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吳王山的導遊詞

吳王山的導遊詞

作為壹個無私的導遊,總要寫導遊詞,很實用,涉及的知識面很廣。那如何寫好導遊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吳王導遊詞,歡迎大家參考,希望對妳有所幫助。

吳王山導遊1遊客您好:

歡迎來到吳王,龔宇的故鄉。吳王是以它的山的形狀命名的。它的形狀像壹個國王的房子,所以它被稱為吳王山。吳王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世界地質公園。它是屹立在中國大地上的壹座神山。為什麽吳王被稱為神山?根據道教天堂的說法,吳王山被確定為十大洞穴之首,也是世界上第壹個洞穴。道教有十洞,三十六洞,七十二福地。吳王是天下第壹洞,天壇是神仙相會的地方,吳王在九三,九三在漢代被確立為九大名山之壹。“四絕”中的節水之源源於吳王的太乙池。《虞風》中記載大禹尋訪元吉,節水出王家。可想而知,它的源頭自然會被人們所稱道,由此可見吳王在古代名山中的地位。

吳王山西北高,東南低,其特點是山地、丘陵和高原,並逐漸下降。主峰天壇海拔1715米,總面積265平方公裏。自然風景非常壯觀。奇峰靈修38處,神東全明26處,碧潭瀑布五大奇觀,景點125處。現在外面的地方是天壇山,當地俗稱老爺頂。據史書記載,吳王的主峰古稱邛林臺,五千年前我們的祖先軒轅黃帝就在這裏祭天。十幾個皇帝紛紛效仿,來到這裏祭天。

例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維和孟浩然都去過吳王。例如,李百佑在吳王主峰上寫道“我願與天壇上的神仙共度時光”。這首詩。還有白居易的壹首詩,贊美清明山河圖,十月王宮時,石泉碧巖樹紅。這是吳王的真實寫照。現在大家都去過了,可以看到四周有很多山峰,山峰主峰高聳入雲,四周是幾十米高的懸崖。遠遠望去真的像壹座城堡,壹峰突起,多峰低垂,充滿了王者之氣。自古以來就被道教尊為聖地。前面是蓋華峰開道,後面是五鬥峰殿後,左邊是日景峰把守,右邊是月華峰把守。只有這天壇峰獨居其中。

與黃軒壹樣雄偉的,還有丘處機的弟子李誌昌,道名“真長子”,在此任教。並在下面的高崖上刻了“共仙宮”三個大字。它今天還在,所以這座山峰也叫“總仙宮”,意思是天上地下的神仙都集中在這座山峰上。山頂上有幾十座古廟,居住著各種神仙,故稱總仙宮。

因此,歷代帝王都被吸引到這裏來祭天。這種活動壹直持續到明朝朱迪定都北京,由於路途遙遠,來這裏很不方便。於是他在北京建了天壇,也就是現在的天壇公園。據專家測定,北京的天壇和吳王的天壇是同源的,所以北京有很多景點與我們遙相呼應。如:北京的天壇,這裏的天壇山,北京天壇的日壇月壇,這裏的日景峰和月華峰,北京的北海,杜畿的小北海。北京的太爺池和吳王的太爺池是漢代建立的四大廟之壹。“汲水”的發源地是吳王的太液池和北京的回音壁。

我們陽臺宮的馮明臺,所以我們濟源人會自豪地說,正宗的天壇還是濟源市的吳王。北京的天壇就是這樣建造的,以幫助皇帝在祭天時使用它。我們現在在主峰天壇。妳可以欣賞這座山的風景,我們可以從南邊看大江。正如妳在這裏看到的,黃色的玉帶環繞著吳王山。還可以看到舉世聞名的小浪底庫區的水面。晚上,妳可以看到洛陽城的燈火輝煌。前面的南天門是明代建築,歷時二十年。

