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與不見》原名《班紮古魯白瑪的沈默》。講的是:
《見與不見》講的是壹種安靜的深情,壹如清風明月,雨潤芭蕉。
表達的是壹種純凈無掙的愛,沒有世俗的塵埃,沒有人間煙火!這樣的感情沒有焦渴,沒有情深緣淺的感嘆,也不會有烈焰焚身,萬箭穿心的煎熬。從他的詩裏我深刻體會到了“天籟無聲、大愛不宣”的含義。
原文:
《班紮古魯白瑪的沈默》
——紮西拉姆·多多
妳見,或者不見我,
我就在那裏,
不悲不喜。
妳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裏,
不來不去。
妳愛,或者不愛我,
愛就在那裏,
不增不減。
妳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妳手裏,
不舍不棄。
來我的懷裏,
或者,
讓我住進妳的心裏。
默然 相愛,
寂靜 歡喜。
擴展資料
馮小剛的《非誠勿擾2》捧紅壹首小詩——《見與不見》。這是片中李香山(孫紅雷飾)的女兒在父親臨終前的人生告別會上送他的詩。它探討了愛與生命兩大主題,內斂而深情,不少觀眾熱淚盈眶。
其作者壹度被傳為17世紀著名詩人,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實際上作者另有其人,她是壹位名叫紮西拉姆·多多的當代女詩人。
紮西拉姆·多多也確認這是自己的作品。她說:“這首詩出自我在2007年5月開始寫《疑似風月》集的中集。靈感來自蓮花生大師的壹句話:‘我從未離棄信仰我的人,或甚至不信我的人,雖然他們看不見我,我的孩子們,將會永遠永遠受到我慈悲心的護衛’。
我想通過這首詩表達大師對弟子不離不棄的關愛,跟愛情、風月沒什麽關系。”
傳記文學《倉央嘉措》的作者、當代著名詩人高平表示,已知的近70首倉央嘉措的情詩中沒有《見與不見》,“其詩歌有明顯的斜體特點,歌律壹般為四句三頓,最長不過六八句,‘偽作’多為長句,與其特點不符。”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班紮古魯白瑪的沈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