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淑英《重返老山》
無意中在電腦鎖屏界面看到壹句話,但是度娘分不清這個人的前世今生。但是感謝他奉獻了這麽漂亮工整又有詩意的壹句話。
作者的筆名,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這位被世人稱為“梅妻鶴”的詩人寫出了梅的千古經典絕句:影橫水淺,香浮月暮。
有這個素養寫梅花的人只有壹個。
梅淑英《歸故山》的書名,讓人有壹種歸屬感,有壹種流浪回故鄉的寧靜。
三十歲以後的生活,仿佛越過了壹座低矮的小山,進入了另壹座小山的山腳。長途跋涉,千山萬水,不用說,旅途辛苦,身心疲憊也不用說。
過了小山,有什麽讓妳興奮又迷茫?
電影《時間的灰燼》裏說:山的後面還是山。以前看到壹座山,總想看看山後面是什麽。現在我不想看了。可能看了之後,妳覺得這邊的山更好。
李宗盛在將近60歲的時候完成了《山丘》的創作,並把他在過去十年中的經歷和他的半生感受融入了這首歌。這首歌的壹些歌詞可以回答我之前的問題。
過了小山,有什麽讓妳興奮又迷茫?)
當我翻過這座山時,我發現沒有人在等著。
事實上,我們厭倦了這個世界的喧囂和名聲,想在某個時候回到我們的家鄉,回到那個我們可以感到安心和安靜的地方,聽聽夏蟬,聽聽我們內心的聲音。
翻過這座山,我發現我的頭都白了。
喋喋不休時不付出的悲傷。
雖然經歷過失敗,但對於現在正在努力奮鬥的我來說,恐怕既不是艱辛,也不是痛苦。而是心無處可去。
對我來說,最大的損失就是:翻過山頭,才發現沒有人在等。
我累了,滿身風雨,和誰說話。
回家吧。
附上全文:
厭倦了城市的喧囂許久,回來聽夏蟬。
深林隱鳥,遊魚戲水深。
清水切巨谷,沁人心脾九天。
其中有壹個市場,瓦舍就在碧川旁邊。
家裏只有老老少少,下午煙少。
零星種谷子,辛辛苦苦也沒剩什麽錢。
生計誠惶誠恐,強求不如捐助。
青壯回鄉,茼蒿無良田。
家人分散,卻沒有團聚。
中心同病相憐,戲份可憐。
我也離開這裏十幾年了。
所以山未變,早晚煙飄。
遠方的客人賞山河,妳也可以好好旅遊,自得其樂。
人有心事,知之不尋常。
厭倦了很久的塵世喧囂,夏天回到家鄉聽蟬鳴。郁郁蔥蔥的樹林裏藏著低沈的鳥鳴,池底有魚兒嬉戲。潔凈的水在山溝裏流淌,清爽的氣息持續九天。土地上有幾個荒廢的村莊,壹些瓦房靜靜地矗立在山川之間。家裏只有老人和小孩,中午的時候,看不到壹點煙。零星種莊稼,很辛苦,也沒剩多少錢。謀生如此艱難,比苛捐雜稅還不如。年輕力壯的少年早已離開家鄉,雜草叢生的良田。從此壹家人四處分散,久久不能團聚。心裏懷念這個病,想起來真的好可憐。我也是壹個離開故土的人,搬來搬去已經很多年了。家鄉的山還是壹如既往的綠,早晚還是有輕煙飄在裏面。遠道而來的客人喜歡這裏的山山水水,欣賞美景,自得其樂。普通人知道生活在這裏的人的煩惱和痛苦嗎?
註:由於是網上搜的未知章節,所有翻譯都是自己翻譯的,僅供參考。《重返老山》以重返山川為開頭,看似心態平和,但表達的卻是城市化進程中面臨的壹個大問題: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離得遠,大政方針很難照顧。憐憫之心溢於言表,悲憫之心毋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