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沈陽的地名中,唯壹有望出現“北樓”字樣的地名是“淩文街望北樓西巷”。在這方面,沒有發現具體的信息。如果有人知道北樓的具體位置,歡迎隨時回復信息或評論。
水運船只可以從遼河、三岔河進入渾河到盛京。海運船只從渾河上遊、渾河沿岸營口、太子河、遼河等地采集木材、山貨、糧食等土特產,然後出海前往山東、江浙壹帶。船返回時,將絲綢、藥材、雜貨、工具、日用品運回盛京。當時,盛京成為繁榮的南北貨物集散地和水陸碼頭商業中心。
渾河沿岸也形成了許多重要的碼頭和渡口。當時的“望北樓”碼頭是壹個非常熱鬧的地方。據《東北三省史跡》記載:“望北樓在孝南南門外,離城五裏。白沙是沙漠,高丘突起,左右環繞,形似簸箕,高約六七尺,長數百裏。上面有很多樹,桑樹是最重要的。當妳爬上山頂向北望去,城內的鳳凰塔如果是現在的話,就會被命名為望北塔。”清代“商貨從營口下船,裝入渾河,在望北樓上岸,再用馬車運進城,是盛京最繁華的水上碼頭。繁華時,春夏秋三季,生意興隆,熱鬧非凡。”由此可見當年“望北樓”碼頭的盛況。
《東北歷史文物》記載,沈陽南面可以俯瞰沈陽故宮鳳凰樓。
望北樓崗遺址位於沈陽市和平區郝散街盡頭的渾河大堤北側。它的底座有七英尺(2.1米)高,大約半英裏長,土丘像簸箕壹樣被包圍著。樹林茂盛,以桑樹為主。土堆前有壹條河,後面是壹個孤立的村莊,周圍是壹片沙漠。
九裏之外的沈陽故宮鳳凰樓,在這個帖子裏可以看到,所以叫望北樓,也叫“望北樓”(沈河區小北的“望北樓”)。
望北樓:初春的時候,沈陽人聚集在望北樓看鳳凰樓,講鳳凰樓的故事。據說王北樓也是十裏碼頭的所在地。在沈陽沒有鐵路之前,各種貨物都是靠渾河運輸。十裏碼頭是沈陽的貨物集散地。商人登樓也是鳳凰塔的奇景。
光緒年,沈陽修鐵路,渾河水路運輸消失,“十裏碼頭”消失。1949後“望北樓”改為射擊場,2007年此地不詳。小時候想起了“望北樓”小金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