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壹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麽寫教案需要註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中班語言活動教案:《樹真好》,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樹真好》1活動目標
1.理解、欣賞散文,了解和樹有密切關系的事物,進壹步感受樹的用途。
2.萌發親近樹木、愛護樹木的情感。
3.幫助幼兒理解散文詩的內容,欣賞優美的語言,體驗散文中所洋溢的樂觀精神。
4.萌發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欣賞散文,了解和樹有密切關系的事物,進壹步感受樹的用途。
難點:萌發親近樹木、愛護樹木的情感。
活動準備
散文圖片,散文磁帶,自備壹段輕音樂
活動過程
壹、導入
(1)出示圖壹,小朋友妳們在這張圖片上看見了哪些東西?(引導幼兒用有……,有……,還有……說)
(2)我們看到了壹棵大樹,那妳覺得誰會喜歡這棵樹呢?為什麽?(引導幼兒用我覺得某某會喜歡這棵樹,因為……的句式說)
二、欣賞並理解散文
(1)其實,這是壹棵能給大家帶來快樂的樹,我們壹起來看看它給大家帶來了哪些快樂。
(2)教師逐幅出示圖片,請幼兒說壹說從圖片上看出樹給誰帶來了什麽快樂。
(3)下面,老師就把妳們剛才看到的這些事情編成壹首好聽的散文《樹真好》。我們壹起來聽聽看為什麽說樹真好呢。
(4)教師合著音樂有表情地朗誦散文。
妳聽到,散文中都有誰說了“樹真好”?
小鳥為什麽說樹真好?小鳥唧唧喳喳在叫什麽呢?(由幼兒自由想象,答案開放)。
為什麽在樹下野餐,大家吃得很香?(如大樹幫我們擋住了太陽,大樹上還有樹葉和花的香味)樹蔭下我們還可以做什麽呢?
小貓為什麽說“樹真好”?我們還可以和樹做什麽遊戲呢?
(5)下面我們再來聽壹聽這首散文詩《樹真好》,教師配樂朗誦。
妳能用散文中的話來說壹說為什麽“樹真好”嗎?
下面小朋友跟著老師壹起,看著圖片,壹起來念壹念這首散文。教師帶領幼兒配樂朗誦。
三、發現樹的美好
樹真是壹個不錯的朋友,有它真好。那在妳們平時的生活裏,樹是妳的好朋友嗎?
它都給妳們帶來了哪些快樂?
樹真好,我們以後壹定要好好保護我們的樹朋友,這樣它才能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快樂!
活動反思
春天生機盎然,樹是幼兒熟悉的事物,且幼兒對樹很感興趣。《樹真好》是壹篇較為簡短的散文,散文中的小鳥、小貓等都是幼兒生活中熟悉並感興趣的對象,選材貼近幼兒生活,富有生活情趣。
本活動主要是讓幼兒欣賞散文、理解散文內容,感受樹的用途,並能遷移新的講述經驗,嘗試進行仿編,萌發親近樹木、愛護樹木的情感。根據目標,活動分為欣賞、朗誦、仿編幾個環節,緊緊圍繞目標展開,抓住了語言活動的重點,節奏較為緊湊。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樹真好》2春天生機盎然,樹是幼兒熟悉的事物,且幼兒對樹很感興趣。
這是我備的壹節公***課,由於幼兒園活動接連不斷,老師們都沒空來聽課,但是我覺得這個教學活動還是很有趣的,孩子們喜歡這樣的活動方式,也樂於去學習散文詩。
本活動主要是讓幼兒欣賞散文、理解散文內容,感受樹的用途,並能遷移新的講述經驗,嘗試進行仿編,萌發親近樹木、愛護樹木的情感。根據目標,活動分為欣賞、朗誦、仿編幾個環節,緊緊圍繞目標展開,抓住了語言活動的重點,節奏較為緊湊。
在課前我精心設計問題,對四個畫面的提問都是都是不同的,如:“小鳥為什麽喜歡樹?還有誰喜歡樹?為什麽?小貓友為什麽喜歡樹呢?”等等。在幼兒用散文中的語言回答後讓幼兒壹起來學壹學,自然流暢的讓幼兒學說散文。
在活動中,我對幼兒的回答及時作出回應。在提問“妳喜歡樹嗎?為什麽?”時,壹個幼兒說:“樹可以做桌子。”其他幼兒就跟著說“樹可以做椅子”等等,回答都局限在“樹可以做什麽”上,我馬上回應:“都是樹可以做成什麽東西,那在樹上、樹下能做什麽呢?”幫助幼兒回到活動的目標上。有幼兒說到:“樹可以做碗。”我馬上進行追問:“做什麽樣的碗?”幫助幼兒將話講清楚。在幼兒說“樹可以做鳥巢。”時,我馬上問到:“鳥巢是什麽做的?”讓幼兒得到了正確的經驗。
在幼兒回答問題遇到困難時,我請其他幼兒幫助他,讓幼兒在同伴互助中學會傾聽他人、評價他人。在組織活動時教師應做壹個細心的傾聽者、敏銳的觀察者、積極的促進者,適時地對幼兒的提問回以有效回應,引發師幼之間、幼兒之間之間的多向互動。
從活動效果來說,活動中孩子們情緒高漲,興猶未盡,觀察、欣賞、記憶、想像、創編等多種能力得到了鍛煉與培養,基本達到了活動目標。但是活動的不足之處也顯而易見。
作為散文欣賞活動,活動目標中要求幼兒欣賞散文,但按照活動設計,只是讓幼兒完整的欣賞散文壹遍顯然是不夠的,幼兒的整體感受太少。因此可在第壹次欣賞時配上輕柔的音樂,讓幼兒很快的投入情境,欣賞後提問“妳在散文裏聽到了什麽?”讓幼兒說說,不要求標準答案,然後“再來聽聽到底講了什麽?”
