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與爾同賣,永憂——讀李白的《上階帖》

與爾同賣,永憂——讀李白的《上階帖》

也許大多數人生命中的第壹首古詩,要麽是李白的“我床腳壹線那麽亮,會不會已經有霜了?”還是李白的“小時候不知月,叫白潘宇”。這些詩像童言童語壹樣直截了當,像天上的雪、月亮和山壹樣美麗,它們有壹種高軒的明朗氣氛,這種氣氛除非打死神仙,否則是無法達到的。

李太白是我古往今來最喜歡的詩人,不管他喜不喜歡,他被稱為我家太白。不知道中國有多少人認識幾個字就不知道李白的名字。他的叔叔,唐代著名書法家李稱贊他“獨步千年”,印象深刻。

但大多數人知道李白的詩,卻不知道李白的書法同樣氣勢磅礴,不同凡響。《宣和樸樹》記載,李白的書法作品有行書《太華風》、草書《隋石聞》、飲酒詩《醉酒帖》等。上面還寫著:“白味為行書,字畫尤雅。”可惜這些作品已經失傳了。幸運的是,李白僅存的壹幅墨寶《上階帖》依然可見。

多年前,看民國四公子之壹的張伯駒先生在1937年的軼事,花6萬元買下了包括《上階帖》在內的四寶,後捐贈給故宮博物院收藏。6萬大洋是什麽概念?我專門搜索了壹下:當時北京壹套標準四合院價值1.3億元,6萬元可以買461套四合院。我是真的驚呆了,趕緊找了個太白風采壹瞥。

《上階帖》是李白用草書寫的四言律詩,長28.5cm,寬38.1cm。是壹本25個字的紙質書,優雅超脫,充滿思想,跌宕起伏,充滿愛,樂趣無窮。就像他的詩壹樣,別人只能用他自己的兩句詩來形容他的氣勢:壹日大鵬隨風起,沖天萬裏。除了驚艷的驚喜,我大呼:“是我家太白了!”

《上階帖》方方正正,卻自有氣貫長虹,豪邁曠達於壹紙;散仙,剛去瑤池赴宴,紙糊雲煙點綴,儀容不拘,仙姿皎然,是屬於謫仙的仙根和氣質。

陽臺寺(現稱陽臺宮)位於河南省濟源市吳王山。它是道教大師司馬成鎮建立的道觀。西瑪·成鎮很有名。他不僅道學精深,在詩、書、畫方面也造詣很高。他也是皇帝的老師。玄宗的妹妹於震公主也跟隨他出家,李白與他有很大的關系。

開元十二年(724),李白出川遊三峽,在江陵與八十多歲的司馬成鎮相遇。司馬成鎮非常欣賞23歲的李白,說李白“有壹種聖人般的風格,可以與神同行。”請李白隨他飄流修仙。此時,年輕的李白躊躇滿誌,渴望建功立業,受到司馬的賞識,更是幹勁十足。他興高采烈地寫《符大鵬》,把自己比作大鵬鳥,司馬成鎮把自己比作珍禽。他要的是:空氣噴射會生成六條河的雲,頭發會飛千裏。因此,他毅然告別了司馬成鎮,他要直奔雲帆去救大海!

沒想到,在長安二十年,他經歷了16年艱辛的求官之路,才在何張之舉薦官封翰林後,被玄宗召見的李白笑著出門了。他認為他終於可以展示他的雄心了。但我發現自己是壹只在宮中唱贊歌的雲雀,與我“申請嚴觀之談,求帝王之術,爭帝王之智,願助寰區定,海郡清”的誌向大相徑庭。

他郁郁寡歡,自暴自棄,借酒澆愁,瘋狂叛逆,處處受排擠。天寶三年(744),玄宗賜錢。

我曾經認為李白缺乏政治才能。最近看了幾篇他拍馬屁的文章,變化很大。為了實現自己的野心,他願意弓著眉毛,彎著腰為有權有勢的人服務。頭腦靈活,臉皮厚,是壹個政治家必備的素養。但是歷史和命運沒有給他這樣的機會。

這壹年,李白43歲,男人事業的黃金期已經過去。在這種困惑和悲傷中,李白和杜甫、高適壹起離開長安去拜訪司馬成鎮。我沒想到司馬成鎮已經去世了。我沒有看到他,但我看到了他的畫。李白深受感動,壹揮手寫下了《上階帖》。

