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晨,查了自習室,發現並沒有全天開放的,索性給自己放壹天假。在準備aps之後接連上了德福班又去參加考試,難得有時間去書店逛壹逛,恰逢《地下鐵道》發售,打算去蹭完這本書。前壹天晚上手機並沒有充電,也便瀟灑地放了手機,輕輕松松去書店看書,離開宿舍時8點多。
天朗氣清,北京有這樣的好天氣著實不易,清晨的五道口與壹天中的大部分並沒有什麽兩樣,汽車緩慢行進,各種自行車在汽車的縫隙中閃轉騰挪,也許是最近***享單車的普及導致的自行車數量的爆炸性增長,行人僅僅能在汽車和自行車擠剩下的狹縫中再找出路,不管妳來自於哪裏,只要來到了五道口,妳是不會看紅燈的,因為大家貌似都這樣。
來到了三聯書店,轉了壹圈想看的新書壹本沒上。出於最近對於日文化的狂熱,選了兩本日本作家的書找個空位坐下來慢慢讀,分別是是枝裕和的隨筆集和吉田修壹的《同棲生活》。是枝裕和的隨筆集200頁出頭,每篇隨筆最多壹篇半,在短時間內可以看許多小故事,偏愛這種書。是枝裕和的電影我是看過壹部的,麻醬演的《海街日記》,很治愈吧,從書中看來,阿是是壹個溫柔細膩的人,對父親,母親,女兒,妻子,搭檔的演員,都是投入了交往的感情。他會對關系進行思考,這也許造就了他作為導演編劇二合壹身份的職業敏銳感。書中談到了福島核電站,前段時間看了gakki的“奔跑的小馬sp”,講的是福島核電站後,相馬縣人民如何災後重建的。以前壹直以為日本作為地震頻發國,對於地震的防護以及心理疏導已經很成熟了,地震也許不會對日本人有那麽大的傷害。福島地震不僅僅是地震那麽簡單,海嘯作為次生災害同樣奪去了很多人的生命,此外還有核電站核輻射問題,土地荒廢了,就連動物,甚至人在社會認同感方面也會大打折扣。政府給出的建議是盡快忘記,貌似日本在某些事情上習慣使用忘記,痛苦什麽的盡快忘了吧。這句話真的就像是雞肋壹樣啊,就算災民們忘了,周圍的人還是會記得呀,鄰國還會在不斷提醒妳,請日本管好妳那些被輻射的海產品,不要出口到我們國。日本政府說過,我們希望用奧運會來振奮國民,怎麽想都很別扭啊,沒有邏輯關系的事情。棘手的事情如果不積極主動地去解決,毒瘤永遠會在那裏戳著。有點扯遠了,是枝裕和也是這樣看的。
之後看了吉田修壹《同棲生活》,講了兩男兩女的合租生活,封面壹句話很有範兒,這屋子雖然住滿了,但依然有很大的空隙。也許是看了壹半的緣故,我覺得這句話言過其實,有招引眼球之嫌疑。在我看來,人與人之間就應該有距離的,妳沒必要讓自己成為壹個透明人,讓別人對妳了如指掌,我非常反感別人總認為會很了解自己,我對別人的私事並不那麽感興趣,緩沖帶的存在是非常必要的,這樣摩擦起來才不會那麽疼痛。誰說合租在壹起的人感情必須要好,成為莫逆之交?這都是慣性思維罷了,總以為水到渠成,但事實上妳可以選擇拒絕。誠然,人總有傾訴的欲望,告訴別人心裏的苦水,但不壹定是同棲者,還有朋友,家人。由於這本書並沒有看完,不做更多解釋。
吉田修壹的書看了壹半不自覺有了慌亂感,在書店裏找了很長時間的表,未果。不好意思打擾別人,但是對於知曉時間的渴望伴隨著莫名的緊張感愈加強烈。放下書,趕緊走出書店,街上的人成群向飯館走去,應該是到了中午吧,看書竟然看了那麽久?拐入北語西門的巷子中,在滿街的便利店尋找帶有數字的圓盤,依舊未果,下意識的擡頭看了太陽並沒有到達正頂。之後來到了北語校園,學生們三兩成群走進食堂,我拐進了他們圖書館,聽說全場五折,終於看到了表,12點15,感覺又回到了人類社會。
?不知道時間真的會給人壹種社會錯位感,感覺自己成為了平行宇宙的,別人並不能看到自己,強烈建議街上安裝壹些報時裝置,這樣沒有手機的人也不會那麽焦慮。
這個姑娘貌似偏愛粉色,寒假在自習室見她的時候,還是壹件黃色的棉服外套。書包是粉色的,應該是布料,有兩個肉色的固定帶,粉色的杯子偏紫色了。希望以後回學校還能見到她,她才大學三年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