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春望》原文及翻譯

《春望》原文及翻譯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說到古詩,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詩是古代中國詩歌的泛稱,在時間上指1840年鴉片戰爭以前中國的詩歌作品。還在苦苦尋找優秀經典的古詩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春望》古詩原文翻譯,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春望》原文及翻譯 篇1

 《春望》原文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春望》翻譯

 長安淪陷國家破敗,只有山河依舊,春天來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沈。

 感傷國事面對繁花,難禁涕淚四濺,親人離散鳥鳴驚心,反覺增加離恨。

 立春以來戰火頻連,已經蔓延多月,家在鄜州音訊難得,壹信抵值萬金。

 愁緒纏繞搔頭思考,白發越搔越短,頭發脫落既短又少,簡直不能插簪。

 《春望》註釋

 ⑴春望:春天的願望.

 ⑵國:國都,指長安(今陜西西安)。

 ⑶破:破碎。

 ⑷城:長安城。

 ⑸深:茂盛;茂密。

 ⑹感時:感慨時序的變遷或時勢的變化。

 ⑺恨別:恨別的情景。

 ①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兩句互文。此處借花濺淚,鳥驚心來了個藝術誇張,可以理解。

 ⑻烽火:古時邊疆在高臺上為報警點燃的火。這裏指戰爭中的燒掠的情景出現在周圍的城市鄉村。

 ⑼連三月:連續多個月。

 ⑽家書:平安信。(當時杜甫家住鄜(fū)州城外羌村)

 ⑾抵萬金:家書可值幾萬兩黃金,極言家信之難得。 抵:值。

 ⑿白頭:白頭發,老態。

 ⒀搔:抓,撓。

 ⒁渾:簡直。

 ⒂欲:想,要,就要。

 ⒃簪:壹種束發的首飾。

 《春望》賞析

 《春望》是唐朝詩人杜甫的作品。憂國,傷時,念家,悲己,顯示了詩人壹貫心系天下、憂國憂民的博大胸懷。這正是該詩沈郁悲壯、動慨千古的內在原因。

 壹首五言律詩,作於至德二載(757),詩人當時為安史叛軍所俘,身陷長安。杜甫眼見山河依舊而國破家亡,春回大地卻滿城荒涼,在此身歷逆境、思家情切之際,不禁觸景生情,發出深重的憂傷和感慨。

 全篇圍繞“望”字展開,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結合。詩人以寫長安城裏草木叢生,人煙稀少來襯托國家殘破。起首壹“國破山河在”,觸目驚心,有壹種物是人非的歷史滄桑感。寫出了國破城荒的悲涼景象。“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兩句以物擬人,將花鳥人格化,有感於國家的分裂、國事的艱難,長安的花鳥都為之落淚驚心。通過花和鳥兩種事物來寫春天,寫出了事物睹物傷情,用擬人的手法,表達出亡國之悲,離別之悲。體現出詩人的愛國之情。詩人由登高遠望到焦點式的透視,由遠及近,感情由弱到強,就在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轉換中含蓄地傳達出詩人的感嘆憂憤。國家動亂不安,戰火經年不息,人民妻離子散,音書不通,這時候收到家書尤為難能可貴。詩人從側面反映戰爭給人民帶來的巨大痛苦和人民在動亂時期想知道親人平安與否的迫切心情。同時也以家書的不易得來表現詩人對國家深深地憂慮。結尾兩句,寫詩人那愈來愈稀疏的白發,連簪子都插不住了,以動作來寫詩人憂憤之深廣。全篇詩情景交融,感情深沈,而又含蓄凝練,言簡意賅,充分體現了詩人“沈郁頓挫”的藝術風格。

《春望》原文及翻譯 篇2

 原文:

 杭州春望

 [唐代]白居易

 望海樓明照曙霞,護江堤白踏晴沙。

 濤聲夜入伍員廟,柳色春藏蘇小家。

 紅袖織綾誇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誰開湖寺西南路,草綠裙腰壹道斜。

 譯文

 杭州城外望海樓披著明麗的朝霞,走在護江堤上踏著松軟的白沙。

 唿嘯的錢塘濤聲春夜傳入伍員廟,嬌嫩的綠柳春色包蘊在蘇小小家。

 紅袖少女誇耀杭綾柿蒂織工好,青旗門前爭買美酒飲“梨花”。

 是誰開辟了通向湖心孤山的道路?長滿青草的小道像少女的綠色裙腰彎彎斜斜。

 註釋

 望海樓:作者原註雲:“城東樓名望海樓。”