洛陽萬安王宓建成,寬三間,深1間。中間的正門叫無極玄瓊門,是九脊牌樓磚石結構。兩邊是富人區和精神境界。富人區門是財富和繁榮的地平線,精神境界是智慧和精神。背面形似天影。整個建築簡潔莊重,面對著壹座100英尺高的懸崖,極富藝術感。仿佛是乘雲駕風之神開的,是壹組非凡的傑作。

在家裏,妳可以感受到仙女出落的糟糕。乘風行雲。來看看周圍的景觀吧,會給妳留下美好的回憶。站在遠處。感覺其他的山在天空下都顯得矮矮的。到處都是。剛才我說天壇峰前面有壹個蓋華峰。現在,我將談論蓋華峰,它位於天壇峰的南部和陽臺宮的北部,並與它們在同壹軸線上。海拔1027米。因為它從頂部看起來像壹個華蓋,從頂部看起來像壹顆蓮珠,所以它也被稱為蓋華珠穆朗瑪峰。東南盛產野桃,西北紅葉,春天滿山桃花,秋來層盡染,故又稱郭華山。

早在周朝,周靈王的君主王子今(或王子喬的王翹)就曾居住在這座山峰上,修身養性。據說他經常和他的主人壹起住在吳王的浮山上。唐代杜甫有詩為證,王翹下天壇,明月映仙鶴瑰麗,即此處,曾有古峰上的蓋華君廟,今已不在。遠遠望去,這座山峰像壹座虔誠的山峰。

現在請觀看天壇峰左守護。位於天壇峰東側,與此峰同山同脈。海拔1524米,此峰是看日出的最佳地點。壹日之初,晶色爛漫,黎明時分,我在此峰上,能看到初升的太陽淹沒大海。頓時,它光芒萬丈,普照天下。唐代馬岱有詩為證:“星辰半青。夏虹照遠海波,姚合有詩,仙鳳升石上,海日夜明。”扶桑紅日,清光先照玉芙蓉,是倪凈峰看日出的景象。

接下來,請觀看陸深天壇,這是前面的山脊。從山腳到山頂,沿途有袁世芳的坎山寺、二仙寺、土地寺、楊丹池和鐵良寺。鐵良廟在古代被稱為“壹日門”,楊丹池是獻給天地人黃三的。鐵良廟是獻給鎮守龍門關的將軍的。整個建築屬於明代的磚石結構:“壹日之後,我上了天堂,人間仙境,壹日之門獻給天堂的神聖,包括雷公、電母、風伯、雨師、三曹關、渡鴉山、仙人橋、十八盤、女神補天石、三關洞、爬天梯、鉆仙人洞、登頂。這座山脊看起來像壹條龍,上面有明代詩人歐陽Xi。任佑賢也很難到。李白寫天壇在晌午,要緩,描寫的是真實的情況。下次我們不想去爬山,體驗真實的生活,欣賞陸深的意境。它的總長度是3768米,寬度是1.5米,總步數是4631。

袁世芳:原名請願樓,因軒轅皇帝訪而得名,位於天壇山南的三官嶺,西臨壽龍嶺,南北向,主軸面向天壇山。這座建築依山而建。包圍了壹些四合院。形成了轉角樓,依次命名為十方院,寓意十路交匯之地。

秦上善為四雄山,隱退上書院作芝柴之歌,唐代司馬成鎮在此寫下《論坐忘》。唐朝的司馬成鎮種了壹棵白松。那是壹千多年前的事了,遠處枝椏疊如龍,青山如海,故有白龍過海之稱。

吳王索道:吳王索道總投資1200多萬元,全長1526米,高差660米,13個支撐點,109個吊籃,每小時運送遊客300人。濟源市特有的1號工程,1988年7月建成,1999年5月投入試運行。由北京起重機械研究所設計,山東泰安索道安裝公司承建。風景秀麗的天壇山是道教“第壹洞”的中心,是達到長生不老的最佳場所。由於龍脊呈螺旋狀,山勢險峻,壹見就停。

