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大林寺桃花》賞析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賞析壹
這首詩作於元和十二年(817)初夏,當時白居易在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馬任上。這是壹首紀遊詩,大林寺在廬山香爐峰頂。關於他寫這首詩的壹點情況,本集有《遊大林寺序》壹文,可參考。
全詩短短四句,從內容到語言都似乎沒有什麽深奧、奇警的地方,只不過是把“山高地深,時節絕晚”、“與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節候,做了壹番紀述和描寫。但細讀之,就會發現這首平淡自然的小詩,卻寫得意境深邃,富於情趣。
詩的開首“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兩句,是寫詩人登山時已屆孟夏,正屬大地春歸,芳菲落盡的時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的春景—— 壹片始盛的桃花。我們從緊跟後面的“常恨春歸無覓處”壹句可以得知,詩人在登臨之前,就曾為春光的匆匆不駐而怨恨,而惱怒,而失望。因此當這始所未料的壹片春景沖入眼簾時,該是使人感到多麽的驚異和欣喜!詩中第壹句的“芳菲盡”,與第二句的“始盛開”,是在對比中遙相呼應的。它們字面上是紀事寫景,實際上也是在寫感情和思緒上的跳躍——由壹種愁緒滿懷的嘆逝之情,突變到驚異、欣喜,以至心花怒放。而且在首句開頭,詩人著意用了“人間”二字,這意味著這壹奇遇、這壹勝景,給詩人帶來壹種特殊的感受,即仿佛從人間的現實世界,突然步入到壹個什麽仙境,置身於非人間的另壹世界。
正是在這壹感受的觸發下,詩人想象的翅膀飛騰起來了。“常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他想到,自己曾因為惜春、戀春,以至怨恨春去的無情,但誰知卻是錯怪了春,原來春並未歸去,只不過象小孩子跟人捉迷藏壹樣,偷偷地躲到這塊地方來罷了。
這首詩中,既用桃花代替抽象的春光,把春光寫得具體可感,形象美麗;而且還把春光擬人化,把春光寫得仿佛真是有腳似的,可以轉來躲去。不,豈只是有腳而已?妳看它簡直還具有頑皮惹人的性格呢!
在這首短詩中,自然界的春光被描寫得是如此的生動具體,天真可愛,活靈活現,如果沒有對春的無限留戀、熱愛,沒有詩人的壹片童心,是寫不出來的。這首小詩的佳處,正在立意新穎,構思靈巧,而戲語雅趣,又復啟人神思,惹人喜愛,可謂唐人絕句小詩中的又壹珍品。 (褚斌傑)
賞析二
公元817年,唐元和十二年孟夏,白居易遊廬山香爐峰頂的大林寺,寫下壹首平淡自然而又意境深邃的小詩:“人間四月芳菲盡, 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 不知轉入此中來。”
詩的開首“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兩句,寫的是詩人在山外春已歸去的時節,在山中卻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色。這種自然界的強烈反差,令詩人產生了“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的復雜感慨。從字面上,詩人在登山之前,曾為春光逝去而怨恨或失望,當壹片春景映眼簾時,又感到壹些由衷的驚喜與無奈的寬慰。或許這種感慨,表面上是由自然景色變化而發,實際上是曲折地反映出他悲涼而惆悵的情懷。
詩人寫這首小詩時,是在江州司馬的任上。唐貞元年間進士出身的白居易,曾授秘書省校書郎,再官至左拾遺,可謂春風得意。雖知幾年京宮生涯中,因其直諫不諱,冒犯了權貴,受朝廷排斥,被貶為江州司馬。身為江州司馬的白居易,在《琵琶行》壹詩中,曾面對琵琶女產生“同為天涯淪落人”的滄桑感慨。這種滄桑的感慨,也許自然地融入這首小詩的意境,使《大林寺桃花》紀遊詩,蒙上了逆旅滄桑的隱喻色彩。
正是這種感慨,詩人不用“山外”四月芳菲盡,而用“人間”。這種遣詞頗令人品茗其中的深邃意味。“人間”壹詞,決不僅僅為“山寺”的對仗工整而用,“山寺”也許就是詩人忘憂、寬慰的“人間”的仙境。“人間”天涯淪落的長恨,也許在桃花盛開的仙境會得到解脫;人生擺脫悲歡離合煩憂的辦法,也許就在遠離喧囂的美麗和寧靜中向妳走來。
這首《大林寺桃花》小詩,立意新穎,構思靈巧,又令人深思,惹人喜愛,可謂唐人絕句中的又壹珍品。如果沒有對自然界細膩觀察的慧眼,沒有對生活的深刻感悟,是難以寫出來的。
2. 古詩《大林寺桃花》的詩句大林寺桃花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白話譯文:
在人間四月裏百花雕零已盡,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剛剛盛開。
我常為春光逝去無處尋覓而悵恨,卻不知它已經轉到這裏來。
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唐憲宗元和十二年(817年)四月。白居易時任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馬,年四十六。
