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來看壹下這首詩歌:
彼采葛兮,壹日不見,如三月兮!
彼采蕭兮,壹日不見,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壹日不見,如三歲兮!
本詩篇幅短小,且只表現了壹種急切的相思情緒而沒有具體內容,因此舊時對於此詩詩旨的爭議頗大。《毛詩序》以為是“懼讒”,所謂“壹日不見於君,憂懼於讒矣”;朱熹《詩集傳》則斥其為“淫奔”之詩;吳懋清《毛詩復古錄》則認為采葛、采蕭、采艾是比喻平時蓄養人才,“臨時方獲其用,若求之太急……壹日則如三月之久”;牟庭《詩切》又說是“刺人娶妻……而徒溺其色,壹日不見,則思之如三月之久”;方玉潤則認為這是壹首懷友憶遠的詩,《詩經原始》裏說“夫良友情親如夫婦,壹朝遠別,不勝相思,此正交情深厚處,故有三月、三秋、三歲之感也!”近代聞壹多指出“采集皆女子事,此所懷者女,則懷之者男”,今人多從此說。
全詩***三章,每章只三句,采用復沓手法反復吟誦,重疊中只換了幾個字,將壹日逐次比作“三月、三秋、三歲”,可見思念之深切。時間感是敘事與抒情中最重要的因素之壹,從主人公的時間感可以見出他的心情,歡愉的時日總是很快,而痛苦的折磨總是很長。本詩通過心理時間與實際時間的對比,極度拉長心理時間,將熱戀中的戀人期盼再次相會的焦急心情刻畫得入木三分。而這種思念卻大大地區別於思婦懷人的憂心忡忡,不是煎熬,而是甜蜜的等待。因此詩人以這種直率簡練的語言直抒胸臆,三個排比句,酣暢淋漓。
“壹日三秋”的成語就由此詩化來。同時,本詩也影響了後世文人的創作,柳永在其自創曲牌《戚氏》裏有名句“度日如年”,大概也受了此詩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