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納蘭性德
今古河山無定據,畫角聲中,牧馬頻來去。
滿目荒涼誰可語?西風吹老丹楓樹。
從前幽怨應無數,鐵馬金戈,青冢黃昏路。
壹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
?用典?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宋辛棄疾
可忍歸期無定據,天涯已聽邊鴻度。——《漁家傲·次丹陽憶故人》宋毛開
山抹微雲,天連衰草,畫角聲斷譙門。——《滿庭芳》宋秦觀
壹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詠懷古跡》唐杜甫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蝶戀花》宋歐陽修
壹、這首詞開篇有何特點?
總領全詞,點明主旨;
議論開篇;
奠定感情基調。
“今古河山無定據”指古往今來,大好河山並沒有壹定屬於誰的準則。首句破空而來,對蒼茫大地之變化無常作了詩哲式思考,奠定了全詩深沈雄渾的格調。詩歌以議論開篇,其作用在結構上引領全文,在內容上是奠定了全詞的格調,或揭示主旨。
東風回首盡成非,不道興亡命也,豈人為。——《南歌子》清納蘭容若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登高》唐杜甫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虞美人》南唐李煜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念奴嬌·赤壁懷古》宋蘇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永遇樂》宋辛棄疾
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壹瞬。——《赤壁賦》宋蘇軾
二、最後壹句的表現手法
①以情相問,以景作答;
②化抽象之情為形象之景,增強了全詞的抒情效果;
③“深山” “夕照”“秋雨”三個意象連用,委婉地表達出詞人心中的孤寂、惆悵之情。
1. 點面結合
面:宏大的河山、滿目荒涼
點:畫角、牧馬、西風、丹楓、深山、夕照、秋雨
2.借用典故
3.點染
人生無常+畫角、牧馬
滿目荒涼+西風、丹楓
無數幽怨+戰爭、和親
壹往情深+深山、夕照、秋雨
4.虛實結合
實:出塞時眼前之景
虛:聯想、興亡之感
5.化抽象之情為形象之景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壹江春水向東流。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6.選取典型意象
詞人所精選的意象,組成了壹幅既壯闊悠遠又淒清悵惘的意境,傳達了詞人復雜的內心世界。這其中,詞人最特別的思想情感就是作為壹個年輕有為的貴族,對江山無常、人生意義的思考。
7.描寫、抒情、議論相結合
三、高考古詩詞鑒賞考點
1.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
2.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