 堤:即白沙堤。

 伍員:字子胥,春秋時楚國人。其父兄皆被楚平王殺害。伍員逃到吳國,佐吳王闔廬打敗楚國,又佐吳王夫差打敗越國,後因受讒毀,為夫差所殺。民間傳說伍員死後封為濤神,錢塘江潮為其怨怒所興,因稱“子胥濤”。歷代立祠紀念,叫伍公廟。連立廟的胥山也稱為“伍公山”。

 蘇小:即蘇小小,為南朝錢塘名妓。西湖冷橋畔舊有蘇小小墓。

 紅袖:指織綾女。

 柿蒂:“杭州出柿蒂,花者尤佳也。”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卷壹八說:“杭土產綾曰柿蒂、狗腳,……皆花紋特起,色樣織造不壹。”

 青旗:指酒鋪門前的酒旗。沽酒:買酒。

 梨花:酒名。作者原註雲:“其俗,釀酒趁梨花時熟,號為‘梨花春’。”案此二句寫杭州的風俗特產:誇耀杭州產土綾“柿蒂”花色好,市民趕在梨花開時飲梨花春酒。

 賞析:

 首聯,先推出“望海樓”“護江堤”,是因為樓高、堤長足可貫領通篇,它們在輝彩早霞、泛光晴沙的映照下,壹“明”壹“白”,渲襯成壹派秾麗暢朗的氣氛,漸啟以下佳境。在這裏,“照”樓曙色和霞光屬客觀現象,“踏”堤遨遊則是遊人的興趣,壹靜壹動,皆從詩人眼中見出,緊扣題目的“望”字。詩中原註:“城東樓名望海樓”,又杭城臨錢塘江,故築堤。次聯轉過壹層,始引出顯著的季節特征:春潮洶湧,夜濤摩蕩,聲響直振吳山頂的伍公廟;柳枝掩映,蘇小家正當新綠深處,春光似乎就凝匯在她如花的年華和火壹般的熱情裏……這兩句聲色交織、虛實相襯,分別從視聽感知裏生發出“夜入”“春藏”的美妙聯想,壹並融進涵納著深沈悠遠的歷史內容的“伍員廟”“蘇小家”裏,使古老的勝跡超越時空,帶上了現實感,並給讀者以審美的愉悅。

 第三聯從前面連輻直下的四處景點移開目光,註視到民俗人事上來。江南絲織業繁盛,故詩中自註:“杭州出柿蒂,花者尤佳也”,據宋人吳自牧《夢粱錄·物產》記載,這是綾的花紋;又當地產美酒,詩中亦自註:“其俗,釀酒趁梨花時熟,號為‘梨花春’”。這裏特以二者並舉,描寫杭州女工織藝的精巧和當時人們爭飲佳醪的民俗風情,勾勒出繁榮興旺的社會景象。而“紅袖”與“青旗”、“柿蒂”與“梨花”的顏色對照、品物相襯,更象壹幅工麗雅致的畫圖,流溢著濃郁活潑的生活情趣。尾聯以登高遠眺所見的闊大場景收束,暗與首句照應。“湖寺西南路”,指由斷橋向西通往湖中到孤山的長堤,兩旁雜花草木密布,詩中自註說:“孤山寺路在湖洲中,草綠時,望如裙腰”。請看,滿湖清波如同少女的彩裙飄動,白堤上煙柳蔥蘢,碧草如茵,就像少女裙上的綠色飄帶。上句就“誰開”提唱,故設問答,接著用了“裙腰”這個絕妙的比喻,使人聯想到春天的西湖,仿佛是壹位風姿綽約的妙齡少女的化身。

《春望》原文及翻譯 篇3

 原文

 漢壽城春望

 劉禹錫〔唐代〕

 漢壽城邊野草春,荒祠古墓對荊榛。

 田中牧豎燒芻狗,陌上行人看石麟。

 華表半空經霹靂,碑文才見滿埃塵。

 不知何日東瀛變,此地還成要路津。

 譯文及註釋

 譯文

 春天漢壽城邊野草叢生,那荒祠和古墓狗面荊棘滿布。田裏的牧童燒化著丟棄的芻狗,路上的行人在觀看墓狗的石麟。指示路途的華表,如今已經被雷電轟擊得半殘;縱橫的斷碑,通體蒙塵,碑文依稀可辨。不知什麽指候又發生滄海桑田的變化呢,到那指,這裏又會成為南北交通的要津。

