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士德的內心沖突也是他與梅菲斯特沖突的內化,而他與梅菲斯特的沖突也是他內心沖突的外化。
《浮士德》構思宏大,內容復雜,結構龐大,風格多變。它融合了現實主義和波溫主義,將真實的描寫與天馬行空的想象、當代生活與古代神話傳說融為壹體。善於運用矛盾對比的方法布置場景、分配人物、時而幽默、諷刺贊美、形式多樣、色彩斑駁,達到了極高的藝術境界。
擴展數據:
《浮士德》取材於現代歐洲的歷史和現實,是浪漫主義的作品。浮士德的人生經歷經歷了對愛與美的追求,最終走向社會實踐的道路。每壹次嘗試都是對生活的壹次真實的激情體驗,但在浮士德的心中,他確實發現沒有壹個過程讓他覺得生活很充實,不缺什麽。
浮士德畢竟是從中世紀的書房裏走出來的,身上還是有明顯的舊痕跡。他的性格充滿矛盾,就像他解剖自己壹樣:“我心裏有兩種精神”,壹種是“執著於世界”,壹種是“沈溺於愛情”;壹種是“超脫凡間”,“翺翔於那崇高的精神境界”。
上升到崇高的境界無疑是他占優勢的壹面,但他的“戀愛癖”,即貪圖眼前的享受,甚至附和朝廷鎮壓起義。這充分體現了他渺小平庸的壹面。
正是這壹面存在著,而善良純潔的葛和她的家人成了他的犧牲品。浮士德的這些陰暗面反映了資產階級固有的缺點,預示著這個階級必然走向反面,尖銳地反對勞動人民。
百度百科-浮士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