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曾說過:“用近代的文學眼光來看,曹丕的壹個時代可說是‘文學的自覺時代’,或如近代所說的是為藝術而藝術的壹派”。請簡述這壹時期文學的自覺的主要表現。
“魏晉是中國文學的自覺時代”這壹說法最早是由日本學者提出的,魯迅在他的《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系》中也提到了這壹觀點。但文學的自覺是壹個相當漫長的過程,它貫穿於整個魏晉南北朝,是經過大約三百年才實現的。所謂文學的自覺大體表現在:
壹、文學從廣義的學術中分化出來,成為獨立的壹個門類。漢朝人所謂的義學是指學術,特別是儒學。到了南朝。文學有了新的獨立於學術的地位。宋文帝立四學,文學與人學、玄學、史學並立,這是重要的標誌。同時,這壹時期又有文筆之分。《文心雕龍·總術》中說:“今之常言,有文有筆,以為無韻者筆也,有韻者文也。”梁元帝蕭繹在《金樓子·立言篇》中對文筆之分有進壹步的說明:“……至如文者,惟須綺觳紛披,宮徵靡曼,唇吻遒會,情靈搖蕩。”他所說的文筆之別已不限於有韻無韻,而是強調了文之抒發感情、以情動人的特點,且更廣泛地註重語言的形式美,已接近我們今天所說的文學。
二、對文學的各種體裁有了比較細致的區分,並對各種體裁的體制和風格特點有了比較明確的認識。文體辨析可上溯至《漢書·藝文誌》,而更為明晰而自覺的文體辨析則始自曹丕的《典論·論文》,他將文體分為四科,並指出它們各自的特點:“奏議宜雅”,“書論宜理”,“銘誄尚實”,“詩賦欲麗”。《文賦》進壹步將文體分為十類,對每壹類的特點也有所論述。且將詩和賦分開,指出“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而瀏亮”的特點。西晉摯虞的《文章流別論》,論及十二種文體,對各種文體追溯其起源,考察其演變.並舉出壹些作品加以討論,比曹丕和陸機又進了壹步。東晉李充的《翰林論》聯系風格來辨析文體,是對文體風格的進壹步探討。《文心雕龍》和《文選》則對文體有著十分系統的區分和深入的討論。
三、對文學的審美特性有了自覺的追求。文學的自覺,最重要的或者說最終還是表現在對審美特性的自覺追求上。到了南朝,四聲的發現及其在詩歌中的運用,對用事和對偶的講究,表明人們對語言的形式美有了更自覺的追求,這對中國文學包括詩歌、駢文、詞和曲的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而《文心雕龍》對文學作品藝術特征的論述,更是文學自覺的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