向裏的那些影子。當然,我不強制,只是想將我的經驗變成啟示之光將她帶入澄明。
女兒以前也有不止壹個男生對她表示好感,也曾為此激動心跳或者傷心流淚。但我覺得那都談不上戀愛,春天的風是展不開旗幟的。也許昨天不適合,但今天就適合了,我感覺真正意義上的戀愛,應該始於大學。所以,在女兒步入大學後,我就把我的希望以委婉或者是直白的方式,傳達給她。
當然,戀愛的降臨不能彩排。當愛情來臨時,如果有感覺,就欣然接受,但不能壹味地跟著感覺走,人的感覺也有跑偏的時候。在相處的過程裏,壹個人的優缺點會體現在細節上,並在處事為人上以放大的形式出現。取舍要看這些缺點的輕重緩急,如果是人品差、能力弱,就當舍,反之,則取。總覺得,壹個男人,缺少了人品,就什麽也沒有了;缺少了能力,妳將來就會把自己當男人,如果壹個男人讓壹個女人當了男人,那麽這個女人就失去了作為女人的很多幸福。如果是其他,比如生活習慣問題、比如性格問題,這些都不是致命的,很多能經過時間的打磨而改變的,可不必過多計較。至於外貌,則別過分註重,不能陷在小白臉式的韓國影星類的框架裏,這樣,妳會錯過許多,男人嘛,只要看著順眼就成。妳將來是要跟壹個人生活,而非壹張臉。如果處在對戀愛對象標準的偏執裏,那麽未來的幸福,就已經打上了休止符。除了人品和能力,其他別過分挑剔,想想自己身上也會有大大小小甚至是成堆的毛病。
婚姻的前提,是需要戀愛彩排的。當然,如果不彩排就能演繹完壹生,最好!但人不是都只談壹場戀愛就步入婚姻,戀愛的過程存在著很多的變數。在很大程度上戀愛是壹場,只要心態平衡,淡定地看淡得失,它只是婚姻的前奏,還傷不到要害,還談不上要用未來的'歲月作為籌碼。所以不要害怕失敗,就壹味地拒絕戀愛。享受戀愛的過程,也是人生的壹種美好的經歷,妳能看到陽光普照、嗅到芬芳四溢,也許,到達不了終點就沒了風景,但至少妳擁有了曾經,而這些曾經都是妳美好回憶的片段。至少妳能明白,在今後的路上,什麽樣的風景適合妳。這些結論,只有在試過了以後,才能讓妳的戀愛路上亮著燈,才不至於有不著邊際的茫然。
總覺得,只要戀愛,就得投入,不管成與敗,這點,我不擔憂!女兒是壹個很重感情的人。
當然,我還要告訴女兒的是,大學期間,談壹場戀愛固然重要,但如果對此投入太多的精力,勢必會影響學業。學業畢竟是妳將來獨立的積累,某種程度上還是魅力的資本。對於這點,我不憂慮,因為我清楚女兒在這壹點上始終是清醒的。
妳要遇到好的戀愛對象,首先妳得優秀。這裏的優秀更多的是內涵,而非外表。善良溫柔、同情心,這些我都不擔憂,她都具備,在生活裏她都能積極主動地去維護,它們不會丟失。有人說,性格決定著妳的幸福指數。女兒性格還是比較隨和,人緣也好,只是脾氣稍微急了壹些,遇到不順心的事,還沒有學會掩飾,有時還會暴怒,這壹點得靠生活的長久磨練,我也不必太過擔心。
其實,我最擔心的還是文字前半部分提到的審美傾向上。我也觀察了壹下我的學生,發現也有類似現象,但那是初中生,認識還處於盲目追風的階段,有壹些癡狂的舉動,我還是能理解的。但如果是作為壹個大學生,如果還這樣癡迷的話,實在不應該。但願她只是形式上的迷戀,不要把他們作為標尺帶到戀愛中去。
常聽周圍人說,生男孩比女孩省心,男孩結婚只要自己喜歡的就行,女孩要考慮的就要很多了。以前對這種觀點很不認同,現在卻深有體會了,盡管女兒還不到談婚論嫁的年齡,但憂慮感鋪天蓋地地襲來。
開始寫下這些文字的時候,我看到她微信的頭像亮著,那個韓國影星李泰明的頭像掛在壹片光裏,我便給她發了壹條微信:別讓某類人當作妳戀愛選擇時的樣板,如果眼裏只有壹種樹,就會失去觀賞其它種樹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