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個說法,民國以後基本不用了。
比如姜子牙:姜尚明,子牙,飛熊。
朱文公是朱,閩南民間稱他為公。朱,字暗,字中,號暗。原籍安徽梨園(今江西),定居簡陽。生於宋高宗建言四年(公元1130),卒於宋寧宗慶元六年(公元1200)三月九日,葬於湯山大林谷(今黃坑鄉後塘村)。
朱家境貧寒,但父親早逝。他5歲入學,師從父親的好友胡仙、劉綿之、劉子輝。18歲,進貢故裏,次年進士。紹興二十三年(公元1153)。任泉同安縣主簿。罷工後,我從董那裏得知。董力的老師是羅從彥,羅從彥的老師是師洋。而是程的弟子。程二的理學思想為董力所繼承。
在朱的壹生中,他為官9年,其余的時間都用來研究學術、著書、講學。即使在做官的時候,他也投入了相當大的精力去講學和傳教。他壹生寫了70多本書,460卷。建立了27所書院,17年學生數千人。著名學者錢穆先生在其著作《馨子薛案?《齋藤優子研究大綱》中提到:“中國歷史上,古有孔子,近代無子。兩人都在中國學術思想史和中國文化史上大放異彩,留下了巨大的影響。縱觀整個歷史,恐怕沒有第三人可比。.....朱在南宋的崛起,不僅是北宋以來理學的集大成者,也是繼孔子之後學術思想的集大成者。.....有了自己的齋藤優子,孔子之後的儒家思想脫胎換骨,充分發揮了它的新精神,壹直延續至今。”
這位偉人擅長福建,在福建做官,弟子大多是福建人。他的學問叫福建學,在福建的影響非常大,非常深遠。
他在同安有“三年成就,百年思考”。他清正廉明,勤儉濟貧,重視教育,提倡掃盲。他不僅為同安人民做了許多好事,培養了許多人才,而且身體力行,移風易俗,使同安成為“海濱鄒魯,文教昌盛”之地。等他軍銜滿了,百姓直奔南安、同安交界處的小營嶺,不忍離去。至今仍有“拉石”之誌。
因此,明清時期,福建各地,尤其是廈門,修建了不少齋藤優子祠廟。有的在孔廟另建壹個字,有的設在書院。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學院都記得朱。廈門舊時代有玉屏書院、紫陽書院、恒文書院、金鹿書院,都有春秋時期祭祀朱子的塑像。歷史最悠久、影響最大的玉屏書院,為紀念朱文公,最早在院內建文昌閣和崔雯閣。乾隆十六年後,建積德殿供奉朱文公。所有健康專業的學生每個月都要向朱文正致敬。該學院每年春季和秋季舉辦兩次藝術節。“每人帶壹只豬和壹只羊,獻上四次盛宴。凡隨文者,皆分昨日”,可見是相當隆重的儀式。"
廈門紫陽書院原位於西門外朝天宮,後遷至廈門港。雖然規模沒有玉屏書院大,但也曾經轟轟烈烈的舉辦過,還有朱子雕像,每年春秋都要祭祀。廈門同安區有歷代修建的朱祠和朱的文物。元至正十年,知縣孔在朱曾居住的“韋磊庵”建文公堂。明嘉靖年間,理學名臣林熙元將書院遷至大倫山梵天寺後,朱在此唱戲。正殿立朱石像,其弟子徐順之、陸大奎供奉。“此處十士,皆得遵文公之教”。梵天寺後,仍可看到明代文人建造的楊誌亭、瞻亭,以及清代的“紫陽立交橋”、“鄒魯遺風”等摩崖石刻。
在同安梅山寺的左側,還有建於清代的齋藤優子寺。廟裏有壹副對聯:“四十六天功名富貴可聞,千余年著述未附斯文。”比較概括地總結了朱的壹生。
正如所有的歷史人物都有其歷史局限性壹樣,朱也有其崇尚封建禮教的壹面。這不應該苛責我們的前輩。朱文公的民間崇拜對尊師重道、提高民族文化水平有積極意義,應予以肯定。隨著近年來福建學的興起,對朱的崇敬轉化為對其思想遺產的深入研究。學術界對朱的研究進入了壹個新的階段,海峽兩岸的學術交流也有了壹個新的開端。這對反思傳統,弘揚中華文化,促進東西方文化交流,推動改革開放,顯然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如果朱熹公從天而知,他會比在舊社會享受春秋祭祀儀式更欣慰!