進入院內古代道教格局,觀中間冠石,古時中原被定為天心之柱,所以軒轅黃帝在此祭天。壹舉平定中原,成為華夏第壹壇。軒轅氏在雞冠石上建壹級或三級遙臺時,是廣與軒轅氏談道之地,後為正殿,東有王公殿扶桑大帝,西有太後,西有遙池金娘和太後殿,後為正殿,虛帝殿,上有玉帝和黃帝,下有黃帝,四周為古寺建築。這些建築都是不存在的,梳形石因此得名,是天壇山的最高點。它曾經有7英尺高,

都說這座山是壹座活山,而且在不斷的生長。如果這塊石頭長得比南天門還高,濟源就準備人才。有壹種說法是後南蠻夷盜寶破風水,雞冠花不再長,給後人留下了持久的遺憾。

天壇閣總投資400多萬,總面積1,000平方米,總高度30多米。它有上下六層,地下兩層,地上四層。仿泰漢混凝土為磚石結構,南墻距離南天門入口19.99米,這裏有兩層意思。(1)建在654339。......

現在看天壇右後衛月華峰。位於天壇山西側,與此峰壹脈相承,海拔1153米。月亮升起時,先照下來,是最佳的賞月地點。峰頂怪石眾多,植被茂盛。古詩詞為證,露勝滄海三千尺,月滿十二回。澎湖探海探月,很遙遠。

軒轅堂:這是供奉華夏先民祖先的第壹層。中國每壹個始皇帝軒轅黃帝都以土地為王,土為黃,故稱黃帝。黃帝,名公孫軒轅,河南新鄭人。他死後葬在尚軍縣喬杉,也就是現在陜西省的黃帝陵。五千年前,他在此設壇祭天,請王太後破之。九天,玄女下凡;呈上黃帝的陰府策靈璧,九鼎真鏡沈丹。黃帝發明了指南針,弓箭,用戰車圍妳辨別方向,在河北追地壹帶打敗了妳,從而平定了中原,壹舉統壹了中國,所以被稱為華夏第壹壇。中國統壹聖地,後黃帝收青銅景山,在此山鑄鼎,冠以黃,尤下鋒。黃帝乘龍飛上天空,成為中央位置的五帝之壹,以主血為藥方。我們有7000多名工人,我們是中國人和龍的後代。遊客們,請燒香,拜祭,求平安,請燒香,請磕頭避禍,請高香,壹代燒高香,三代皆露。

三清殿:我們來到這壹層,參觀了道教的主要寺廟,稱為“大熊寶殿”的佛教寺廟。道教的主要寺廟也被稱為“羅達三經殿”或“三清殿”。佛寺供奉三佛道觀,供奉三清老先生。這三尊佛像分別是“中佛,又稱玉清。而萬物之始,故名元始,相傳為諸天之佛。他住在天上的大羅天(杜宣玉井),據說是天上的佛。他住在天上的大羅天(杜宣玉京),左手拿著壹個混寶球,也叫元極圖,是道教的象征,代表道教的無限狀態,也就是說,天下大亂。開球體升至天,落至地,形成宇宙中土,即從玉清初佛的無極狀態,到清頂佛的太極狀態,稱為玉雨天,傳授洞天玄部經典。太極圖的傳說是道教的象征和標誌,人們稱之為陰陽魚。但是,它看起來像壹條黑白分明的魚,有自己的目的,活潑好動。

