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在天山,老滄州”出自陸遊《怨天尤人情,萬裏尋封時》。積貧積弱、日益窘迫的南宋,是壹個需要英雄的時代,但也是壹個英雄“過剩”的時代。陸遊壹生以抗金興國為己任,無奈求人,屢遭貶謫。晚年,他退休到了殷珊,他的抱負很難實現。
原文:
說實話。萬歷當年就想封侯。
作者陸遊?宋朝
當年,萬歷謀封侯。皮馬守涼州。何處是關河夢,塵暗舊貂裘。
胡須未滅,鬢角先倒。淚流空。此生誰能預料,原打算將敵人留在天山,如今卻命歸滄州老死!
翻譯:
本以為只身壹人去萬裏之外的涼州鎮守邊塞,是為了找機會建功立業。如今,這樣的軍旅生活只能在夢裏實現。每當我從夢中醒來,我都不知道它在哪裏。只有我曾經穿過的貂皮大衣已經落滿了灰塵。
塞外匈奴依舊猖獗,我早已生出白發,只能流下憤恨的淚水。誰能料到,這輩子,報國之心壹直在抗金前線,而人卻要老死在滄州。
擴展數據:
創作背景
此詞是陸遊晚年隱居殷珊鄉村後所作。公元1172年(宋孝宗幹道八年),陸遊應四川使王彥的邀請,從夔州到當時西北邊疆重鎮南鄭軍工作。在這裏,陸遊度過了八個多月的軍旅生活。這些日子是他最難忘的回憶。
詞的前兩句由“那壹年”二字引出,回想起從前的軍旅生活,獨自應邀到西北前線抗敵,是何等的意氣風發。最後兩句“何處夢斷,塵暗舊貂裘”,壹下子形成鮮明對比。從夢中醒來後,強烈的感情落差很難過。曾經的金帽子貂皮,很久沒戴了,落滿灰塵看起來又黑又舊。
“胡還活著,已是秋天,淚流滿面。”節奏緊張,情緒逐漸高漲。說人生誌向空,令人感動。後三句是陸遊對自己壹生的總結,身心矛盾,理想與現實矛盾,國難當頭,報國無門,極具震撼力,令人啼笑皆非。
寫這首詩時,陸遊已年近70,身在故鄉,不忘家國之憂。這位烈士在晚年充滿了雄心壯誌。這種高漲的政治熱情和永不衰竭的愛國精神,形成了他詞風的崇高美。
但是,野心實現不了,也沒人理解。雖然“人死心如鐵”,無奈“報國而死無戰場”,但這種深深的壓抑感在他的詩歌中形成了壹種悲壯的情調。歌詞忠義激憤,飽含哀怨。
百度百科-心在天山,老在滄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