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國學』祝願您人丁興旺,多子多孫——《詩經·螽斯》

『國學』祝願您人丁興旺,多子多孫——《詩經·螽斯》

多福、多壽、多子孫,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無比崇尚的精神追求。特別是當我們祝願人家子孫興旺時,往往會贏得最誠摯的謝意。雖說到了近代,我們為了祖國的進步和發展實行了計劃生育政策,但傳統的思想觀念幾千年傳下來,對人們的影響始終是特別深刻的。

尤其是在這篇《螽斯》當中,這首詩對人丁興旺這壹美好祝願表達到極致。

『原詩』

螽(zhong)斯

螽斯羽,詵詵(shen)兮;宜爾子孫,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hong)兮;宜爾子孫,繩繩兮!

螽斯羽,揖揖兮;宜爾子孫,蟄蟄兮!

『註釋』

螽斯,也就是蟈蟈。是隸屬蝗蟲類的青色飛蟲,能用長腿摩擦翅膀發出聲音。壹次產卵很多,繁殖極快。

詵詵,形容羽毛摩擦發出的聲音盛多。

振振,興盛的意思。

薨薨,和詵詵的意思相近,也是形容聲音盛多。

繩繩,連續不絕的樣子。

揖揖,也和詵詵的意思相近,形容聲音的盛多。

蟄蟄,昌盛的意思。

『譯意』

(獨唱)螽斯振翅膀,聲音陣陣響;(合唱)祝妳子孫啊,又多又像樣!

(獨唱)螽斯磨翅膀,成群飛上天;(合唱)祝妳子孫啊,綿綿永綿綿!

(獨唱)螽斯磨翅膀,壹齊飛攏來;(合唱)祝妳子孫啊,昌盛壹代代!

『解析』

《螽斯》,《國風》中《周南》的第五篇,是《詩經》比體的壹個例子。

朱熹分《詩經》六義為三經三緯。三百零五篇的經文,分為風(十五國風)、雅(小雅、大雅)、頌(周、魯、商三頌)三類,稱三經;而作法可分賦、比、興三體,稱三緯。

朱熹曰:賦者,賦陳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意思是說,賦是平鋪直敘,不加渲染。比是以那物來比喻這物。興是先說別的,來引起真正想說的事情。

但是,拿賦體來說,比較容易分辨。《卷耳》篇從頭到尾描寫主婦采卷耳時的所見、所聞、所作、所思,是典型的賦體。而《關雎》篇,朱子自己就把它處理成興而兼比的詩了。也就是說既是比體又是興體。先說河裏的雎鳩,再引出青年男女的情愛,是為興體;而用雎鳩鳥兒的雌雄合唱、鳴叫嬉戲,來比喻眼前的優雅君子也要尋找良好伴侶了,又是比體。從這首詩來說,有點比興難辨。不過,《螽斯》詩是篇典型的比體。

螽斯,此詩所以以它來命名,是因為它產卵眾多,繁殖又快。並且每壹小節的前兩句都是先來描寫它磨翅膀的情形,以其聲音的盛多來彰顯個體之多。這在接下來的後兩句中對人家多子多孫的祝願,起到壹個十分形象的比喻作用。用前兩句的“彼物”來比後兩句的“此物”。是《詩經》中比喻法的“比體”,而非直陳法的“賦體”。

《螽斯》三個小節,連續用螽斯作比三次,但意思不變。三個小節的內容也很相近,先後僅僅換了三個疊詞。這樣誦詠起來不難感覺到祝賀的意味愈加濃重。簡單的音調,反而顯得韻味雋永。這是《國風》的壹大特色。

再者,拿螽斯來做比較,給人壹種純凈的自然美。好像大家唯壹的心願便是多子多孫,世代昌盛。在這裏也不難感受到,遠古人民生活的純樸、自然。雖然古樸的原始農業社會生活條件艱苦落後,但那簡單的快樂卻在詩歌的字裏行間潺潺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