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關於獻身精神的詩句
3. 龔自珍關於獻身的詩句
龔自珍關於獻身精神的詩句 1.龔自珍的詩有描寫獻身精神的嗎
西郊落花歌
西郊落花天下奇,古人但賦傷春詩。
西郊車馬壹朝盡,定庵先生沽酒來賞之。
先生探春人不覺,先生送春人又嗤。
呼朋亦得三四子,出城失色神皆癡。
如錢塘潮夜澎湃,如昆陽戰晨披靡;
如八萬四千天女洗臉罷,齊向此地傾胭脂。
奇龍怪鳳愛漂泊,琴高之鯉何反欲上天為?
玉皇宮中空若洗,三十六界無壹青蛾眉。
又如先生平生之憂患,恍惚怪誕百出無窮期。
先生讀書盡三藏,最喜維摩卷裏多清詞。
又聞凈土落花深四寸,瞑目觀賞尤神馳。
西方凈國未可到,下筆綺語何漓漓!
安得樹有不盡之花更雨新好者,三百六十日長是落花時。
2.《已亥雜詩》中表現詩人偉大獻身精神的句子
《已亥雜詩》中表現詩人偉大獻身精神的句子: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己亥雜詩
清.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字詞註釋:
浩蕩:形容愁思深廣;吟鞭:即甩鞭發出響聲;落紅:落花。
中文:
滿懷離愁而對夕陽西下,鳴鞭東指從此浪跡天涯。
雕落的花朵仍然有情有意,化作春泥培育出新的鮮花。
背景:
清朝後期,統治腐敗。人才問題、思想問題都使詩人痛心。在這種狀況下,他寫了壹系列的詩歌。這首詩表達了自己為國家甘願犧牲自己的情操。
四、詳解:
出處:龔自珍《已亥雜詩》。龔自珍(1792—1841),壹名鞏祚,字璱人,字定盫,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政治家、文學家。詩氣勢縱橫,有《龔自珍全集》。
從字面看,花不是無情之物,落在泥土裏成了綠肥,還可以哺育花。作者以花自喻,意謂自己雖然處境艱難,但忠貞報國之心始終不變;自信其高尚誌節更能感召年青壹代。
這種“犧牲小我,成就大我”的偉大情操,令人肅然起敬。這正好比悲心回向、永遠利他的大乘精神;而無論盛開的花、落下的花、還是地上的泥土,其實原本就是壹體,只不過是隨緣所處的位置不同罷了
關於獻身精神的詩句 1.歌頌為國獻身精神的句子
憂國者不顧其身,愛民者不罔其上 宋·林逋
國之興亡,匹夫有責 清·王瑟齋主夫
中夜四五嘆,常為大國憂 唐·李白
問我居家誰暖眼,為言憂國只寒心! 宋·曾幾
賢者不悲其身之死,而憂其國之衰 宋·蘇詢
位卑未敢忘憂國 宋·陸遊
赤心事上,憂國如家 唐·韓愈
如何亡國恨,盡在大江東! 清·屈大均
天荒地老英雄喪,國破家亡事業休 明·趙弼
春色不隨亡國盡,野花只作舊時開 元·薩都刺
憂國亡家,捐軀濟難 三國誌
如何憂國忘家日,尚有求田問舍心 宋·王安石
為祖國的利益而獻身,就是死得其所 西塞羅
多麽遺憾,我們只能為祖國獻身壹次! 艾迪生
在所有痛苦中,亡國之苦最難忍受 朝鮮
名在壯士藉,不得中顧私。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三國·曹植
為國捐軀赴戰場,丹心可並日爭光 清·錢采·金豐
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 清·徐錫麟
軍隊得捍衛祖國的土地,思想家昨捍衛它的思想 羅曼·羅蘭
寧可壹死,也要把從先輩手中接管的祖國交給我們的後代。這就是我們的信念,這就是我們的忠誠 華茲華斯
為祖國而死是幸福和光榮的 賀拉斯
為國捐軀,雖死猶榮 荷馬
壹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 宋·陸遊
