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網上流傳的文本解讀的結果
註釋:
過:拜訪。故人莊:老朋友的田莊。莊,田莊。
具:準備,置辦。雞黍:指農家待客的豐盛飯食(字面指雞和黃米飯)。
黍(shǔ):黃米,古代認為是上等的糧食。
邀:邀請。至:到。
合:環繞。
郭:古代城墻有內外兩重,內為城,外為郭。這裏指村莊的外墻。
斜(xié):傾斜。另有古音念xiá。
開:打開,開啟。軒:窗戶。面:面對。
場圃:場,打谷場、稻場;圃,菜園。
把酒:端著酒具,指飲酒。把:拿起。端起。
話桑麻:閑談農事。
桑麻:桑樹和麻。這裏泛指莊稼。
重陽日:指夏歷的九月初九。古人在這壹天有登高、飲菊花酒的習俗。
還(huán):返,來。
就菊花:指飲菊花酒,也是賞菊的意思。就,靠近,指去做某事。
譯文
老朋友準備豐盛的飯菜,邀請我到他田舍做客。
翠綠的樹林圍繞著村落,壹脈青山在城郭外隱隱橫斜。
推開窗戶面對谷場菜園,***飲美酒,閑談農務。
等到九九重陽節到來時,我還要來這裏觀賞菊花。
討論:
1.過,到底是“經過”還是“拜訪”?為什麽?
《說文解字》,“過,度也。”過,即經過的意思。《現代漢語詞典》,“過”有多個動詞義項,“經過”“使經過”“超過”“拜訪”等。“過”,解釋成“經過”,“過故人莊”則是“經過故人莊”,解釋成“拜訪”,“過故人莊”則是“拜訪故人莊”,兩個句子的意義沒有毛病。那流傳的解讀為什麽解釋成“拜訪”而不是“經過”呢?
決定“過”的準確、具體含義的不是“過故人莊”這句話本身,而是詩歌正文,具體的詩句是哪壹句或那幾句呢?
2而要想準確、深刻地解釋“過”,必須先解說清楚“具”字。
查《<說文解字>註》104頁,“具,***置也。”段玉裁認為,***,應該是供字。“***供古今字,當從人部作供。”供,即供奉的意思,供置,即把供品托在雙手之上以供奉神靈。按字形結構解釋,“具”上半部為“貝”省去底下撇和點,簡單說就是供品的樣子,比如壹塊肉,下半部為“廾”,即兩手上托,整個字是壹個合體象形字,即兩手向上托起壹個供品。兩相結合,不難看出,“具”是“置辦”的意思,但比“置辦”要鄭重、隆重多了,包含著禮敬之義,原意為兩手恭恭敬敬地捧著供品,引申為依照禮制禮敬有加地拿出東西。禮單上書寫的“具幣”“具酒”“具糧”用的都是這個意思,“具名”“具呈”用的也是這個意思。所以,從“故人具雞黍”的情景意義和文化內涵來說,“準備”“置辦”顯然“避重就輕”了,該有的情景意義是,“禮敬有加地擺上”,可以想見故人家人雙手捧著“雞”和“黍”上桌招待尊貴的客人的情景。
“具”的禮敬含義,同樣可以從“雞”和“黍”兩樣食品看得出來。農村的“雞”寶貴著呢,是值錢的家當,不是至親或尊貴的客人來了,誰會殺雞待客呢?同樣,“黍”也是北方的精糧,色澤金黃,口感軟綿,產量又不高,不是尊貴的客人來了,自家人都舍不得吃。
壹個“具”字體現了“過田家”的盛情厚意。“雞”“黍”進壹步凸顯了“過”的含義不壹般。
“邀”賦予“過”的禮敬意義就更明顯了。邀,就是盛情邀請。這證明“過故人莊”不是隨意走動,更不是無意之中碰巧經過,而是受邀“拜訪”,是正式邀請訪問。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壹聯,將“故人具雞黍”置於前,更顯“過”的殷切之意,先把最好的食品擺在桌上了,再請妳過去做客,妳不去就浪費了主人的壹番真情實意了,妳不去都不行。
