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蒹葭》原文及賞析

《蒹葭》原文及賞析

 《秦風·蒹葭》是中國古代第壹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壹首詩。此詩曾被認為是用來譏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禮來鞏固他的國家,或惋惜招引隱居的賢士而不可得的。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蒹葭》原文及賞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蒹葭》原文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壹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遊從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賞析

 《蒹葭》選自《詩經秦風》這是壹首被古今人譽為“情真景真,風神搖曳的絕唱”,是“思心徘徊,百讀不厭的傑作”。

 《蒹葭》是壹首情詩,它寫的是壹個秋天的清晨,蘆葦上的露水還未曾幹,有位戀者在蒹葭露白的曲水之畔,徘徊往復,神魂顛倒,心焦地尋求他(她)思念的.人——伊人。伊人所在的地方有流水環繞,仿佛置身於洲島之上,可望而不可及,如何更好地欣賞這首詩,我認為重點是透過詩的語言和意境,把握詩的主題,從而增加內涵量。

 我們知道,詩是壹種高度凝煉的語言藝術,詩歌所包蘊的極為豐富有成效的內容,往往依靠精煉和諧的語言形式表現出來,《蒹葭》可以說是此類典範。全詩***分三章,用的是壹意三疊的章法,每章前兩句寫景,後六句寫人。

 這首詩每節的頭壹句都是經秋景作為發端,給人以淒清之感,“在水壹方”寫“伊人”可望而不可及。“溯洄從之,道阻且長”“道阻且躋”“道阻且右”“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寫出了“伊人”難求,“伊人”宛在,覓之無蹤,在主人公長時間的反復追尋中,我們可以更深入地體會出了主人公執著的愛情追求,以及不能和心愛之人歡會傾訴的悵惘情懷。作者在描寫秋景的時候,語言凝煉,精妙,從“蒼蒼”到“萋萋”到“采采”,寫出了“蒹葭”的色彩由暗到亮、由模糊到清晰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景物描寫既點明了季節和環境,又渲染了霜晨淒清的氣氛,烘托了人物悵惘的情緒,因而它才達到了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的藝術境地,令人神思遐想,嘆賞不己。

 這首詩的意境是優美的,細品詩文,金秋之季,拂曉之時,蘆花泛白,清露為霜,瑟瑟秋風,葦叢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煙波萬狀,空中霧靄迷蒙,彎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目,癡情戀者,躑躅水畔,熱烈而急切地追尋著心上人,而伊人似在水壹方,但壹水阻隔,伊人可望而不可及,戀者心醉神迷,內心痛苦,難以名狀,而伊人身影又在眼前不時閃現晃動,時隱時現,此情此景又使這位戀者欲找無方,欲罷不能,全詩讀來只覺景色淒清,煙波萬狀,境界幽邃,意境朦朧,意蘊無窮,其藝術意境的創造非常獨特,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詩人追尋戀人如夢似幻,如癡如醉,神情恍惚的主觀情愫與秋晨霧靄,煙水迷離的景致渾然壹體,仿佛這煙波萬狀的景致就是此時詩人癡迷的夢幻幻化而成,情景交融。

 其次,戀者的綿綿情意與”伊人宛在,覓之無蹤”,若隱若現的境界渾然壹體,正是因為“伊人”身影在眼前不時閃現晃動,才牽引著戀者執著地追尋,不願放棄。

 第三,戀者“溯洄”溯遊從之的急切心情與“可望見時不可及”的境界渾然壹體,情由景生,境帶情韻,令人回味無窮。

 第四,戀人追求無果的失意,郁悶心情與深秋壹派蕭瑟的景象渾然為壹體,自古以來“自古逢秋悲寂寥”,戀者追尋伊人不獲的失意、煩惱和痛苦與秋葦秋霜、秋水的悲涼之境交融,此時蕭索之景正是戀者淒楚心緒的流露。

 第五,伊人高潔、可敬、可愛、令人心馳神往的美被蒹葭露白,秋水澄明的景致烘托出來了。

 正是這種多重意境交相疊合的開放型結構,使得這首情詩極富張力,其蘊藏量宏深,給予讀者以更豐富的想象、開拓和創造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