關於這首詩的寫作情況,白居易集有《遊大林寺序》可參考:“余與河南元集虛、範陽張允中、南陽張深之、廣平宋郁、安定梁必復、範陽張時、東林寺沙門法演、智滿、士堅、利辯、道深、道建、神照、雲臯、恩慈、寂然凡十七人,自遺愛草堂歷東西二林,抵化城,憩峰頂,登香爐峰,宿大林寺。大林窮遠,人跡罕到。環寺多清流蒼石、短松瘦竹,寺中唯板屋木器,其僧皆海東人。山高地深,時節絕晚,於時孟夏月,如正二月天,山桃始華,澗草猶短,人物風候與平地聚落不同。初到恍然若別造壹世界者。因口號絕句雲(即《大林寺桃花》)。既而周覽屋壁,見蕭郎中存、魏郎中宏簡、李補闕渤三人姓名詩句,因與集虛輩嘆且曰:‘此地實匡廬間第壹境。’由驛路至山門,曾無半日程,自蕭、魏、李遊,迨今垂二十年,寂寥無繼來者。嗟乎!名利之誘人也如此。時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太原白樂天序。”
唐貞元年間進士出身的白居易,曾授秘書省校書郎,再官至左拾遺,可謂春風得意。誰知幾年京官生涯中,因其直諫不諱,冒犯了權貴,受朝廷排斥,被貶為江州司馬。身為江州司馬的白居易,在《琵琶行》壹詩中,曾面對琵琶女產生“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滄桑感慨。這種滄桑的感慨,也自然地融入了這首小詩的意境,使《大林寺桃花》紀遊詩,蒙上了逆旅滄桑的隱喻色彩。
《大林寺桃花》是唐代詩人白居易於元和十二年(817年)初夏在江州(今九江)廬山上大林寺時即景吟成的壹首七絕。此詩說初夏四月作者來到大林寺,此時山下芳菲已盡,而不期在山寺中遇上了壹片剛剛盛開的桃花。詩中寫出了作者觸目所見的感受,突出地展示了發現的驚訝與意外的欣喜。全詩把春光描寫得生動具體,天真可愛,活靈活現;立意新穎,構思巧妙,趣味橫生,是唐人絕句中壹首珍品。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白居易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壹。白居易與元稹***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
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於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3.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結合3,4兩句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
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
不知轉入此中來。
大林寺桃花揭示的自然現象
海拔越高,溫度越低,所以季節的出現也較陸地晚 從氣象的角度來解釋,答案只有壹個,這就是“受了氣溫垂直差異的影響。也就是說,大林寺桃花之所以開得遲,原因是由於這裏是“山地氣候” 的緣故。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用了對比修辭方法
人間四月,江南大地的春花已經落盡,但詩人卻意外地在高山古寺之中遇上了壹片剛剛盛開的桃花。這兩句表現了詩人的驚喜之情和對春天的熱愛、留戀。這裏,詩人把春光擬人化,它不僅形象美麗,而且頑皮好動,仿佛會和人捉迷藏似的,寫得活靈活現。
4. 大林寺桃花的意思意思:在人間四月裏百花雕零已盡,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剛剛盛開。我常為春光逝去無處尋覓而悵恨,卻不知它已經轉到這裏來。
出自:唐代詩人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原文: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賞析:此詩只有短短的四句,從內容到語言都似乎沒有什麽深奧、奇警的地方,只不過是把“山高地深,時節絕晚” “與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節候,做了壹番紀述和描寫。而就是這首平淡自然的小詩,卻寫得意境深邃,富於情趣。
擴展資料:
《大林寺桃花》創作背景:
唐貞元年間進士出身的白居易,曾授秘書省校書郎,再官至左拾遺,可謂春風得意。誰知幾年京官生涯中,因其直諫不諱,冒犯了權貴,受朝廷排斥,被貶為江州司馬。
身為江州司馬的白居易,在《琵琶行》壹詩中,曾面對琵琶女產生“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滄桑感慨。
這種滄桑的感慨,也自然地融入了這首小詩的意境,使《大林寺桃花》紀遊詩,蒙上了逆旅滄桑的隱喻色彩。
