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村南端豎立的巨石,看起來像壹根大柱子,高約15米,直徑約5米。但它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山壩河時被炸毀,壹條40厘米長、鱗片清晰的魚化石被村民焦華奇撿到。老村南坡臥石形似舊政府印章,邊長約10米,高約10米。俗稱“封石”。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建郵局建大壩的時候被炸了,壹個男鞋墊化石飛了出來。王守濤等很多村民親眼所見。然而,“魚化石”和“鞋墊化石”卻相繼被毀,給歷史留下了遺憾。有可能爬上奇石比比皆是的聖山,也許遺憾減輕了:就在鑲嵌著“樹樁”的山坡後,是
在曲折中,我有幸撞見了酒仙的“李白”,他在壹個深洞裏飲酒歸來。他半醉半醒,抱著石頭,飄飄欲仙。
小石頭爭新奇,大石頭爭搭配。“虎臉”高高聳立在天寶山頂,壹改往日兇神惡煞的形象,用好看的眼睛看著黃河的方向。在驚天動地的濤聲中,似乎夾雜著它挽留黃河的呼喚。
“馬踏石”位於馬鎮村後溝中間。曾經在上面飛下來的馬蹄鐵和女人的腳,其實已經走出了千年悲情的傳說:北宋初年,金盆灣對面的草堂裏駐紮了壹夥亡命之徒,劉頭領在壹場激戰中陣亡。他的女兒劉金定,18歲,才華橫溢,武藝超群,容貌出眾。所有的兄弟都選她取代她父親成為領袖。果然,她治下的隊伍壹直是百戰百勝,所向披靡,名聲遠揚。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立刻派了壹位將軍高懷德去遠征。他的兒子高宗保風華正茂,英俊好勝,執意要隨父出征。部隊日夜來到金盆灣附近的索山紮營,先了解對方的軍情,但血氣方剛的高宗保等不及了,自告奮勇出戰,身先士卒,堅持要和劉金定決戰。沒想到,他戰敗被俘,被帶到山寨,被逼婚。不久,在高宗保的耐心勸說下,劉金定帶領他的部隊到了朝廷,並奉命進行西征。經過馬鎮後溝時,這塊石頭歇了,留下腳印。
“神之印記”的故事並不是壹個古老的傳說。神木呂雯集團成立初期,面向全國征集logo,以選出理想的logo。陜西著名畫家趙拓、郭勝利應邀參加。選拔前夕,大家壹起去黃河邊感受自然風情。當他們走下馬鎮村的山路時,西北山崖上的巨大“神”字和“浮雕”突然映入眼簾。郭勝利驚呼:“收了什麽logo?原來是這裏!”
擡頭看“神”“浮雕”兩個字就像壹個大印章。黃河長城粗獷的線條,隸書的飄逸,先人瀟灑的舞姿,都展現出來,豐富而質樸,清晰而朦朧,仿佛蘊含著傳統文化,展現著生活的氣息。依此浮雕,經能工巧匠稍加適當渲染,成為自然與人文的完美結合,很好地契合了神木的“神”,充分體現了文旅的“文”,受到各界的青睞。
同時也啟示人們:真正的藝術,既不是機械僵化的“機械復制”,也不是脫離基礎的“拔苗助長”;只有深入社會,體驗自然,才能發現美麗的身影,傳遞美麗的聲音,展現美麗的生動,弘揚美麗的精神。
馬鎮村有很多奇石,但特別神奇的是其中兩塊酷似毛主席頭像的石頭。這塊奇怪的小石頭是村民焦繼冠在黃河岸邊密集的小石頭中撿到的。它被小心翼翼地保存了很久,上面的毛主席免冠頭像也散發著金光。
大石頭是村後大石山的北緣,呈毛主席帶帽頭像的輪廓,雄偉壯麗,高大於天地之間。看完還想再看壹遍,也許是因為大自然的體貼,讓毛主席能永遠和祖國的山山水水和人民在壹起!
因為壹條黃河,馬鎮村漂亮多了,我也記不清去過多少次了,但每壹次都讓我發現和品嘗到了奇石,認識和了解了自然,增添了色彩,升華了生活,以後還會多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