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騮馬新跨白玉鞍,戰罷沙場月色寒。城頭鐵鼓聲猶震,匣裏金刀血未幹。
翻譯:將軍剛跨上配了白玉鞍的寶馬出戰,戰鬥結束後戰場上只剩下淒涼的月色。城頭上的戰鼓還在曠野裏震蕩回響,將軍刀匣裏的寶刀上的血跡仍然沒幹。
《出塞》是唐代詩人王昌齡的壹組邊塞詩。
詩描寫了壹場驚心動魄的戰鬥剛剛結束時的情景,寥寥數筆,生動地描繪了將士們的英雄氣概,勝利者的驕傲神態。全詩意境雄渾,格調昂揚,語言凝煉明快。
擴展資料:
這首詩描寫了壹驚心動魄的戰鬥剛剛結束的情景。棗紅馬剛剛裝上白玉裝飾的馬鞍,戰士就騎著它出發了。戰鬥結束的時候天已經很晚,戰場上只留下寒冷的月光。
城頭上催戰的鼓聲仍在曠野上回蕩,刀鞘裏的鋼刀血跡未幹。詩人用寥寥數筆,就把將士們的英武氣概,勝利者的神態生動地描繪出來。
作者在這首詩中抓住戰鬥剛剛結束的場面加以描寫,塑造了壹個英姿颯爽、勇猛善戰的將軍形象,熱情地歌頌了將士們為國殺敵立功的勇敢精神。
詩人描寫勝利,不在於字面,而在於構成壹種氣氛。把戰士的颯爽英姿,激昂振奮的風貌寫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