會當報國恥,豈必懷封侯 明·陳子龍
壹片丹心圖報國,兩行清舊為忠家 明·於謙
同心報國,青史留名 水滸傳
報國之心死而後已 宋·蘇軾
2.贊美老師的獻身精神,用詩句什麽
送您壹束鮮花表達我們對您的敬意;送您壹首動聽的歌曲,給您帶來壹絲甜蜜.老師——您辛苦了,是您帶我們走過風雨,是您用知識的營養將我們哺育,卻從來不求回報與索取.是您給我們解答壹道道難題,是您告訴我們:遇到困難時,不要輕易說放棄.從此我們的生命中,隨時充滿了歡喜.少了許多煩惱,增添了壹份堅毅.又是壹個收獲的秋季,您仍緊握手中彩色的畫筆.描繪著美好的藍圖,滋潤著祖國的桃李.深夜裏您還在認真地備課,睡夢中您仍回味著我們成功的樂趣.我們是春天裏盛開的鮮花,是您給我們奏出美妙的旋律.您是辛勤的園丁,我們會牢記您的諄諄話語.走好生命中的每壹步,友愛,健美,求實,進取!========================================獻給老師的詩——老師的眼睛老師的眼睛,像夜晚的月亮,我們是壹顆顆星星,在老師的微笑裏,閃爍閃爍。
老師的眼睛,像壹望無際的海洋。我們是壹條條小魚,在老師的懷抱裏,快樂的遊來遊去。
老師的眼睛,像藍色的天空。我們是壹朵壹朵白雲。
在她的註視下,自由的飄來飄去,老師的眼睛,像壹面鏡子。能照亮我們的心靈。
============================獻給老師的詩老師像園丁,桃李滿天下;老師像紅燭,燃燒自己照亮我們;老師像蜜蜂,勤勞又勇敢;老師像媽媽,美麗而善良;老師像壹本書,交給我們很多知識。祝親愛的老師-教師節快樂。
=========================================獻給教師的詩送您壹束鮮花表達我們對您的敬意;送您壹首動聽的歌曲,給您帶來壹絲甜蜜.老師——您辛苦了,是您帶我們走過風雨,是您用知識的營養將我們哺育,卻從來不求回報與索取.是您給我們解答壹道道難題,是您告訴我們:遇到困難時,不要輕易說放棄.從此我們的生命中,隨時充滿了歡喜.少了許多煩惱,增添了壹份堅毅.又是壹個收獲的秋季,您仍緊握手中彩色的畫筆.描繪著美好的藍圖,滋潤著祖國的桃李.深夜裏您還在認真地備課,睡夢中您仍回味著我們成功的樂趣.我們是春天裏盛開的鮮花,是您給我們奏出美妙的旋律.您是辛勤的園丁,我們會牢記您的諄諄話語.走好生命中的每壹步,友愛,健美,求實,進取!=======================================九月——獻給教師節的詩九月果香,九月菊黃,我卻仍聞到,三月桃李的芬芳,九月的秋涼,給我們秋的內斂、秋的端莊;九月的碩果,給我們秋的成熟、秋的向往。在這回望的金秋季節,我們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快樂。
孩子,我願妳的雙眸,閃亮著希望之光,不會在人生的岔路口,深深地仿徨,我願以我的靈魂,為妳們點燃心靈的燈塔,在黑暗的大海上為妳把握好正確的航向。我願,以我沈默的執著的心,在三尺講臺上,為妳們幻化出千萬條可能的道路,我願,沾染妳們青春熱血的激昂活到老,學到老,***同成長,得壹生的風華正茂!我知道,這個節日,凝聚千百年來中國人對師道的尊崇與盼望,粉筆,支支嘎嘎畫出的,是人生的曲線;作業,層層叠叠累積的,是熱切的期許。
我,不再是燭光,因為微弱的燭光不足以照亮妳們前進的方向;我,不會是春蠶,因為作繭自縛不是壹個自由靈魂的夢想。我當作太陽,有燃燒有迸發,為妳們帶來熱力四射的光亮;我當作領頭的大雁,在萬裏晴空與妳們展翅***翺翔。