分為兩條魚,黑色代表陰,白色代表陽,外圍為圓形,象形空間。地平線中圓圈所生的壹切都在太極中,黑白魚形成兩個對立的面。黑是白,白是黑,黑是災難的征兆,白是幸福吉祥的征兆,陽是陽的征兆,陽是陰陽的征兆,意思是陰陽相交,互相依附,互相追逐。代表社會矛盾和鬥爭的哲學,在我的腦海裏有阿泰池圖,它表明任何事情都不會有偏見。比如說,我說我的人生壹直坎坷、艱難、痛苦,在困難面前往往會失去信心。如果我心中有壹個白眼,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就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這麽說吧,人在走向富裕的路上,容易高枕無憂,只關心富裕,不認為未來會發生的事情。當晴天劈開日歷,當災難從天而降,不堪回首,痛苦不堪。如果還記得陽魚裏的黑眼睛,凡事小心謹慎,知榮辱,何樂而不為呢?這是道家哲學的結晶。希望大家記住。

西有太清道德神,道教第三神,太上老君,老子,李二,騎青牛西去函谷關,紫氣東來。據西漢司馬遷的《史記》記載,老子生於春秋,姓李,名大赤田,道家創始人,河南鹿邑縣(古楚國的苦縣),其母是天上的壹個神秘少女,即天上的袁俊。所謂老子,老子出生的第壹個怪人,頭發花白,留著胡子,故名老子,意為“老小孩”。他曾經定期保存藏文和歷史記錄,相當於現在國家圖書館和博物館館長的職位。可以說,他有條件廣泛閱讀史書,而且學識淵博。周朝戰敗後,死於深山,成了神仙。他所在的寺廟,在唐代更加繁榮。

作為李氏家族的始祖,主要是借助京城,使得李氏家族的勢力更加鞏固。所以在全國各地的寺廟裏,手裏拿著壹把陰陽扇的李二,代表的是兩種器械,也就是太極的狀態轉化為陰陽的狀態。他們三人所持之物合在壹起就是壹個道家宇宙圖,也就是說無極太極,太極,二儀,二儀,四象,八卦。可以說,宇宙和地球產生的萬物,都是三位老先生創造的。這正是老子在五千年前的《道德經》中所說的“壹命二,二命三,三命皆物”,對三神的簡單解釋。

王母廟:這是第三層,供奉著王母娘娘,道教神仙和最高的神。西王母信仰在中國古代歷史悠久,影響巨大,那麽為什麽稱之為西王母呢?因在西昆侖山上修煉五行,西被稱為金母。關於西王母有很多傳說。據說西王母掌管長生不老之藥,後被嫦娥盜走成仙。道教建立後,將西王母納入王座,成為至高無上的女神,主宰天界。三界十方等得道成仙的女子,都是屬於她的。在進入天庭之前,她必須先見到西王母,然後才能進入三清境界,拜訪原佛。請為好運和和平而崇拜。

玉帝殿:玉帝供奉在這個最高級別,她在當地被稱為神。她掌管三界十方,是十方和靈的主宰。道教最高神的兩側,南極帝在東,北極帝在西,南極註入生命,北極註入死亡。生死大權掌握在兩個神仙手裏,其次是東方的太白金星和西方的托塔李天王。

王母洞:位於玉簪峰腳下,整個山峰就像王母娘娘天上的玉簪壹樣而得名。我們對面的古建築是深宮後院的王母洞,中間兩邊是黃龍洞、青龍洞和黑龍洞。外王母洞是吳王五大風水之壹。荷葉核心之地是風水寶地。站在下面,我們可以看到有七個距離相近,形狀相似的斜坡。這座山呈花瓣狀,像壹朵七瓣蓮花,因此被稱為蓮花的風水寶地。傳說王太後在此修行。因此,它被命名為王牧洞。洞穴裏有許多天然的八卦穹頂。它是道教在古代傳教和受戒的地方。到目前為止,沒有人知道這個洞穴通向哪裏。它神秘莫測。據說與靈山洞相連。洞前古建築散落在山上。洞前有鬥姆廟,供奉北鬥七星母。在這之下,有王牧廟,無極廟和無極母親。龍觀譚旋殿,背對五鬥山,面向天壇之巔,與八仙臺相對。整座山形似發夾,又稱玉簪峰,因戴在太後頭上的玉簪而得名。在去王母洞的路上,有壹座守護後宮的山門叫九口,是供奉孫悟空的。

