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情況對烏克蘭不利。烏克蘭外長庫勒巴憤怒地喊道,“如果我們烏克蘭人不累,歐洲其他國家就沒有道德和政治權利說我們累了。”
但就在這個時候,波蘭和北約突然高喊:支持烏克蘭!
激進的叫喊
波蘭總理莫拉維茨基在訪問基輔後態度急轉直下。他高呼:“這場戰爭只有壹個結果:要麽烏克蘭贏,要麽歐洲輸。”
這種說法是要把歐洲完全和俄烏沖突的結果捆綁在壹起,讓歐洲壹起承擔這場沖突的後果。俄烏沖突對歐洲的影響尚未可見,但被卷入俄烏沖突已經讓歐洲遍體鱗傷。
波蘭方面甚至要求德國把打算送給波蘭的愛國者防空系統送給烏克蘭。這讓德國政府感到驚訝,因為援助烏克蘭與援助同樣是北約成員國的波蘭截然不同。在北約領土外部署德國防空系統,將使德國卷入更深,承擔更多責任。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的支持略顯情緒化。他呼籲歐洲不要放松對烏克蘭的支持,而是要加大支持力度。“我們付錢,但烏克蘭人流血。”
這種類似“戰鬥到最後壹個烏克蘭人”的血腥聲明,被斯托爾滕貝格美化為“談判籌碼”。他說:“大多數戰爭都以談判結束,但談判情況取決於戰場情況。因此,增加和平解決機會的最佳方式是支持烏克蘭。”
波蘭和北約的宣傳顯然沒有看起來那麽冠冕堂皇。
電話背後
先看波蘭。
波蘭在歷史上曾三次被征服,第壹次是在1795年,被俄國、普魯士和奧地利瓜分。第二次是1813年,復辟不到7年的華沙公國被俄國摧毀;第三次,1939年,被德國和蘇聯瓜分。波蘭的三次民族淪陷都與俄國有關,所以也就不難理解波蘭為什麽討厭俄國了。
俄烏沖突能消耗俄羅斯資源,戰爭容易引起民眾反感。此外,美國以秘密手段挑起俄羅斯內部矛盾,試圖分裂俄羅斯。所以波蘭樂見沖突持續,壹旦西方放棄援助,烏克蘭將無法再對抗。沒有烏克蘭,波蘭將成為下壹個沖突的邊緣。
所以波蘭危言聳聽,壹旦俄羅斯贏了,歐洲將付出“沈重代價”。雖然俄羅斯壹再強調,俄羅斯不需要烏克蘭領土,只是確保親俄地區民眾的安全。
同樣,還有北約。斯托爾滕貝格曾多次表示,如果俄羅斯獲勝,西方將付出沈重代價,世界將“更加危險”。這種“危險”更多指的是俄羅斯的向東依賴和世界多極化的變化,這種變化使北約逐漸失去了主宰世界的力量。
網友壹針見血,指出了斯托爾滕貝格話中的漏洞——說得好聽點,北約花錢,烏克蘭流血,但妳為什麽要花錢讓烏克蘭人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