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國古代最長的壹首敘事詩,最早見於南朝陳徐陵(507—583)編的《玉臺新詠》。詩前小序交代了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及成詩經過,壹般認為這些說法是可靠的。這首詩在思想和藝術上取得的成就很高,歷來備受人們稱贊。:
1.故事情節
全詩按故事情節發展可分為五部分。第壹部分(開頭到“會不相從許”)寫蘭芝向仲卿傾訴,揭開她與婆婆間的尖銳矛盾,並表示自己無法忍受下去,願意被遣送回娘家。仲卿向母親求情,被母親堅決回絕,蘭芝離開焦家成定局。
第二部分(從“府吏默無聲”到“二情同依依”)寫蘭芝辭別焦家,仲卿送她回去,分別時兩人立下盟誓。
第三部分(從“入門上家堂”到“郁郁登郡門”)寫蘭芝回到娘家後,縣令、太守先後派人來提親,在哥哥的幹預下,蘭芝被迫應承了太守家的婚事,太守大事做迎娶的準備。
第四部分(從“阿母謂阿女”到“自掛東南枝”)寫成親的那壹天,傍晚時,仲卿趕來,蘭芝、仲卿訣別,兩人相約以死抗爭。夜裏,蘭芝投水而死,仲卿上吊自殺。
第五部分(最後壹段)寫焦、劉兩家將蘭芝、仲卿合葬在壹起,兩人化為鴛鴦。
2.人物形象
女主人公劉蘭芝美麗、聰明、勤勞,知書達禮。詩的壹開頭,“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的鋪排,立即令讀者對她產生這種印象。隨著故事的展開,這種印象不斷得到充實和加強。如“指如削蔥根,口如含朱丹。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表現了她出眾的美麗,下文裏寫縣令、太守紛紛派人到她家求親也從側面表現了她的美貌遠近皆知。又如“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三日斷五匹”“朝成繡夾裙,晚成單羅衫”等,表現了她的勤勞、能幹。她向焦母辭行時,雖然對焦母不無怨言,可最後還是說“今日還家去,念母勞家裏”,與小姑子告別時,則說“勤心養公姥,好自相扶將”,溫柔的話語裏,見出她的善良、懂禮。
蘭芝忠於愛情,不為榮華所動。仲卿送她回家,兩人告別時,她自比“紉如絲”的“蒲葦”,將仲卿比作“無轉移”的磐石,以此表白她忠於愛情的心意,後來她確實做到了。回到娘家後,縣令、太守兩家先後來求親,都不能令她動心。最後在拒婚不成的情況下,以死捍衛了她與仲卿的愛情。
同時,蘭芝身上還有很可貴的壹點,就是不卑不亢,頭腦清醒,行動堅決。詩前小序裏說她“為仲卿母所遣”,而詩歌的壹開頭寫她主動提出離開焦家。當然,她不會無緣無故地讓焦母將她“遣”回娘家,很可能是焦母長期的百般挑剔,讓她認識到焦母根本不喜歡自己,自己無論怎樣努力都不會博得她的歡心,甚或是焦母近來脾氣愈加壞,已經向蘭芝暗示或明說她不願再讓她做兒媳婦。可是,從詩歌壹開頭蘭芝向焦仲卿提出請求的話語看來,完全是她不堪忍受焦母的無理指責而主動要求回娘家的口吻。這是長期忍讓、順從後的爆發,她的話裏有委屈、不滿,又堅決有力,毫無偽飾。後來焦母也對仲卿說“此婦無禮節,舉動自專由”,雖然焦母對蘭芝的評價不免是偏頗之詞,但也透露出蘭芝確實不是低眉順眼、任人擺布的小媳婦。蘭芝向焦母作別時說,“昔作女兒時,生小出野裏。本自無教訓,兼愧貴家子”,同樣讓讀者隱隱體會到蘭芝不是壹個標準的封建時代兒媳婦的形象。後來面對兄長的逼嫁,蘭芝更進壹步表現出清醒、堅決而不露聲色的性格特征。從這個角度看,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的女性人物形象長廊裏,劉蘭芝形象是獨特的“這壹個”。
和蘭芝相比,男主人公焦仲卿的性格展現得不是那麽豐富,忠於愛情、敢於為愛情獻身是他性格中最突出的方面。對於母親的威逼、誘哄,他堅決地回應道:“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取!”他迫於焦母的壓力將蘭芝送回娘家,這是無可奈何的事情,按照當時的社會風習,他只能這樣做。今天的讀者難以責怪他軟弱。自縊前他“徘徊庭樹下”的舉動,符合他特殊的處境——他是家裏的獨子,贍養母親的責任無人可交付。因此,也不能據此認為他性格軟弱,優柔寡斷。
焦母是壹個突出的反面形象。她是壹個極端蠻橫無理的女性,對於蘭芝的美德,仲卿夫婦的愛情,毫無認識和同情。對仲卿,她壹會兒惡語威脅:“吾意久懷忿,汝豈得自由!”“小子無所畏,何敢助婦語!”壹會兒又是好言誘哄:“東家有賢女,自名秦羅敷,可憐體無比,阿母為汝求。”軟硬兼施,目的是要仲卿遣走蘭芝,除卻眼中釘。