三官殿之上,有天、地、水、左九陽三官。穿過八仙臺後,他們到達了王母洞,東山上有壹座鬼王廟。三大殿的地面排列著壹個神龕。擡頭望去,是壹座靈峰,又名七寶峰。洞內供奉各種神仙,縱橫交錯,四通八達,步入其中,如入迷宮,縱橫交錯,有大洞小洞,洞相連,洞相連。九天門朝陽門、七寶門、門鞣東是蓬萊,西是瑤池,廉永錦,傳說當時劉坦、馬號王孫、七蓮花在嶺東修行,所以門聯是見證。要想登頂,必須經過洞內的七寶門,到達山頂。山頂有混元寺和山門。同洞有五峰,因形似而得名五鬥峰,海拔1,772米。它是吳王最高峰和天壇的座屏,以自然景觀為主題。

整座山集峰、坡、高原、懸崖、瀑布、山谷於壹體,四周是高聳的山峰和陡峭的懸崖。真是天下壹絕,蒼松翠柏,各搶地形,險峰叠起,林中樹冠升騰,深谷清泉響,白雲繚繞的村落,綠海徜徉的牛羊,濟源大畫家郝靜的古畫家村。老君堂,萬真堂,是天壇的後山。今天大家都白爬了這個高峰,盡收眼底。它們就像壹個巨大的餃子或馬奔騰,其壯觀的景色讓人大飽眼福。此外,吳王山的天然中藥材遍布山野,真可謂“物化而奇妙”,人傑地靈,妙趣橫生。也簡稱真石、真水、真山,簡直就是壹個大花園。根據北京大學教授謝的說法,如果是壹個大花園,香山的紅葉和月亮山的楓葉只是花園中的幾朵小花。參觀完今天,妳會感受到吳王山的美麗景色。迷人的吳王山願意開放所有的山峰,擁抱世界各地的遊客。歡迎再次參觀吳王。今天的講解結束了。請大家多提寶貴意見。謝謝妳。

吳王山導遊詞2吳王也是中國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2006年被申請為世界地質公園。總面積2平方公裏,分為7個景區,125個景點。主峰天壇山海拔1715米。是中華民族的始祖軒轅黃帝設壇祭天的地方。被譽為“太行山之脊”、“天之柱”。

陽臺宮位於吳王山腳下的龔宇村西側,是吳王旅遊線路的起點。現存建築由南向北,依山而立,由低到高,錯落有致。現存的陽臺宮殿的主要建築,三清殿和黃愚亭,是在明朝鄭德時期重建的。最吸引遊客眼球的是玉皇閣,壹座三重檐的亭式建築。主建築上的幾十對石柱使這個宗教聖地成為石雕藝術的殿堂;柱子上刻著翻滾的雲龍,迎風的飛鳥,喜鵲做梅花,蘇武牧羊。渡海八仙,與蚩尤作戰的黃帝等等,都在早期復活,準備出山。陽臺宮殿蒼松翠柏郁郁蔥蔥。其中壹棵七葉菩提樹,周長近3米,高14米,傳世於唐代。

吳王森林覆蓋率達98%以上,珍稀動物眾多,具有很高的觀賞和研究價值。它是壹個集人文與自然於壹體,有著幾千年文化積澱和幾千年道教文化傳統的高級山嶽風景區。

吳王山的導遊詞3吳王山的整體地貌分為五個部分:中山、低山、丘陵、盆地、平原。中山壹帶高低起伏,遠近山巒,峭壁險峻,幽深幽靜的山谷池塘,各種動態瀑布去泉。在低山丘陵的背景下,時而掩面如琵琶,但威嚴中又有些朦朧神秘。但與開闊、規整、整潔、坦誠的田園風光形成鮮明對比。總體特點是:有統壹中有變化,變化中有統壹,節奏感強,旋律富有詩情畫意,航拍航測效果是明暗對比強烈,陰陽交替;紋理清晰,立體輪廓明顯;荒野中有壹個奧,荒野中有壹個奧,兩者兼而有之,審美價值很高。