朱文恭簡介
朱,字“惠”,名“惠安”、“史文恭”。南宋高宗建言四年(公元1130)生於福建尤溪縣。寧宗慶元六年(公元1200年)卒,享年71,葬於建陽縣黃坑鎮大林谷。朱文公生於福建,長於福建,死於福建。19歲進士,從教近50年。他專門研究和註釋經典、歷史、文學、講義,樹立唯心主義,成為理學大師。他強調道德,認為人應該放棄“私欲”,遵從“正義”,即外部世界的倫理程序。為了認清清理之地,他提出了“師事”說,從考察客觀事物、求知養性、博大精微、闡發孔孟之道、融匯科學成果等方面創立了薛敏(即諸子學)。他的思想不僅影響了中國元明清近700年,而且成為官方哲學,被視為正宗儒學,在14世紀以後成為東方文化的主流,在朝鮮和日本被視為國學,被視為主要的道德信條。近代朱學傳入歐美,對西方國家也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朱(文公)被列入《千年名人錄》,並入選世界50大最具影響力人物。
朱,朱子家訓
君主所珍視的是仁。我看重的是忠誠。父親所珍視的是仁慈。孝順也是孩子最寶貴的東西。兄弟的朋友才是妳看重的人。我哥哥所愛的人都是尊敬的。丈夫所珍視的是和諧。女人所愛的人是柔軟的。為人師表比講禮貌更貴,交朋友比相信更貴。見到長輩,要尊敬他們;看到年輕人,愛他們。我會尊重那些品德高尚的人,雖然他們比我年輕;無良的人,雖然比我大,我也會敬而遠之。註意不要說別人的缺點,也不要誇自己的優點。以義報仇,以直訴,以所遇知足。人太小,容不得;壹個人有天大的錯誤,就要講道理說出來。不要因為小善而做,也不要因為小惡而做。人若有惡,必掩之;人若有善,必宣揚之。與世無仇,理家之法無私。不要自私損人,不要嫉妒人才。不要說生氣舉報抗命,也不要非禮勿視,損人不利己。不取不義之財,取之合理。詩書必讀,禮義必知。子子孫孫必有教,子仆必有慈。溫柔的人必不敬,逆境的人必扶。守我之分者,亦禮也;聽我號令者,天道也。人若能如此,天道也配。這是每天的例行公事。如果說衣服之於身體,飲食之於嘴巴,壹天離不開衣服,但是可以馬虎!(摘自《紫陽朱》)
君主所珍視的是“仁”,是對人民的珍視。當大臣可貴的是“忠”,對君主的忠誠和愛國。當壹個父親最珍貴的是“善良”和愛他的孩子。當兒子的珍貴的是“孝”,是對父母的孝心。當哥哥珍貴,就是“朋友”,愛弟弟。當弟弟的珍貴的是“尊重”和對哥哥的尊重。做丈夫的,珍貴的是“和”,是和妻子的和諧。妻子珍貴的是對丈夫的“溫柔”和溫順。服務老師要有禮貌,交朋友要講究信用。尊敬老人,熱愛孩子。我必須尊重壹個品德高尚的人,即使他比我年輕。我必須遠離品行不良的人,即使他們比我年長。不要隨便說別人的缺點;不要吹噓自己的優點。對於有世仇的人,說實話,講道理去除。誠實正直地對待自責的人。不管妳是驕傲還是順遂還是艱難還是逆反,都要心平氣和,不為所動。別人有小過錯,要寬容!如果別人犯了大錯,我們應該勸他,按道理幫他。不要因為是小好事就去做,也不要因為是小壞事就去做。別人做了壞事,要幫助他們改過,不要宣揚他們的惡行。別人做好事應該受到表揚。與人交往沒有個人恩怨,管理家務也沒有單獨的私法。不要做損人利己的事情,不要嫉妒有才華的人,嫉妒有能力的人。不要說對不講理的人生氣,不要違反正當的事情隨便傷害人和動物的生命。不接受不正當的財物,支持合理的。壹定要經常讀詩書,壹定要懂禮儀,懂正氣。子子孫孫要教育,童仆要可憐。我們必須尊重那些有道德有知識的人,我們必須幫助那些有困難的人。這些都是壹個男人應該知道的道理,每個人都應該盡自己的責任來達到“禮”的標準。這樣做也將完成世間萬物賦予我們的使命,符合“天命”原則。
中國家族文化的典範——朱家族法
國有法,家規。中國文化的特征是家族主義或宗法制度,家規是家族主義的主要表現。像中國所有的姓氏家族壹樣,全國各地的朱氏家族都有自己的家法或家規來約束、教育和激勵族人。但自宋明以來,自《朱子家訓》和《白鹿原先生家訓》出版後,各朱氏家族紛紛轉載、背誦,官民也公開印發。這樣,朱的兩部家法就成了不僅影響壹個姓氏,而且影響整個中國家族的家族主義典範。
朱文公大師
朱,老人名惠安、雲谷,是滄州人,外號紫陽。中國是南宋時期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文學家和詩人。