孩子,我要妳們把目光投向更廣闊無邊的世界,孩子,我只是九月壹道閃亮的陽光,在妳們成長的征途上,我、我們,為了民族之未來,為了民族之希望我們會燃燒得比白晝還要明亮,也把妳們這壹堆熱烈的火種點燃!九月,我們是日中跋涉的行旅,我們付出壹切,也收獲壹切,孩子,是妳們的勤奮與愛,使我們的囊屟飽脹,我們滿懷激情,因為我們和妳們壹樣,都是自由自在的人生主人。九月的風帆仍要起航,孩子,我要妳們大聲地說壹聲:“好的,我就來,跟隨妳——我的船長——”=========================================獻給教師節的詩九月果香九月菊黃九月我們想起是誰還在播灑著希望九月我們收集陽光九月我們深情頌唱九月是壹個感動的季節被求知的眼睛壹生珍藏九月有祝福在秋葉間飛揚九月詩人譜寫著不朽的詩章九月我們都沒有忘記是誰在默默給我們做出嫁的衣裳九月讓我們從此不敢遺忘九月我們不敢遺忘是誰教會了我們思想九月我們不敢遺忘是誰讓世界有愛和書聲瑯瑯九月我們不敢遺忘是誰用辛勤構建知識的殿堂九月我們不敢遺忘是誰在迷茫裏指引方向九月我們守著豐收的麥浪九月我們依然在課本裏成長九月我們不會遺忘 用感動銘記的那份敬仰有壹種東西有壹種東西叫神聖是天邊拂曉時啟明的星辰默默地 照著先來的後來的壹起走向夢裏無數次閃現的光明有壹種東西叫永恒是海邊守望潮歸的巖石在風雨裏將生命逐漸耗盡成為無數朝聖者膜拜的圖騰有壹種東西叫真誠是毫無修飾潔白的雲用自己的疲憊背負太多想要飛翔的小鳥兒渴望的眼神有壹種東西叫愛叫樸實叫奉獻 或者還可以叫作別的贊美 因為她太美麗是的 有的人用自己寫著壹首偉大的詩就像無言的麥穗 成長豐收再孕育希望獻給老師的詩老師像園丁,在呵護著含苞欲放的花朵,老師像蠟燭,點燃自己,照亮學生。
每當看到同學們的寫的作業整。
龔自珍關於獻身的詩句 1. 龔自珍的詩有描寫獻身精神的嗎
西郊落花歌
西郊落花天下奇,古人但賦傷春詩。
西郊車馬壹朝盡,定庵先生沽酒來賞之。
先生探春人不覺,先生送春人又嗤。
呼朋亦得三四子,出城失色神皆癡。
如錢塘潮夜澎湃,如昆陽戰晨披靡;
如八萬四千天女洗臉罷,齊向此地傾胭脂。
奇龍怪鳳愛漂泊,琴高之鯉何反欲上天為?
玉皇宮中空若洗,三十六界無壹青蛾眉。
又如先生平生之憂患,恍惚怪誕百出無窮期。
先生讀書盡三藏,最喜維摩卷裏多清詞。
又聞凈土落花深四寸,瞑目觀賞尤神馳。
西方凈國未可到,下筆綺語何漓漓!
安得樹有不盡之花更雨新好者,三百六十日長是落花時。
2. 《已亥雜詩》中表現詩人偉大獻身精神的句子
《已亥雜詩》中表現詩人偉大獻身精神的句子: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己亥雜詩 清.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字詞註釋: 浩蕩:形容愁思深廣;吟鞭:即甩鞭發出響聲;落紅:落花。
中文: 滿懷離愁而對夕陽西下,鳴鞭東指從此浪跡天涯。 雕落的花朵仍然有情有意,化作春泥培育出新的鮮花。
背景: 清朝後期,統治腐敗。人才問題、思想問題都使詩人痛心。
在這種狀況下,他寫了壹系列的詩歌。這首詩表達了自己為國家甘願犧牲自己的情操。
四、詳解: 出處:龔自珍《已亥雜詩》。龔自珍(1792—1841),壹名鞏祚,字璱人,字定盫,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
政治家、文學家。詩氣勢縱橫,有《龔自珍全集》。
從字面看,花不是無情之物,落在泥土裏成了綠肥,還可以哺育花。作者以花自喻,意謂自己雖然處境艱難,但忠貞報國之心始終不變;自信其高尚誌節更能感召年青壹代。
這種“犧牲小我,成就大我”的偉大情操,令人肅然起敬。這正好比悲心回向、永遠利他的大乘精神;而無論盛開的花、落下的花、還是地上的泥土,其實原本就是壹體,只不過是隨緣所處的位置不同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