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之文學藝術1.文學 秦漢時期的文學,以散文、賦和詩歌為主。
散文
戰國獸帶紋鼎
散文可以《史記》為代表,這是壹部很好的散文集,許多篇傳記具體生動地記述或刻畫了社會各個方面的事件或人物,形象曲折地表達了作者的愛和憎。
兩漢時期有很多文字生動、說理深刻的政論文章,其中以賈誼的《過秦論》、《治安策》,晁錯的《論貴粟疏》、《徙民實邊策》最有代表性。桓寬撰的《鹽鐵論》是壹部以討論西漢王朝的鹽鐵政策為中心內容的著作,文字生動,語言流暢,是壹部優秀的對話體文學作品。
賦
春秋鼠季鼎
賦是兩漢時期的壹種新的文學體材,壹般文人都喜作賦。西漢的賦起初尚以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為主。西漢中期以後,成為最高統治者歌功頌德的工具。這樣的賦篇幅很長,叫做大賦。如司馬相如的《子虛賦》、《上林賦》等,是這樣壹些典型。雖有壹點諷刺統治者的味道,但不起什麽作用。
東漢時期的賦篇幅短小,向反映現實的方向發展,叫做小賦。張衡的《思玄賦》、《歸田賦》,趙壹的《刺世疾邪賦》等,都表達了作者訝當時社會的不滿,揭露了宮場的黑暗腐朽,對於人民的貧困生活也有壹定的同情。
詩歌
兩漢的詩歌以《樂府》和《古詩十九首》為代表。《樂府》也叫做《樂府詩》,是漢武帝時期由樂府采集民間詩歌選編配樂而成的詩集,內容廣泛地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其中《戰城南》、《十五從軍征》、《平陵東》、《思悲翁》、《東門行》、《有所思》、《陌上桑》等,分別反映了人民的悲慘遭遇,對繁重徭役、橫征暴斂的不滿,反映了婦女不幸的命運及其堅強不屈的性格等。
《古詩十九首》是東漢中後期的中下層知識分子的作品。這些知識分子在當時的黑暗社會中,為求功名利祿,背井離鄉,四處奔走。他們把對社會的感觸,傾註到作品之中。如《冉冉孤生竹》、《孟冬寒氣至》、《明月何皎皎》、《迢迢牽牛星》等,就是傾述生離死別、情感追求、仕途坎坷的詩篇。《生年不滿百》、《青青河畔草》等,則充滿了人生無常、及時行樂的消極頹廢思想,反映了作者走投無路,內心苦悶的境況。
兩漢的詩歌形式自然樸素,用語通俗深刻,與賦體大不相同。它發展了《詩經》中的《國風》的現實主義精神,對於後代文學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2.藝術 繪畫
劉徹
兩漢時期的繪畫藝術很發展。宮廷府寺的墻壁上,貴族、官僚、地主的宅第的墻壁、墓壁上,盛行以繪畫裝飾。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漢景帝子魯恭王在曲阜修建的靈光殿。據王延壽《魯靈光殿賦》記載,壁畫先是太古裸體粗獷(guǎng廣)奇怪的神話人物,其次是穿戴冠冕的黃帝、堯、舜,再次是夏、商、周三代興亡。凡歷史上著名的忠臣、孝子、烈士、貞女的事跡,國君的賢愚,政事的成敗,莫不繪載。主題之外,飾以天文、萬物、神怪、異事,是壹組色彩鮮明、情態生動的巨幅圖畫。
長沙馬王堆壹號漢墓出土了壹幅彩繪帛畫,全長二○五厘米,上部寬九二厘米,下部寬四七·七厘米。帛畫內容由三個部分組成,上部左右分別繪扶桑九日和嫦娥奔月兩個神話故事,中部繪貴婦出行圖,下部繪宴飲圖。主題之外,飾以飛龍、異獸、特鐘、巨磬等等,以朱砂、石青、石綠繪制,線條流暢,著色鮮艷精細,人物情態自若,鳥獸栩栩(xǚ許)如生。
雕塑
秦始皇兵馬俑
秦漢時期的雕塑藝術很發展。秦始皇陵的兵馬俑坑是壹座雕塑藝術的寶庫。這個俑坑是1974年發現的,陳列著武士俑六千余個,每個武士身高1.8~1.86米,有的身著短褐,有的外披鎧甲,有的持弓,有的執劍,都生氣勃勃。出土陶馬,高1.7米,長兩米多,都翹首仰頸,雙目前視,四腿挺立,氣宇軒昂。這實在是壹個強大的軍陣,似在待命出征。
西漢的石刻最有代表性的,是霍去病墓前的石刻群。其中的“馬踏匈奴”刻石是為紀念霍去病的戰功而刻的,形象生動逼真,最為著名。其他石刻都是用巨大完整的天然石料順勢加工而成的。有伏虎、臥馬、牯(gǔ古)牛、躍馬、臥象、人熊相搏,猛獸食羊等。