朱,祖籍安徽婺源(今江西),南宋建炎四年(1130),福建南澗府尤溪(今南平)人,正安道教。他的父親朱嵩是朝鮮的官員,因反對秦檜的投降政策而被逐出朝廷。紹興七年,Xi隨父遷居建陽。紹興十三年,父親病逝後,他遵照父親的遺願,前往崇安,跟隨父親的好友劉綿之等名士求學。朱既勤奮又有抱負。劉綿之很喜歡他,把女兒許配給朱為妻。紹興十七年,朱18歲,建州鄉人貢。65,438+09歲時,在王佐榜第五名中排名第90位的秀才,被授予秀才背景。22歲時被授予任泉同安縣主簿左狄公郎,從此步入仕途。紹興二十八年,朱在同安任職期滿,回到武夷山五裏府,在母親處講學。此後的23年間,朱兩次應邀到臨安(杭州)為朝廷講學,三年在長沙訪,第二年在夏與陸九淵進行學術論爭,都是在崇安從事講學和寫作活動。惜春第五年秋天,他奉命到江西了解南康軍的情況。兩年後升任江南西路常平茶鹽商,九月任職。因得罪權貴而回鄉,繼續著書立說,教導弟子,創辦武夷精舍。直到邵熙元年,才重新使用,改漳州為州。四年冬,邵熙得潭州(今長沙)。不久,他被招入朝廷,任侍郎兼講師。後來因為觸犯了權臣韓陀,被罷官回鄉。這年年底,他建了竹林精舍(後改為滄州精舍和考亭書院),使許多學者受益,形成考亭學派。此後,他在南方創辦和恢復了白鹿洞、嶽麓、武夷等27所書院,為社會培養了數萬名學子,為中國古代文學創作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慶元二年,理學被痛斥為“偽學”領袖,後升級為“反黨”,受到迫害,幾次不得不外出避難。慶元六年,朱死於憂郁癥,享年71歲。死後葬於福建省建陽縣黃坑九峰山大林谷。
朱從政僅七八年,其余40年寫作並在福建各地講學。他留下了《論語註》、《孟子註》、《大學章句》、《中庸》等64部著作,330余卷,17萬余字,在經學、史學、文學、音樂、自然科學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他繼承和發展了程顥、程頤學說,是理學的壹部力作。其學術成就“至廣大,至精微,至萬代”,被譽為繼孔孟之後最有影響的壹代宗師,三代之後的孔子,百科全書式的文化巨人。
朱的學說在生前雖未受到重視,但在三年(1227)恢復了他的聲譽。先追授中醫大夫、館學士,後加總論大夫,使其為信主,後改徽主,不久謚號齊主,賜“文”,故稱文公或朱。此後,元、明、清三代統治者都非常重視朱學說,並將作為科舉考試的標準。清康熙帝命熊賜履、李光地等人編《朱子全集》,並親筆作序說:“前王之法不可得,先生之道(指朱)不可得……”康熙帝非常自覺地把朱成理學作為治理天下的統治思想。朱被列為“十大哲學家之二”。朱的學說不僅對中國元明清以來的700多年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且對日本、韓國、東南亞乃至世界上的壹些國家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目前,朱理論的研究已受到國內外學者的重視。1987齋藤優子研究國際學術會議在中國廈門召開。1990年7月,在中國福州和武夷山召開紀念朱子誕辰860周年國際學術會議。來自中國海峽、法國、日本、韓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260多位學者專家將齊聚壹堂。他們以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圍繞朱研究和學術思想的歷史地位、世界影響和當代價值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做出了新的估計,譜寫了國際朱研究的新篇章。廣東省朱思想研究會成立1991。1993初夏,朱學術思想國際研討會在廣東中山大學召開。來自美、馬、韓、省市、港等地區的學者和朱後裔代表參加了會議。會議精彩、生動,取得了圓滿成功。1994年4月,中國朱研究會成立,進壹步在海內外宣傳朱思想。目前,世界上已有50多個國家先後開展了朱的理學活動,日本和韓國也建立了朱的研究機構。日本政府還為此專門撥款,組織國內著名齋藤優子學者編纂了10卷的《齋藤優子學全集》,對齋藤優子學進行了全面的研究。除了日本,美國、英國、西德、法國、獨聯體和東南亞近年來也非常重視對齋藤優子的研究。1984年,美國在夏威夷召開了第壹次朱研究國際會議。這個專門討論壹個學者思想的會議在世界上是罕見的。哈佛大學著名學者陳永傑教授專程到福建考察朱遺體。目前,全球範圍內對朱思想的研究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這項活動的開展必將促進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和東方文化的發展,也將為世界文明的發展做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