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靜、悲是郁達夫先生名篇《故都之秋》的景物特征和情感主題,這似乎早已是定論。教師教學用書(人民教育出版社)說:“‘清’、‘靜’、‘悲’的描寫最能表達情景的融合。”“清”與“景”既是對客觀景物特征的描寫和概括,也是作者內心的感受;《傷心》更多的是作者的主觀感受。"
真的是這樣嗎?
二
作者有壹個直接證據和三個旁證,可以證明作者所寫的《故都之秋》的景物特征不能定義為“清”、“靜”、“悲”。
首先,從原文第1段的表述來看,“北國的秋天特別清,特別靜,特別悲”,不能等同於北國的秋天特別清,特別靜,特別悲。“來清、來靜、來悲”的中心詞是“來”,“清”、“靜”、“悲”是用來補充“來”的,也就是說,“清”、“靜”、“悲”是在訴說北方秋天的到來。而且,在“來”字前面加了“但尤其”二字加以強調。所以作者寫這句話應該是強調“秋”是怎麽來的,而不是“秋”有什麽特點。
其次,從第二段與1段的關系來看,第二段與1段形成對比,江南的秋天是“格外的清、靜、愁”;還用比喻的方式指出“秋不是名花,也不是好酒。那種半開半醉的狀態,在賞秋的過程中是不合適的”。也就是說,江南的秋天是不完整的,只有北方的秋天才能完整。
第三,從第3段到第11段描述的五個“秋景圖”,雖然人們可以挑出壹些句子來說明這個句子寫成“清”,那個句子寫成“悲”,但我們會發現,並不是壹個秋景圖側重“清”,壹個秋景圖側重“悲”。換句話說,這樣的語言表達是不連貫的,文筆壹定要連貫,這是寫文章的基本要求。
也許有人會說,第五段的“秋蟬余音”並不是用“沈默”和連貫的表達寫出來的壹整段。但是,我們知道“蟬鳴漸靜”並不是“秋”獨有的,也就是說,“靜”並不是“秋”獨有的特征。更何況這壹段是否要以秋天的“靜”為重點,還需要推敲。
第四,從很多讀者的理解來看,也許是因為對秋天的“清”寫在哪裏的理解不同,所以對“清”的理解也不同。有人認為“清”“靜”是相對於濁狂而言的,“悲”是“熱鬧”的反義詞(《名作欣賞》2004年第8期);有人認為“清,閑適——恬靜恬淡,這是故都秋天的“清”)(黃清華《故都的秋天》畫面美,音樂美);也有人認為“純”、“靜”、“悲”既是“特色故都秋天的壹種客觀色彩”,也是作者當時內心主觀色彩的真實表達(《教學參考書》,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205-206頁。
三
那麽,對於“純粹”、“安靜”、“悲傷”應該怎麽理解呢?文章的情感主題是什麽?
“清”字的意思是“純凈透明,不摻雜任何東西”。“來晴”的意思是這個秋天純凈而徹底。妳看,且不說“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玉泉的夜月”或者“西山的蟲鳴”或者“潭柘寺的鐘聲”,就說,舊都的任何壹個院落,斷腰的任何壹個地方,不都是“秋味、秋色、秋意境、秋姿態”嗎?所以,故都的這個秋天,才會被稱為“很秋”,讓人“想去品嘗壹下”。
“安靜”這個詞的意思是“沒有聲音”。“悄悄地來”是指這個秋天悄悄地來,不像春天的到來以“春雷”為“明”(明)證,也不像夏天的到來以“瓢潑大雨”,冬天來了也沒有整夜呼嘯的北風和大雪。秋天的到來是無聲的。妳不知道什麽時候“槐樹葉底漏下的陽光”不再刺眼,也不知道什麽時候“花似花非花”會在清晨撒滿壹地...總之,這個故都的秋天會在妳不知不覺中來到妳的身邊,讓妳聽得到,摸得到,聞得到。
“悲傷”確實是人的壹種感覺。“來傷心”是指秋天的到來會讓人感到悲傷。請註意,只有“能”會讓人難過,而不是說人會壹直難過。因為壹草壹木都是無情的,喜怒哀樂都源於人的親情。
所以,郁達夫在這篇文章中表現的不是“悲涼”之感,而是壹種對故都秋色的眷戀,壹種對悠閑生活的向往。
開篇第壹句“無論何處秋總是好的”,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調,五幅秋景圖畫作的描寫,都充滿了對故都秋天的懷念和對悠閑生活的向往。妳看,即使我住在破舊的房子裏,我也有心情早上起來“泡壹碗濃茶,坐在院子裏”看“很高的青天”,聽“藍天上鴿子飛翔的聲音”,數“槐葉底漏下的陽光”。這難道不是壹種休閑嗎?如果說作者所描述的“清晨守望”、“掃落花”、“秋蟬余音”、“城裏閑人”這四幅畫勉強能與“悲涼”相提並論的話,那麽第五幅畫“勝日秋果”無論如何也找不到“悲涼”的影子。在這裏我們只能看到秋天的美,生活的美。再看作者對棗樹的描述:“它會在墻角、墻上、廁所邊上、廚房門口壹個個長大...等到棗樹葉子落了,棗子紅了,西北風就起來了。”住在這樣的院子裏,面對著觸手可及的秋果,享受著秋天的清新,怎麽能不贊嘆秋天的美好,怎麽能不說這是壹種令人向往的休閑生活呢?所以,作者在文末由衷地贊嘆:“秋天,這個北國的秋天,如果我能留下來,我願意把我生命的三分之二折疊起來,換來三分之壹的零頭。”從這個角度來說,作者要保留的是這個北國的秋天,也是與這個北國的秋天息息相關的悠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