另壹個反面形象劉兄性情粗暴,趨炎附勢。他對蘭芝說:“作計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後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榮汝身。不嫁義郎體,其往欲何雲?”“作計何不量!”粗暴訓斥,語氣淩人。“先嫁得府吏……足以榮汝身。”沈德潛評論這幾句詩道:“小人但慕富貴,不顧禮義,實有此口吻。”
3.故事的意義。壹對彼此深愛著的年青夫婦,在封建家長的阻撓和高壓下,被活活拆開,最終為了捍衛愛情而雙雙付出生命。這個故事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中國古代的四大民間愛情神話和傳說:牛郎和織女、七仙女與董永、白蛇和許仙、梁山伯與祝英臺。這些故事中的男女主人公情投意合,滿心指望能在壹起過著幸福的生活,可是外在的強大的破壞力不會輕易放過他們,這些破壞力眼裏有所謂的“法”“理”,卻看不到“情”。《孔雀東南飛》中的焦母更不可理喻,因為看不慣兒媳婦就處心積慮地要把她趕走,兒子的懇求絲毫不能打動她。在她身上,封建家長違反人性的壹面暴露無遺。今天讀這首詩,劉蘭芝、焦仲卿忠於愛情,勇敢捍衛純潔愛情的言行仍令人震撼。
4.民歌風味。
第壹,這首詩以孔雀失偶起興,以鴛鴦雙飛作結,這種以美禽比擬夫婦的手法,是民歌裏常用的。
第二,多處運用鋪陳手法。詩歌開頭蘭芝自陳:“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十七為君婦……”這是壹種縱的鋪陳,簡練而有層次,意在強調蘭芝從小聰明能幹、多才多藝,很有教養,暗示了焦母逐走媳婦的無理。蘭芝離開焦家時也有壹段細致的鋪陳:“著我繡夾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這裏著意寫蘭芝的衣履佩飾,姿態容顏,這是壹種橫向的鋪陳,既有助於表現蘭芝剛強鎮定而又留戀不舍的豐富的內心活動,又流露出這首詩的創作者對蘭芝的由衷同情與贊美。後面寫太守家迎親的隊伍:“青雀白鵠舫,四角龍子幡,婀娜隨風轉。……從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門。”此處的鋪陳渲染出太守家煊赫的財勢,也從反面暗示了蘭芝不貪圖榮華富貴、忠於愛情的高潔品格。
第三,善用比喻。“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紉如絲,磐石無轉移。”這壹席話和上文的“誓天不相負”,和下文的“二情同依依”壹致而連貫,可以說是臨別的誓言。這話出自蘭芝的口,表示感情深厚,永不變心。但在事情急轉直下的時候,由於誤會,仲卿重提蘭芝的誓言,卻把它改成:“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葦壹時紉,便作旦夕間。”兩個比喻原來的***通點變成分歧點,這對於情節的發展和人物性格的刻畫,有很大的作用。
二、問題探究
1.蘭芝離開焦家時為什麽精心打扮壹番?她為什麽不在焦母面前掉眼淚,而在小姑子面前才“淚落連珠子”?
蘭芝壹大早就起來開始梳妝打扮,揣摩其中原因,壹方面她是要把自己最美好的形象展現給仲卿,讓他記住自己,如同他們婚姻生活的壹個紀念,壹方面她不願意向焦母示弱,精心打扮自己,似乎在向焦母表明她始終不認為自己有什麽過錯。詩裏寫她打扮時“事事四五通”,多少透露了她內心的雜亂情緒。
蘭芝向焦母辭別時沒有流眼淚,而是不卑不亢地說了壹番合乎事實且略帶不滿的話,面對小姑子才淚流漣漣,這表現出她的堅強與理智。
2.這首詩的許多地方註意了前後照應,使得故事情節的發展顯得真實自然,整首詩的結構也顯得非常緊湊。哪些地方是前後照應的?
故事壹開頭蘭芝向仲卿自陳時說:“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七為君婦……”,她被遣回娘家,劉母大感震驚,說道:“……十三教汝織,十四能裁衣……十七遣汝嫁……”這樣不避重復地再次用壹串鋪排句,既與前面相呼應,表明此前蘭芝所言非虛,也再次強調了蘭芝的無辜與委屈。後來寫蘭芝做嫁衣時,這樣寫道:“左手執刀尺,右手執綾羅。朝成繡夾裙,晚成單羅衫。”這幾句突出了她心靈手巧,照應了“十四學裁衣”壹句。
故事開頭仲卿向焦母求情時,焦母說:“……東家有賢女,自名秦羅敷,可憐體無比,阿母為汝求。”結尾處仲卿自盡前拜別焦母時,焦母說:“……東家有賢女,窈窕艷城郭,阿母為汝求,便復在旦夕。”
蘭芝離開焦家時,詩裏不厭其煩且用充滿贊嘆的口氣描繪她的裝扮、容顏、體態,這為下文蘭芝回到娘家後,官宦人家紛紛來求親做了鋪墊。
仲卿送蘭芝回家,兩人作別時,蘭芝說:“君當作磐石,……磐石無轉移。”後來仲卿誤以為蘭芝攀高枝時重提誓言,說:“磐石方且厚,……便作旦夕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