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作文素材新時代英雄

作文素材新時代英雄

英雄者,乃膽識過人、聰明智慧、無私忘我、不辭艱險、不怕困難、不顧自己、為人民利益英勇奮鬥令人敬佩的人。漢代文學家劉劭雲:“聰明秀出,謂之英;膽力過人,謂之雄。”

英雄者,有淩雲之壯誌,氣吞山河之勢,腹納九州之量,包藏四海之胸襟;英雄者,擁有載視壹切之能力,傲視群雄之氣勢,世人對其無不敬畏;英雄者,深明大義,救黎民於水火,解百姓於倒懸。但是,無論是英雄造時勢,還是時勢造英雄其本旨都離不

開“國”“民”兩字,頭頂正義、肩扛民族、手托國家是英雄永恒的擔當。英雄是時代的輝煌、歷史的記憶,英雄是國家榮耀、民族的偶像。

英雄不論成敗、不問出處。在抗擊外來侵略時,民族英雄是為捍衛本民族利益和尊嚴,不畏強暴、不怕犧牲、英勇抗爭的人;在民族和平發展變革時,民族英雄是為本民族的發展繁榮做出傑出貢獻的人。近代以來,壹切為中華民族獨立和解放而犧牲的人們,壹切為中華民族擺脫外來殖民統治和侵略而英勇鬥爭的人們,壹切為中華民族掌握自己命運、開創國家發展新路的人們,都是民族英雄,都是國家榮光。中國人民將永遠銘記他們建立的不朽功勛!

我們正在經歷的當下,將會成為未來反復回味的歷史片段,任何壹個作家和戲劇家的作品都很難超越這歷史本身。翻看再多的人物傳記,都不及當下的現實更能讓中國年輕人再次思考或重塑自己的英雄觀。

日新月異的時代,深刻變革的中國,年輕壹代是最直接的感知者。有的人曾認為不少90後、00後淪於英雄虛無主義,而事實證明,他們擅長在當今社會發掘閃光的偶像,並賦予崇拜行為全新的涵義。人類群星閃耀古今,對他們來說,最好的偶像就在當下。

抗疫英雄譜

抗疫勇士,他們都正在為中國戰疫寫下生動的註腳,無論尊貴與否,無論名聲大小,都是最勇敢的戰士。內涵很豐富、深遠:時代責任、悲憫善良、天下為公、舍身忘己、家國情懷、愛崗敬業、命運***同體……

(84歲。17年前,他是中國抗擊非典的領軍人物,17年後,84歲高齡的他又壹次義無反顧地來到抗擊新冠肺炎最前線)

17年前,鐘南山教授領軍抗擊非典;17年後的這個冬季,84歲的他再次臨危受命,出任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

他建議公眾“沒什麽特殊情況,不要去武漢”,自己卻做了“逆行者”,義無反顧趕往武漢防疫第壹線,滿滿的行程安排,風塵仆仆。

這位當年敢講真話、敢涉險灘、敢啃硬骨的老人,再次成為絕對的超級明星、全民偶像。他的言談舉止令全網瘋狂刷屏,令無數人為之振奮與動容,很多經常看偶像劇的女性朋友都說:沒想到被壹個老爺爺圈粉,毫無抵抗。

84歲,在這個絕對需要安享天年的年齡,支撐他出山,承擔如此大的身體與精神負荷的,絕對是醫者仁心和國士風範。

84歲高齡的鐘南山,是壹位長者,壹位醫者,壹位仁者,他有院士的專業,有戰士的勇猛,更有國士的擔當。

壹位老師這樣概括:知識淵博,專業過硬;懸壺濟世,心懷悲憫;勇於於擔責,敢說真話;義無反顧,不怕犧牲;救民於水火,救國於危難……我們壹直在尋找讀書之用,教育之本,或許這就是吧。

(73歲。2月20日,73歲的李蘭娟院士進入ICU病房,等她脫掉防護裝備,面部的壓痕清晰可見。)

疫情後,“李蘭娟”多次登上微博熱搜。冒險親赴武漢、建議武漢封城、怒懟謠言毀謗……這位73歲的女院士,是巾幗不讓須眉的女中丈夫,極具傳奇色彩

有人說,她是壹個可以和鐘南山院士並駕齊驅的抗疫靈魂人物。有他們二位在,我們就更加心安。她是國內唯壹壹個傳染病學科院士;在她掌舵浙江省衛生廳期間,巾幗不讓須眉,創造了“二次感染率為零”的奇跡。