 註釋

 漢壽:縣名,在今湖南常德東南。荊榛:荊棘。牧豎:牧童。芻狗:古代用茅草紮成的狗作祭品,祭後就被拋棄。陌:田間小路。石麟:石頭雕刻的麒麟,這裏泛指古代王公貴族墓狗的石刻。華表:古代位於宮殿及墓地狗坐標誌與裝飾用的石柱。才見:依稀可見。東瀛:東海。東瀛變:指滄海桑田的變化。要路津:交通要道。

 賞析

 此詩雖題為春望,但所望卻是滿目荒涼衰敗景象,這樣的景色正寄托著詩人遭貶謫後的身世淒涼之感,乃是以景寫情之篇。

 這首詩雖然極力地描繪了漢壽城遺址的荒涼、破敗的景象,但是格調毫不低沈。在興和廢的轉化之中,充分地表現了詩人發展變化的樸素辯證觀點,使全詩充滿了積極的進取精神。這首詩打破了壹般律詩起、承、轉、合的框框,首、頷、頸三聯渾然壹體,極力鋪陳漢壽城遺址的荒蕪、破敗的景象,構成了全詩的整體層次。

 “漢壽城邊野草春”點明了“春望”的地點,含蓄而又凝煉地表現漢壽城已是壹片廢墟了。“野草春”三字讓人產生聯想,如果漢壽不是壹片蕪城,還象當年那樣人煙輻輳,無比繁華,春日遲遲,壹派生機的話,詩人怎麽會用城邊野草剛剛發芽來描繪它的春色呢。首聯對句勾勒出來的景物頗多,有荒祠、有古墓、有射棘、有榛莽,唯獨沒有人煙。正因為此,詩人用“對”字組合起來的柯、墓、荊、榛之類愈多,便使人愈感荒涼。

 “田中牧豎燒芻狗,陌上行人看石麟。”句雖有“牧童”和行人”出現,但也沒有增添任何生氣。牧豎燒芻狗予田中,說明墳山冷落,祭掃無人“田地荒蕪,可牧牛羊。符人著石麟於陌止。是因為荊榛莽莽,別無可以觀賞盼景物,唯古墓前石獸群尚可註目而已。

 “華表半空經霹靂,碑文才見滿埃塵。”句清楚地告訴人們漢壽城今非昔比,當年繁華的交通要道,如今已破敗不堪了。當年指示路途的華表,如今已經被雷電轟擊得半殘,縱橫的斷碑,通體蒙塵,碑文依稀可辨。昔日繁華,今朝破敗,盡在殘缺華表,斷裂石碑中顯露了出來。詩人不惜耗費大量筆墨大寫特寫這樣的破敗和荒涼,完全是為著尾聯的富有哲理性的議論作準備的。

 “不知何日東瀛變,此地還成要路津”則談出了壹個深刻的哲理,即興和廢是互相依存,互相轉化的。詩人認為:興和廢不是永恒的,不變的;而是有興就有廢,有廢就有興,興可以變成為廢,廢亦可以變成為興的。這正如老子所說的“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壹樣,是具有樸素辯證法觀點的。

 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後裔,曾任監察禦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壹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壹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壹。後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春望》原文及翻譯 篇4

 壹、春望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如下: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二、譯文

 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舊;春天來了,人煙稀少的長安城裏草木茂密。

 感傷國事,不禁涕淚四濺,鳥鳴驚心,徒增離愁別恨。

 連綿的戰火已經延續了半年多,家書難得,壹封抵得上萬兩黃金。

 愁緒纏繞,搔頭思考,白發越搔越短,簡直要不能插簪了。

 三、註釋

 1.國:國都,指長安(今陜西西安)。破:陷落。山河在:舊日的山河仍然存在。

 2.城:長安城。草木深:指人煙稀少。

 3.感時:為國家的`時局而感傷。濺淚:流淚。

 4.恨別:悵恨離別。

 5.烽火:古時邊防報警的煙火,這裏指安史之亂的戰火。三月:正月、二月、三月。

 6.抵:值,相當。

 7.白頭:這裏指白頭發。搔:用手指輕輕的抓。

 8.渾:簡直。欲:想,要,就要。勝:受不住,不能。簪:壹種束發的首飾。古代男子蓄長發,成年後束發於頭頂,用簪子橫插住,以免散開。

 四、作者簡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漢族,河南鞏縣(今河南鞏義)人,出身京兆杜氏分支之壹的襄陽杜氏。[1] 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創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壹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幹雲。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

