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柘寺是北京最古老的寺廟,始建於晉代(265-316),原名卡夫卡寺。後來因山中有柘樹而得名。在唐代,它被稱為龍泉寺。到了晉代,就叫大滿居士了。明代更名為賈府寺,清代改為雲岫寺。然而,潭柘寺這個俗名卻流傳甚廣。寺內建築雄偉,山明水清,松柏蒼翠;寺外有金、元、明三代塔。三廟邊上有壹棵“禦樹”,據說是遼朝的遺物,已有上千年的歷史。
戒臺寺,又稱譚潔寺,建於唐代。遼朝時,曾有高僧在此築壇傳戒,故名。遼、明、清多次改建,現為清代建築。譚潔的石基是明代的原件,雕刻精美。重檐千佛閣,層巒疊嶂,建築壯觀。寺外有遼塔、遼碑、元樓等古跡。寺內有著名的“退臺五松”,即寶塔松、臥龍松、活動松、自由松、九龍松。廟裏幾個重要建築旁邊種了五棵松樹。
宜休宜歇,四月風柔清。
踏著鐘聲漫步尋找古寺,仔細辨認遺跡。
松濤滿耳和尚靜,春行晚。
曲折入幽處少,詩在青紗籠外尋。
【標題】潭柘寺
【作者】溥傑·愛新覺羅在1962的春天寫下了這首詩。
【註】●瓊(窮):拐杖。●休息洗澡,指的是公職人員的法定假期。●碧沙籠:唐朝的王波,少年時孤苦伶仃,送飯到揚州禪院,題詩上墻。王伯駒做官後,離開揚州鎮,故地重遊。他發現自己少年時寫的詩,都被藍色的紗籠罩住了。他很感慨,寫了壹首詩說:“塵封三十年,今有青紗籠。”溥傑的詩意味著他不想做官,但他必須在綠色的紗籠外尋找過去的詩。
脈早引九峰紅葉,幾度緩。
松樹和杉樹矗立在威森宮,平臺威嚴而雄偉。
青苔蝕古碑,微辨字,亭臺流水曲,猶浮杯。
有空就開心,打算帶著老婆孩子再來。
【標題】戒臺寺
【作者】溥傑·愛新覺羅,這首詩寫於1963。
【註】●脈通九峰:戒臺寺所在的馬鞍山,好像來自天竺的九峰,說明是佛教勝地。靜脈,山脈。●緩危:拄著拐杖慢慢爬上高高的石頭山路。●松山挺魏:我主要是誇五臺武松。有詩說“譚哲以春勝,辭臺以松名。壹樹有態,與造物競巧。”松樹是戒臺寺的壹絕。●戒臺:指當年高僧宣講,巍然屹立的戒臺。●浮杯:東晉王羲之等人在《蘭亭曲水(杯)》中所寫的詩詞經典。●妻子:妻子和孩子。
先救湖幽州,等廟門落溝。
銀杏探天封皇樹,紅雲枕流抱春秋。
【標題】潭柘寺
【作者】王淑媛
【註】●先存句:潭柘寺建於1600年前的晉代。北京有句諺語“先有潭柘寺,後有幽州城”。●帝王樹:潭柘寺三廟前有壹棵銀杏樹(銀杏樹),相傳為遼代遺跡,名為“帝王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