3查《現代漢語詞典》“合”的解釋,動詞義項有:閉合,合攏;湊到壹塊;符合;折合。沒有壹個義項是“環繞”的意思。那“環繞”的意思又是怎麽來的呢?查《<說文解字>註》,“合”是壹個會意字,上面是個“亼”,即三面合攏的形狀,下面是個“口”,意為“張開的口撮合攏來”。因為“亼”的含義,因為口的形狀,“合”附有“環繞”的意思。但詩句明確說“綠樹村邊合”,不是“村口合”,更不是“四邊合”,就明確告訴我們“合”的情景意義不涉及村莊四面,只指涉壹面。從詩歌情境看,既然前去故人莊,迎面所見的當然是村口壹面。“綠樹村邊合”的大概情景應該是近村壹看,只見樹木蔥蘢,連成壹片。因為樹林遮住了視線,作者是看不到村子四周的景致的,把“綠樹村邊合”解釋成“翠綠的樹林圍繞著村落”是不太恰切的。因此,這裏的“合”解釋為“合攏”或“湊到壹塊”比較妥當。形象地說,村邊綠樹陰翳,在村口形成合攏之勢。或者說,村口兩邊綠樹往中間湊,似乎要把進村的路都給“吞沒”了,讓人看不到村莊,只見蔥蘢綠樹。
4.“斜”字的解釋比較麻煩。“斜”是“不正”“歪歪扭扭”的意思。在“青山郭外斜”中,“斜”要解釋為壹個與“合”對仗的動詞,所以給出的註釋解釋為“傾斜”,翻譯時意譯為“隱隱橫斜”。大意明白,但不太透徹。查《<說文解字>註》718頁,“斜,抒也。”“抒,挹也。”抒,就是舀的意思,從缸裏舀酒。“鬥”是“斜”的形旁,“余”是聲旁。從詞源角度看,“斜”最初就是壹個動詞,是用鬥舀酒的意思。“鬥”是舀酒的勺子,像北鬥七星排布的形狀。在“青山郭外斜”中,“斜”引申為青山像勺子或北鬥星那樣彎彎曲曲地排布著。“斜”與“合”相對,形成對仗。“合”,密密地擠成壹堆;“斜”,疏落地擺成勺子形。
5.順便說壹下“郭”字的解釋。“郭”本不難解釋。郭,左邊為“郭”的本字,繁體字為“高”下壹“子”,小篆為中間壹個“回”,為四四方方的兩重圍墻,上下為亭子的“亭”字上半部,為城墻外的兩個亭子,作聲旁;右邊為“邑”,小鎮的意思,作形旁本意指城郭之郭,與城相對。《孟子》裏有“三裏之城,七裏之郭”。郭,即比城更寬闊、更外層、更簡陋的外圍拱衛鎮子,又指城外所築的城墻。“青山郭外斜”裏,“郭”用的是比喻義,指青山像村莊的外圍地段。給出的註釋“這裏指村莊的外墻”,是錯誤的。因為村子的外墻在青山旁綿延,那得多長多遠的圍墻、多大的院子。
6.
最後看壹個字,“還來就菊花”的“還”,到底讀“huan”,還是“hai”?不同的讀音代表不同的意義。前者的意義為動詞,義項包括回來、歸還、旋轉等;後者為副詞,表示仍舊、程度增加、過得去等附加意味。就語法、詞匯意義而言,二者皆可,“返回來就菊花”“還回來就菊花”,都說得通。從情景意義看,作副詞表示仍舊或程度增加意味,不但包含“返回來”的意思,更能凸顯酒興未已。但是,在古詩詞解釋中,“還”很少讀“huan”及解釋為副詞,原因是副詞是動詞虛化之後的意義,是後起意義,上古、中古音裏沒有這個讀音與意義,古漢語詞典不收這個讀音與意義。
7
接下來討論兩個句子的解讀。
“開窗面場圃,把酒話桑麻”,翻譯成“打開窗子面對谷場菜園,***飲美酒,閑談農務”,不能說錯了。但就像把壹個鮮甜多汁的橘子擠幹了水分,橘子還是橘子,究其實,形狀和味道相差太遠。
這壹聯寫的都是兩老朋友喝酒的情景:推開窗戶面對著谷場菜園喝酒,握著酒杯慢慢嘗酒,饒有興致地交談桑怎麽樣了麻怎麽樣了。“開軒面場圃”應該在喝酒的情景之中,即開著窗對著谷場和菜園子喝酒,既清新涼快又能將莊子農忙和莊稼茁壯生長之景盡收眼底,喝著酒,談著農事,看著實景,何等愜意。此情此景,遠不是簡單翻譯能夠傳達的。
詩句的解釋沒那麽費勁。“就”就是“就湯下面”或者“花生就酒”的“就”,即“借著”“趁著”或者“伴著”的意思,緊接著前壹聯“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的情景,即農忙時節喝酒喝嗨了,到重陽節菊花開放的時候還要繼續喝,借著賞菊的名頭喝酒,或者伴著菊花喝酒,邊賞花邊喝酒,下酒菜都免了。
課後思考題:這壹節課,我們通過素讀解讀、對照註釋反思解讀、批判性解讀三個環節深入解讀了《過故人莊》,請同學們反思三種解讀的過程與結果,歸納、概括文本解讀有哪些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