5. 描寫春夏秋冬的詩句各4句,總***20句.壹、關於描寫春天的詩句:《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詠柳》唐賀知章碧玉妝成壹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錢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樹陰裏白沙堤. 《春曉》唐孟浩然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惠崇〈春江晚景〉》宋蘇軾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遊園不值》宋葉紹翁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壹枝紅杏出墻來.《春日》宋朱熹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壹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憶江南·江南好》唐白居易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壹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二、關於描寫夏天的詩句:《夏夜嘆》唐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腸.安得萬裏風,飄飖吹我裳. 昊天出華月,茂林延疏光.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虛明見纖毫,羽蟲亦飛揚.物情無巨細,自適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窮年守邊疆.何由壹洗濯,執熱互相望. 竟夕擊刁鬥,喧聲連萬方.青紫雖被體,不如早還鄉. 北城悲笳發,鸛鶴號且翔.況復煩促倦,激烈思時康.《首夏》唐白居易孟夏百物滋,動植壹時好.麋鹿樂深林,蟲蛇喜豐草. 翔禽愛密葉,遊鱗悅新藻.天和遺漏處,而我獨枯槁. 壹身在天末,骨肉皆遠道.舊國無來人,寇戎塵浩浩. 沈憂竟何益,只自勞懷抱.不如放身心,冥然任天造. 潯陽多美酒,可使杯不燥.湓魚賤如泥,烹灸無昏早. 朝飯山下寺,暮醉湖中島.何必歸故鄉,茲焉可終老.《夏時田園雜興》(其壹)宋範成大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日長籬落無人過,唯有蜻蜓蛺蝶飛.《小池》宋楊萬裏泉眼無聲惜細流,樹蔭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宋楊萬裏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宋蘇軾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無名雜詩》明施耐庵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農夫心內如湯煮,公子王孫把扇搖.三、關於描寫秋天的詩句:《子夜秋歌》唐李白 長安壹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秋登宣城謝眺北樓》唐李白 江城如畫裏,山曉望晴空.雨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秋夜曲》唐王維 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 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 《秋夕》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登高》唐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裏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壹人.《山行》唐杜牧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贈劉景文》宋蘇軾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壹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山居秋暝》唐王維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暮江吟》 唐白居易壹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四、關於描寫冬天的詩句:《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別董大》唐高適千裏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詠梅》宋王安石墻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唯有暗香來.《雪梅》宋盧梅坡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壹段香.《冬日田園雜興》宋範成大放船閑看雪山晴,風定奇寒晚更凝.坐聽壹篙珠玉碎,不知湖面已成冰.《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唐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幹百丈冰,愁雲慘淡萬裏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6. 《大林寺桃花》(唐 白居易)第三,四句賞析?譯文 四月,正是平地上春歸芳菲落盡的時候, 高山古寺之中的桃花竟才剛剛盛放。