吳王山具有特殊的科學意義、稀有性和美學價值,可以代表該地區乃至整個華北地區的地質歷史。特定階段地質事件和地質作用的典型地質遺跡。分布在吳王的太古宙榆林山群、元古宙銀峪溝群、長城系西洋河群、薊縣系汝陽群、松陽運動、中條山運動、晉寧運動等地層,系統地反映了古大陸增生、拼接、裂解的全過程,是這壹時期極其重要的跨大陸地質事件,在國際上具有比較意義。

吳王出露了太古代、元谷峪、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地層的完整序列,以及松陽運動以來的8次造陸造山運動遺跡,詳細記錄了25億年以來華北地區地殼的海陸變遷,是壹部記錄在石頭上的天然“地質史書”。

在古大陸碰撞拼接的背景下,吳王山褶皺構造在中部地帶非常發育。在吳王天壇山,不整合形成的大崖雖已改造,但遺跡猶存;尤其是兩個不整合面的T型交匯,在中國乃至世界都是罕見的。在下元古界銀峪溝群的大理巖中,發育了壹種形狀類似矽化木的典型構造遺跡,稱為“席筒構造”。這種構造在地質文獻中沒有記載。

吳王山導遊詞4吳王地質博物館是吳王世界地質公園的科普教育基地,是科普宣傳和地學教育的重要場所。

展廳與廣場相結合,形成室內外穿插流動的空間,展示地球的演化、生命的進化和吳王的地質歷史。從入口廣場拾級而上,跨越千年,登上太古宙臺階,進入元古宙廣場和地球館,了解地球結構和構成地殼的巖石和礦物;在古生代廣場和水族館,瀏覽遠古時代的海洋沈積物和海洋生物,感嘆歷史的巨變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矽化木博物館,觀看屹立了數億年的大型矽化木。在中生代廣場和恐龍博物館,看火山爆發的神奇,聽恐龍滅絕的哀號;多功能廳裏,人機互動,所有的地質史書,王宮美景。

黛眉山地質博物館位於龍潭大峽谷五龍廟東側,是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地質遺跡保護、展示和普及的基礎設施,屬公益性建設項目。該工程建築面積1980平方米,投資560萬元,為全框架全現澆結構。通過招標,洛溪建築公司將承擔土建工程,洛陽新陽裝飾公司將承擔展示工程。設有交流廳、綜合廳、黃河廳、古海洋廳、峽谷廳、眉廳、多媒體廳七個展區,通過聲、光、電、實物等方式展示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的地質風貌。該項目於20xx年4月開工建設,將於20xx年9月下旬全面竣工投入使用。

黛眉山地質博物館建成後,將成為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的新亮點,在普及地質科學和保護地質遺跡方面將發揮巨大的社會效益。

吳王山導遊詞5吳王主峰海拔1715.7米,主峰頂部有壹座石壇,相傳是軒轅黃帝祭天的地方。“黃帝在此告天,是玄女和西王母封九鼎沈丹靖和尹福策九天的壹種感覺,所以是福柯蚩尤的聚會,從此天壇也開始了。”所以也叫天壇山。

魏《清虛真人王俊川傳》說,其師王保因開悟獲贊後,封為“太素清虛真人,領小天王,三元四司,護權為公,治山穴”。因此,吳王又稱小空天,被列為十大洞天之首。杜光庭《吳王天壇》雲:“元天王曰:幼年有穴者,十穴之首,三十六穴之首。”司馬成鎮《天地宮十洞》雲:“第壹吳王山洞,周歸萬裏,名曰小空天。在洛陽河與陽交界,往縣六十裏,屬西城王軍(王保)。”