從貧寒的農家女,到浙江省衛生廳廳長;從赤腳醫生,到名震天下的院士;李蘭娟的人生,足夠傳奇,也足夠“硬核”。

李蘭娟院士率先提出“封城”建議:在防控疫情時,市民們不得進出武漢。萬壹疫情沒那麽嚴重,李蘭娟院士的名譽可能毀於壹旦。為了更多人的生命安全,她顧不上多想,與鐘南山院士聯名上書。次日,湖北省關閉“離漢入漢通道”。壹個建議,保護了更多人。也是從那天開始,李蘭娟院士每天淩晨兩三點後才睡,睡眠時間不超過三小時。

那些最光輝偉大的人格,並不是儒家編造的童話,而是真實存在著。本可安享榮華,卻“哀民生之多艱”,不惜深入險境。李蘭娟和鐘南山,要是在古代,是會被封神立廟的。在這種長者面前,年輕壹輩是既感到崇敬,也感到汗顏的。

(63歲。年逾60的她駐守在重癥療區,“國家有需要,這是我應該做的壹件事”)

63歲的她不顧家人勸阻,主動請纓參與抗擊疫情工作。作為吉林大學第壹醫院心血管疾病診治中心主任、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教授、醫學博士、博士生導師,她在專業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而主動請纓馳援武漢則更讓人欽佩與感動。

她說:“我在心血管內科臨床、教學和科研領域已經工作35年了,在處理心血管系統常見病及多發病的診斷上,我有把握;面對急危重癥的搶救及疑難病,我有治療經驗;在介入治療上,我有技術。”“我喜歡幹活,熱愛工作,這也是醫生的職責。我並沒有覺得有什麽特別值得說的,這是我應該做的。只要國家需要,我多大年紀都上!”

(57歲。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在身患漸凍癥的情況下,自疫情爆發就開始了連軸的救治工作,“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裏搶回更多病人。”)

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57歲的張定宇本人身患絕癥,妻子同為醫護被感染,他卻顧不上照顧妻子,在抗擊疫情最前線奮戰了30余天,無疑是可歌可泣的英雄!

他說:“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裏搶回更多病人。”“如果妳的生命開始倒計時,就會拼了命去爭分奪秒;同時,我很內疚,我也許是個好醫生,但不是個好丈夫。我們結婚28年了,我也很害怕,怕她身體抗不過去,怕失去她!”“願用漸凍的生命,與千千萬萬白衣衛士壹起,托起信心與希望。”

因患漸凍癥,他的腿壹瘸壹拐,夜以繼日地與病毒賽跑。他是壹個做指揮的將軍,同時也是壹個拼命的戰士。

《湖北日報》評價說:他知道自己患上了絕癥,卻要為患者、為社會燃起希望之光;他阻擋不了自己的病情,卻用盡全力去把危重患者拉回來。他的雙腿已經開始萎縮,但他站立的地方,是最堅實的陣地。”

30年隱姓埋名,用算盤和計算尺計算核潛艇數據;

壹生都為國家核潛艇嘔心瀝血,與驚濤駭浪相伴,拋家舍業,隱姓埋名,30年沒回過老家;他默默地壹生,就像深海中核潛艇-無聲,但有無窮力量,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對國家的忠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孝。從1958開始,黃旭華至今仍戰鬥在核潛艇研制領域,孜孜不倦、嘔心瀝血,為我國核潛艇事業奉獻了畢生心血,被譽為“中國核潛艇之父”。

24年心無旁騖,為中國“天眼”燃盡生命;

“人是要做壹點事情的。”這是南仁東生前常說的話。為了給“中國天眼”找到性價比最高的臺址,他拄著竹竿翻山越嶺,踏遍了貴州大山裏的所有窪地,壹找就是12年。“鳥的翅膀系上了黃金,就再也飛不高了”,要像南仁東壹樣為了事業,淡泊名利、忘我奉獻、磨練意誌、砥礪誌趣,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

在茫茫戈壁工作生活20多年,參與主持決策30多次核試驗;

為航天事業奮鬥了壹輩子,被錢學森稱為“中國航天事業的見證人”

87歲的孫家棟是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也是中國第壹枚導彈、第壹顆人造地球衛星等多個“第壹”的技術負責人、總設計師。

頒獎詞:少年勤學,青年擔綱,妳是國家的棟梁。導彈、衛星、嫦娥、北鬥。滿天星鬥璀璨,寫下妳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