我常常為春天的逝去,為其無處尋覓而傷感, 此時重新遇到春景後,喜出望外,猛然醒悟:沒想到春天反倒在這深山寺廟之中了。 作品賞析該詩只有短短的四句,從內容到語言都似乎沒有什麽深奧、奇警的地方,只不過是把“山高地深,時節絕晚” 、“與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節候,做了壹番紀述和描寫。
但細讀之,就會發現這首平淡自然的小詩,卻寫得意境深邃,富於情趣。 詩的開首“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兩句,是寫詩人登山時已屆孟夏,正屬大地春歸,芳菲落盡的時候了。
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 —— 壹片始盛的桃花。從緊跟後面的“長恨春歸無覓處”壹句可以得知,詩人在登臨之前,就曾為春光的匆匆不駐而怨恨,而惱怒,而失望。
因此當這始所未料的壹片春景沖入眼簾時,該是使人感到多麽的驚異和欣喜。詩中第壹句的“芳菲盡”,與第二句的“始盛開” ,是在對比中遙相呼應的。
它們字面上是紀事寫景,實際上也是在寫感情和思緒上的跳躍 —— 由壹種愁緒滿懷的嘆逝之情,突變到驚異、欣喜,以至心花怒放。而且在首句開頭,詩人著意用了“人間” 二字,這意味著這壹奇遇、這壹勝景,給詩人帶來壹種特殊的感受,即仿佛從人間的現實世界,突然步入到壹個什麽仙境,置身於非人間的另壹世界。
正是在這壹感受的觸發下,詩人想象的翅膀飛騰起來了。“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詩人想到,自己曾因為惜春、戀春,以至怨恨春去的無情,但誰知卻是錯怪了春,原來春並未歸去,只不過像小孩子跟人捉迷藏壹樣,偷偷地躲到這塊地方來罷了。 這首詩中,既用桃花代替抽象的春光,把春光寫得具體可感,形象美麗;而且還把春光擬人化,把春光寫得仿佛真是有腳似的,可以轉來躲去。
不,豈只是有腳而已,看它簡直還具有頑皮惹人的性格呢。在這首短詩中,自然界的春光被描寫得是如此的生動具體,天真可愛,活靈活現,如果沒有對春的無限留戀、熱愛,沒有詩人的壹片童心,是寫不出來的。
這首小詩的佳處,正在立意新穎,構思靈巧,而戲語雅趣,又復啟人神思,惹人喜愛,可謂唐人絕句小詩中的又壹珍品。 人間四月芳菲盡, 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 不知轉入此中來。海拔越高,溫度越低,所以季節的出現也較陸地晚這裏就提出了壹個問題:大林寺的桃花在季節上為什麽比山下要開得遲?從氣象的角度來解釋,答案只有壹個,這就是“受了氣溫垂直差異的影響。
也就是說,大林寺桃花之所以開得遲,原因是由於這裏是“山地氣候” 的緣故。 常識告訴我們,在山地地區,氣溫是隨著地勢的高度的上升而相應遞減的。
壹般說, 高度每升高100米,氣溫就下降0.6℃。當山地垂直起伏到幾幹米時,氣溫的垂直差異就更為明顯。
加上植物對氣溫的適應能力不同,這樣,處於不同高度地段的植物景觀必然就會出現差異。廬山海拔高度約1 400米,山頂氣溫比山麓平川地區壹般要低8~9℃;大林寺位於今日廬山“花徑風景區”,比山下平原高出1 100余米,氣溫較山下的九江市壹帶低6~7℃;加以廬山地處長江與郡陽湖之間,江湖水汽郁結,雲霧彌漫,日照不足,更使山上的氣溫降低,春天當然就來得遲了。
對於這個道理,生活在壹千多年前的白居易自然是無法理解的。這從他在《遊大林寺序》中所寫的壹段話“大林窮遠,山高地深,時節絕晚,於時孟夏(四月),正如正、二月天,梨桃始花,人物風候,與平地聚落不同,初到恍然若別壹世界者”,可以證明。
其實,氣溫垂直變化對植物的影響,不僅在廬山是這樣,就是在別處也不例 外。試以喜馬拉雅山在我國境內壹段山地為例,位於山地東南谷地的察隅、墨脫壹帶,由於海拔較低,日照充足,氣溫較高,可以種植水稻、玉米、柑桔等喜高溫作物;由此往上,到海拔3 000米處,氣溫下降、雨水減少,只能種青裸、小麥壹類作物;再往上,則是草木稀疏的高山牧場;雪線以上則因終年積雪、氣候惡劣,除了偶爾長著幾棵雪蓮以外,啥植物也長不了。
可見,在山地地區,植物在垂直分布上的差異性是與山地氣候要素壹壹氣溫和降水的垂直變異分不開的。所以山地地區的氣候就表現出了“壹山有四季,十裏不同天”的特色了。
7. 描寫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詩句各4句壹、關於春天的詩句 《春曉》唐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詠柳》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壹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錢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樹陰裏白沙堤。《城東早春》唐楊巨源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
