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些描寫中,我們可以看出杜牧筆下的阿房宮是多麽雄偉、壯麗、廣闊。其實杜牧寫這篇文章的時候,阿房宮早已不復存在,被項羽徹底燒毀了。阿房宮是秦朝剝削人民的象征。項羽燒了阿房宮。照理說,人民應該鼓掌,但這只是某些人單方面的想法。
當人們得知項羽火燒鹹陽,阿房宮在大火中消失,他們的反應是什麽?秦人失望了?那就是項羽的做法讓大家失望了,項羽失去了人民的支持。但項羽並不在意這些。他想要的是讓人們震驚,讓他們臣服於他。讓人民知道連秦始皇都可以無視。妳們其他人要是敢得罪我,就跟阿房宮壹樣了。那又怎樣?恐懼,不敢違抗。?
所以項羽燒鹹陽,其實是斷送了自己的前程,把江山交給了別人。其實項羽燒鹹陽不僅僅是為了耀武揚威,更是為了泄憤。項羽的叔父項梁死於秦軍之手,項羽多愁善感,想為叔父報仇,所以進鹹陽後放火泄憤。
項羽放火燒阿房宮的另壹個原因是他早就自視天下之主,想在家鄉建都,又擔心阿房宮落入他人之手,所以放了火。項羽的行為確實欠考慮,為日後的失敗埋下了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