詩中只有四個16字:山高水長,意象萬千。除非妳有壹支舊筆,否則妳可以強可以窮。其余署名:18號,上露臺書,太白。有些字模糊了,但還是能認出來。

《上階帖》以乾隆楷書“青蓮”為題,正文右上方用的薄金本書寫“唐上階”題。論文之後,有、袁、杜本、歐陽玄、、、陸棄,以及清乾隆的題跋。卷前後,隔水相望,有宋代趙的《子固》、《翟逸》、賈思道的《仇和書》、元代的《張炎私印》、《歐陽玄印》,還有項、和清表、安琪、清代內府、現代張伯駒的收藏印,可謂井然有序,價值連城。

我覺得僅僅這25個字,李白就躋身壹流書法家之列了。黃庭堅在《山谷題跋》中評價李白的詩書:“觀其書稿,其詩種類繁多,令人想慷慨。”白在開元至至德之間,非能書傳世。今天,他的事跡和草不亞於古人。“山谷也是這麽說的,所以我不是在胡說八道。李白不在書中傳播是因為他的詩太有名了!

帖後有宋徽宗趙霽薄金書題詞為證:“太白嘗行書‘憑壹時之念行月上,入西餐廳,可感人物相望,身在人間’”。字畫飄逸豪邁,但知白詩並不特別。”

我覺得元代張炎的後記也很精彩:“謫仙(李白)寫的書傳世的很少。品雲的話,歐、豫、楚、魯真是書。既然是在胸腔裏流出來的,如果別人很習慣就不是了。放眼望去,有壹種淩雲之態,勝於天下。嘗壹嘗晉唐的味道,突然放這本書,真讓人耳目壹新……”

看看太白,他有多瘋狂。歐、豫、楚、魯在他眼裏都是書奴,但他有資格瘋狂。他的話,清水出芙蓉,自然永恒,別人真的不是很熟悉。

阿清朝學者周興廉也說太白的書“清新秀麗,呼吸清脫塵埃,飄然如仙。”

歷史上,李白曾師從書法家張旭。這個帖子有張旭的武斷,但更重更重。他的筆法渾圓蒼勁,雄渾豪放,密度、輕重、大小對比強烈。就像李白,他狂放不羈,性格誇張,但妳只覺得他好浪漫好可愛。

除了風景,山水對司馬成鎮的畫藝和道德也是贊不絕口。站在陽臺上,我看到了吳王的千奇百怪。沒有精良的技法,怎麽能描繪出這種清新壯美的景象?

?陶的面前有壯麗的景色,卻無法表達他內心深處的壓抑,迷茫,蒼涼,悲傷,無法抗拒時間的無常!20年來,李白從意氣風發的少年變成了落魄的中年人。今天,我讀了宋代詩人張孝祥的幾句話。我想這時候我可以替李白說話了:“妳看妳腰間的箭,妳會發現妳的盒子裏有壹把劍。妳能怎麽辦?”時光易逝,內心強大,年齡將為零。“滿腹大才,終酬秋風。

誰能理解他狂歡背後的巨大蒼涼和悲傷?如果杜甫的悲哀是“有千萬間寬敞的樓房,天下窮人皆大歡喜!”家國之憂,國之憂,聖人之憂;李商隱是“芭蕉不顯丁香結,春風同向”的多情、浪漫、相思之愁。孟郊的悲哀是“夜學鬼神愁”的貧窮、辛酸和個人的悲哀;李白的愁是“白發三千尺,愁似長須”,“把它們交給少年去換好酒,和妳在壹起,賣的是千古愁”,仙愁,奢愁,千古愁!

有句話說,當妳因為沒有新鞋而哭泣的時候,妳要知道,世界上還有沒有腳的人!但世界上最苦的人,不是沒有鞋穿的人,也不是沒有腳的人,而是胸前有百萬甲胄,卻壹輩子不能當兵的人!

所以,最擔心的人是李白。當他擔心的時候,他擔心的是年齡。

帖子裏歐陽軒的詩句貼切生動:唐公子是袍仙,文采風流六百年。屋頂不見明月,閑書融雲。

現在,1200多年過去了,太白還是壹個穿袍子的兒子,文采風流,還會繼續這樣。

太白,今夜請讓我與妳共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