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惠崇春江曉景》其壹 宋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遊園不值》宋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壹枝紅杏出墻來。《春日》宋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壹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憶江南?江南好》唐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
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
吳酒壹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二、關於夏天的詩句 《夏夜嘆》唐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腸。
安得萬裏風,飄飖吹我裳。 昊天出華月,茂林延疏光。
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虛明見纖毫,羽蟲亦飛揚。
物情無巨細,自適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窮年守邊疆。
何由壹洗濯,執熱互相望。 竟夕擊刁鬥,喧聲連萬方。
青紫雖被體,不如早還鄉。 北城悲笳發,鸛鶴號且翔。
況復煩促倦,激烈思時康。《首夏》唐白居易 孟夏百物滋,動植壹時好。
麋鹿樂深林,蟲蛇喜豐草。 翔禽愛密葉,遊鱗悅新藻。
天和遺漏處,而我獨枯槁。 壹身在天末,骨肉皆遠道。
舊國無來人,寇戎塵浩浩。 沈憂竟何益,只自勞懷抱。
不如放身心,冥然任天造。 潯陽多美酒,可使杯不燥。
湓魚賤如泥,烹灸無昏早。 朝飯山下寺,暮醉湖中島。
何必歸故鄉,茲焉可終老。《夏日南亭懷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閑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孟夏》唐賈弇 江南孟夏天,慈竹筍如編。 蜃氣為樓閣,蛙聲作管弦。
《山亭夏日》 唐高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壹院香。
《夏時田園雜興》(其壹) 宋範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日長籬落無人過,唯有蜻蜓蛺蝶飛。
《小池》宋楊萬裏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蔭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宋楊萬裏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宋蘇軾 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暑旱苦熱》宋王令 清風無力屠得熱,落日著翅飛上山。 人固已懼江海竭,天豈不惜河漢幹? 昆侖之高有積雪,蓬萊之遠常遺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遊其間?《無名雜詩》明施耐庵 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農夫心內如湯煮,公子王孫把扇搖。
《所見》清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三、關於秋天的詩句 《子夜秋歌》唐李白 長安壹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秋登宣城謝眺北樓》唐李白 江城如畫裏,山曉望晴空。
雨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秋夜曲》唐王維 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
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 《秋夕》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登高》唐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裏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壹人。《山行》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山居秋暝》唐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暮江吟》 唐白居易 壹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秋詞》唐劉禹錫 山明水凈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
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人狂。《秋思》唐張籍 洛陽城裏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贈劉景文》宋蘇軾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