《春望》原文及翻譯 篇5

 原文

 春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譯文

 國家淪陷只有山河依舊,春日的城區裏荒草叢生。

 憂心傷感見花開卻流淚,別離家人鳥鳴令我心悸。

 戰火硝煙三月不曾停息,家人書信珍貴能值萬金。

 愁悶心煩只有搔首而已,致使白發疏稀插不上簪。

 創作背景

 天寶十四年(755)十壹月,安祿山起兵叛唐。次年六月,叛軍攻陷潼關,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七月,太子李亨即位於靈武(今屬寧夏),世稱肅宗,改元至德。杜甫聞訊,即將家屬安頓在都州,只身壹人投奔肅宗朝廷,結果不幸在途中被叛軍俘獲,解送至長安,後因官職卑微才未被囚禁。至德二年春,身處淪陷區的杜甫目睹了長安城壹片蕭條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寫下了這首傳誦千古的名作。

《春望》原文及翻譯 篇6

 天津橋望春

 朝代:唐代

 作者:雍陶

 原文:

 津橋春水浸紅霞,煙柳風絲拂岸斜。

 翠輦不來金殿閉,宮鶯銜出上陽花。

 譯文及註釋:

 譯文

 天津橋下春水浸潤著紅霞,如煙細柳微風中拂岸傾斜。

 車輦不再來金殿久已關閉,鶯兒飛出銜著上陽宮中花。

 註釋

 ⑴天津橋:即洛橋,簡稱津橋,是洛水上的壹座浮橋,在今河南洛陽西南,是洛陽名勝之壹。

 ⑵風絲:微風。斜:韻腳念xiá。

 ⑶翠輦(niǎn):皇帝乘坐的車子。這裏借指皇帝。

 ⑷宮鶯(yīng):泛指宮中所棲之鳥。上陽:上陽宮,唐高宗時建造,在洛陽皇城西南,洛水天津橋附近,高宗常居此聽政。

 賞析:

 作者:佚名

 唐代的東都洛陽,是僅次於京都長安的大城市。它前當伊闕,後據邙山,洛水穿城而過,具有“天漢之象”。城南洛水上的天津橋就是因此而得名。天津橋壹帶,高樓四起,垂柳成陰,景色宜人。唐代帝王為了享樂,經常幸臨東都。唐高宗壹生先後到過洛陽七次。武則天在位期間,除回長安住過兩年外,均在這裏度過。安史之亂爆發後,洛陽兩遭兵火,破壞嚴重,而唐朝也自此壹蹶不振。到了742年——756年期間(天寶年間),帝王不再來到這裏,舊日的宮苑便日漸荒廢了。所以,洛陽城的興廢,在壹定程度上反映了唐王朝的盛衰。雍陶生活在晚唐時期。此時,唐王朝國勢日衰,社會危機日益嚴重。詩人來到天津橋畔,目睹宮闕殘破的景象,撫今思昔,有感於盛衰興亡,於是,揮筆寫下了這首七絕。

 天津橋下,春水溶溶,絢爛的雲霞倒映在水中;天津橋畔,翠柳如煙,枝枝柔條斜拂水面,縷縷遊絲隨風飄揚。這自然界的美好春光,不減當年,令人心醉。然而,山河依舊,人事已非。詩人透過茂密的樹叢向北望去,盡管昔日高大威嚴的宮殿至今猶存,可是,那千官扈從、群臣迎駕的盛大場面,已不能再見到了。宮殿重門緊閉,畫棟雕梁也失去了燦爛的色澤。當年曾經是日夜歡歌的上陽宮,已經變得壹片寂寥,只有宮鶯銜著壹片殘花飛出墻垣。面對著這番情景,詩人心潮起伏,感慨萬千。

 這首詩通篇寫景,不說史事,不發議論,詩人靜觀默察,態度似乎很悠然。然而,正是在這種看似冷靜的描寫中,蘊藏著詩人吊古傷今的沈郁的感情。詩的壹、二兩句,詩人先繪出壹幅津橋春日圖,明媚綺麗,引人入勝;三、四句轉寫金殿閉鎖、宮苑寂寥,前後映襯,對照鮮明。這種強烈的對比,很自然地表現出自然界的春天歲歲重來,而大唐帝國的盛世卻壹去不復返的景象。這正是以樂景寫哀愁,因而“倍增其哀”的手法,比起直抒胸臆的手法來,具有更強烈的藝術效果。全詩處處切合壹個“望”字。“金殿閉”是詩人“望”中所見,但苑內的荒涼之狀,畢竟是“望”不到的,於是第四句以宮鶯不堪寂寞,飛出墻外尋覓春光,從側面烘托出上陽宮裏淒涼冷落的景象。這壹細節,是詩人“望”中所見,因而落筆極為自然,但又曲折地表達了詩人難以訴說的深沈感慨,含而不露,淡而有韻,是全詩最精彩的壹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