東漢時期的雕塑,以1969年在甘肅武成雷臺的壹座墓葬中發現的銅馬、銅俑最有代表性。有銅馬四十匹,銅奴婢二十八件。有壹匹天馬,淩空飛馳,形姿矯健,頭微左揚,三足高舉,壹足踏壹飛燕,燕展翅疾飛,作驚悸回首狀。這是我國古代雕塑藝術中的壹件極為優秀的代表作。
東漢時期主要用於壘砌墓葬的畫像石(磚),也是壹種很有價值的雕刻藝術。畫像多用單線陰刻或陽刻技法,內容有官吏出行圖、狩獵圖、戰爭圖,還有農業生產、煮鹽、鍛鐵、木工、紡織、宴飲、百戲、烹調等場面,這是我國最早的壹批浮雕藝術。
編輯本段秦漢之史學 兩漢時期,封建統治者繼承了前代由國家修史的傳統,在中央設史官,編修歷史。其中最有名的史書是《史記》和《漢書》。
司馬遷與《史記》
司馬遷(公元前145—公元前87)字子長,夏陽(今陜西韓城)人。父司馬談,武帝時,為太史今,學識淵博。原擬撰寫壹部史書,未及撰述,就因病去世。司馬遷幼時聰慧,十歲開始誦習古文。二十歲時,周遊今江蘇、浙江、江西、湖南、安徽、山東、河南的許多名山大川和名勝古跡,了解了各地的壹些風尚習俗和民間傳說,接觸過社會各個方面的人物。後為郎中,奉使到今四川、雲南等地,對當地少數民族等有所了解。繼父任太史今後,又得博覽史官所藏圖書。他的學術根基深厚,經歷豐富,這是後來他撰寫《史記》的極有利的條件。
《史記》的撰述,開始於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約用了近十年的時間撰成。上起黃帝,下迄“當代”(武帝時),以人物傳記為主,輔之以編年體和紀事本末體,體例嚴整,內容豐富,是我國古代第壹部紀傳體通史,為此後二千年間的正史編纂創立規範。全書分為十二本紀、十表、八書、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壹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
司馬遷作為壹位史官,原來寫作目的是為了宣揚“明聖盛德”,“功臣世家賢大夫之業,先人所言。”以為西漢王朝的統治服務。可是天漢二年(前99年),他為李陵投降匈奴壹事辯護,觸怒了漢武帝,被處腐刑(宮刑),這對他是壹個很大的打擊,思想上起了某些變化。他說:“詬莫大於宮刑”。他當時極度悲憤,曾想到死;可是為了完成《史記》壹書的寫作,還是需要活下來。他孫子臏腳、屈原放逐等古人古事來自勉,借撰述以抒發郁結,申述己誌。他對西漢統治者極不滿,對皇帝、宗室貴族、外戚和官僚在政治方面的殘暴行為,生活方面的奢侈腐朽,有所揭露。他對陳勝、吳廣等農民起義領袖,則給予同情。他說:“秦失其政,而陳涉發跡,諸侯作難,風起雲蒸,卒亡秦族。天下之端,自涉發難。”因而為陳勝、吳廣作“世家”,同五霸、七雄等諸侯並列,評價很高。除此以外,還為古代、當代的著名學者、醫者、商賈以及其他各行業各階層的代表人物立傳,又對天文、歷法、禮樂、水利、經濟、少數民族,以專章論述,比較具體生動地反映了我國封建社會前期正在形成的多民族國家的面貌。
班固與《漢書》
班固(公元32—92年),字孟堅,扶風安陵(今陜西鹹陽東北)人。他的父親班彪,是著名的史學家。因司馬遷的《史記》只寫到漢武帝太初年間,乃收集史料,作《史記後傳》六十五篇,以補足《史記》的西漢部分。書未成,彪死,其子固為蘭臺令史,轉遷為郎,典校秘書,奉詔完成其父所著。他用了二十余年的時間,修成《漢書》壹百卷(後分為壹百二十卷)。全書分為十二紀、八表、十誌、七十列傳。始於劉邦起兵,終於王莽覆滅,記述了二百三十余年間的史事人物。屬於西漢前期的內容,多采自《史記》。全書體例也仿照《史記》,惟改“書”為“誌”,廢“世家”人“列傳”。《漢書》十誌比《史記》八書的內容詳備。《刑法》、《五行》、《地理》、《藝文》四誌和《百官公卿表》等是班固的新創。《漢書》是我國第壹部體例完整、內容豐富的斷代史。各傳、誌多載錄有關學術、政論文章,因之又兼有壹代文章總集的性質。班固死時,“八表”和《天文誌》還沒有寫好,後由他的妹妹班昭和史學家馬續完成。
《漢書》的主要缺點是封建正統思想嚴重。晉人傅玄在評論《漢書》時說:“論國體則飾主闕而折忠臣,敘世教則貴取容而賤直書。”《漢書》的思想性遠不如《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