在活動的最後環節讓幼兒來為樹做點事,是為了讓幼兒萌發親近樹木、愛護樹木的目標,但在活動的組織上有些拖沓,而且整個活動的容量顯得較大,所以可將最後壹個環節放到延伸活動中,並將活動落實到實處,認課班級樹,給它澆水、照顧它等。
而第三個目標可滲透在前面的'環節中。在活動中,教師應註意充分挖掘活動中蘊含的價值,在理解的過程中滲透情感的引導。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樹真好》3壹、設計意圖:
散文詩《樹真好》是主題《大樹與小花》中的壹個教學內容,散文簡短,充滿童趣,意境優美。而散文中的小鳥、小貓等都是幼兒生活中熟悉並感興趣的對象,貼近幼兒生活,富有生活情趣,容易被幼兒理解。中班下學期幼兒的思維想像能力開始萌芽,語言表達逐步增強。散文中的內容,能有效引發幼兒聯想,從中了解樹與人類之間的密切關系。基於以上原因我制訂了以下活動目標:
1.欣賞散文,萌發親近樹木、愛護樹木的情感。
2.理解散文詩的內容,感受樹的用途。
3.嘗試用“樹真好,×××在樹上幹×××”的句式來表達。
在活動中采取的教學策略:教與學互動的形式、註重整合意識、循序漸進的原則等,創設了寬松的語言環境,利用圖畫課件讓幼兒理解散文詩的內容,拓展經驗,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進壹步萌發愛護樹木的情感。
二、活動目標:
1.欣賞散文,萌發親近樹木、愛護樹木的情感。
2.理解散文詩的內容,感受樹的用途。
3.嘗試用“樹真好,×××在樹上幹×××”的句式來表達。
三、活動重難點:
重點:欣賞散文,理解散文詩的內容,感受樹的用途。
難點:嘗試用“樹真好,×××在樹上幹×××”的句式來表達。
四、活動準備:
教具準備:PPT課件、立體樹二棵、小動物若幹、抒情音樂壹首。
經驗準備:了解樹的作用。
四、活動過程:
(壹)談話引題
1.師:“妳喜歡樹嗎?為什麽?”
2.小結:樹有這麽多好處,“樹真好”。
(二)欣賞理解
1.完整欣賞。
我們來看壹看,聽壹聽,誰也在說樹真好。(播放課件)
散文詩裏誰在說樹真好?
2.分段欣賞、理解內容。
請妳再來欣賞壹遍。
(1)小鳥為什麽說樹真好?
(2)為什麽樹蔭下野餐,大家吃得很香?樹蔭下可以幹什麽?
(3)小貓為什麽說樹真好?
(4)我做個秋千掛在樹上,讓誰坐上去呀?
3.完整欣賞,表達意境。
(1)邊看圖片,壹邊學念散文詩。
(2)配樂朗誦散文詩。
(三)拓展表達
師:小鳥、小朋友、小貓、布娃娃都說樹真好,還有誰喜歡樹呢?在幹什麽?我們也來學壹學詩歌裏的句子說給好朋友聽壹聽,樹真好,誰在樹上幹什麽?(幼兒分組)
(1)請妳們把想到的講給妳的好朋友聽。
(2)幼兒個別交流。
小結:小動物們都喜歡樹,樹真好,松鼠在樹上摘松果……
(四)經驗遷移
1.樹給我們和小動物帶來了快樂,我們小朋友能為樹做些什麽。
2.小結:我們壹起來愛護樹,讓我們成為樹的朋友。
(五)延伸活動:人們為樹做了什麽,進壹步激發幼兒愛護樹的情感。
看PPT:人們為樹做了些什麽?(園林工人為我園樹木修剪枝葉等,以及師生***種樹、保護樹木的宣傳等照片)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樹真好》4壹、活動目標
1.借助圖片在靜態傾聽中理解散文詩的主要內容,即樹與人們的關系,感受散文詩的語言美和意境美。
2.引導孩子嘗試完整朗誦散文詩中優美的語言描述,並學習壹些詞語:“唧唧喳喳、吵吵鬧鬧、清清爽爽、……。”
3.萌發初步的愛大自然的情感。
二、活動準備:
圖片、課件《樹》
三、活動過程
1.談話引出散文詩主題——大樹,導入活動。
這是什麽?喜歡大樹嗎?(引導幼兒說出樹真好)
2.逐圖傾聽散文詩各句話,理解詩中的主要內容。
我還有許多朋友也很喜歡樹,接下來讓我們壹起來看壹看、聽壹聽,我的那些朋友是怎樣贊美樹的?
3.完整欣賞課件,教師完整朗誦詩歌,加深孩子對詩歌內容的理解。
4.出示圖片,讓幼兒逐個完整講述,進壹步理解詩歌內容。
妳最喜歡詩歌裏的那句話?說給我們大家聽壹聽好嗎?
5.引導孩子逐個講述的基礎上嘗試完整講述。
樹真好,它讓大家的生活充滿樂趣,變得那麽美好,讓我們也壹起來誇壹誇。(引導幼兒看圖有順序地說。)
6.引導孩子說出詩歌的名字,在此基礎上進行完整講述,體驗詩歌的意境美。
7.教育孩子熱愛自然、保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