道教是何時傳入吳王的壹直難以考證。南北朝以前,只有壹個傳說,說是有幾個道士住在這座山上,侍奉丹成仙。真誥載五雲:“毛伯道、劉道公、謝誌堅、張皆後漢人。學道在吳王山已經積累了四十多年,而* * *是長生不老藥。毛伯道先服後死,道公服後死。見此情景,謝誌堅和張不敢收下,帶著捐款回國。去了之後,在山上看到了博導和道公。他們兩個太傷心了,他們請求幫助,他們都有幾百歲了。”

唐代是吳王道教的鼎盛時期,有大量的道士在此居住和修行。開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司馬成鎮被召入京,命在吳王山搭臺居住,寫下“定真定密”十二篇。他於開元二十三年去世,享年89歲,葬於吳王西北的松臺。

吳王還修建了大量唐代宮殿。主要有:上院,相傳黃帝軒轅氏訪四山之地,故原名請願院。當司馬成鎮第壹次來到王宮時,他住在紫霄峰,唐睿宗命令他住在這裏,所以他改名為上院。金墨重修。奉先寺創建於唐二年(公元686年)濟源縣西北。白雲道源,為紀念司馬成鎮而建(編號白雲子),始建於唐朝,壹直保存到明朝。阿淩渡寺是唐玄宗天寶二年(公元743年)為宗瑞之女於震公主所建,是壹座供奉禦書和神靈的寺廟。

金明昌三年(公元1192年)升級為宮殿,蒙古海失守兩年(公元1250年)成為嘉陵渡萬壽宮。創建於唐朝的艾青虛館,後來升級為皇宮。重建於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至大德五年(公元1301)。此外,還有羅清仙觀、三清殿、泰山廟和泰山廟,都建於隋唐時期。

宋代,吳王道教繼續發展。除了原來的宮殿景觀,魏紫宮建於宋代。據《雍正五十年河南通誌》記載,魏紫宮位於濟源縣西北壹百裏的吳王山。由宋紹聖(1094 ~ 1097)創建,元大德(1297 ~ 1307)重修,明順元年(1307)。晉元是吳王道教的又壹個繁榮時期。這裏曾經居住過大量的全真道士。王之友,上帝之子。少儒,長穆。金正大到達吳王山的第四年(公元1227年)。當時的陽臺觀毀於貞佑二年(公元1214年)的大火,市裏勒令其主持重建。十二年後,他去世,享年八十八歲。

金元時期,重建了吳王原有的寺廟,並增加了壹些寺廟。金正大四年(公元1227年)至蒙古太宗十壹年(公元1239年),道士王之佑重修陽臺觀,將其改為宮殿,稱為陽臺宮。LH金太和與重慶(公元1201 ~ 1212),在陽臺宮殿的左側,建立了不朽的新概念。元好問《通仙關記》曰:“通仙關原是太和道院,郝之璞實際居住於此。重慶貴由(公元1213)以善良聞名。當初是很尊重建築的,廳堂裏擠滿了廚房和馬廄,劣等。”李蒙古唐太宗十三年(公元1241),宋到山,見有許多破廟,便派弟子住在此山,先後重修了天壇、三清殿和上面的宮,弟子後來又重修了清虛宮。

明清時期,沒有道士住在山裏的記載。此後,道教衰落後,大部分寺廟被廢棄。至今僅存陽臺宮、奉先寺等部分建築。陽臺宮內有玉皇閣和三清殿。奉先寺內有山門、玉皇殿、三清殿。

千百年來,吳王不僅是道教人物采藥修身成仙的地方,也吸引了許多帝王將相、文人墨客來此探險陶冶情操,李白、杜甫、白居易都曾在此遊覽,留下了許多摩崖石刻和膾炙人口的名作。詩人李百佑“願隨師傅上天壇,與仙人掃落花。”大詩人白居易也稱贊“濟源山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