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哪首古詩提到洛陽孟津《臨江仙·自洛陽往孟津道中作》,具體說明如下:
1、具體詩詞內容
金·元好問《臨江仙·自洛陽往孟津道中作》今古北邙山下路,黃塵老盡英雄。人生長恨水長東。幽懷誰***語,遠目送歸鴻。蓋世功名將底用,從前錯怨天公。浩歌壹曲酒千鐘。男兒行處是,未要論窮通。
2、詩詞概述
是金朝詞人元好問創作的壹首詞。該詞上片觸景興感,重在抒情,在誌士悲慨之中,流露出孤寂之感。下片重在說理,既表現他以英雄自許,渴望建功立業的情懷。
又表明他面對現實,在無可奈何中,聊以曠達自遣苦悶。全詞通過寓情於景的手法,借“地”興懷,由北邙山這壹特定地點,引出吊古傷今之情,抒發了作者對“今古英雄”懷才不遇的感慨。
3、詩詞賞析
該詞上片以回顧歷史起句,攏“今古英雄”於筆端,詞人將自己的感情融於歷史長河,寫出了滔滔不盡、起伏跌宕的痛惜與感傷。“遠目送歸鴻”的意象,動靜結合,相輔相成。
下片強壓“長恨”浩歌放飲的意象,是“抽刀斷水水更流”式的自我寬解,詞人的郁憤欲蓋而彌彰,顯得蘊藉而深遠,更加揮之不去,難以擺脫。詞作通過描寫闊大的意象,以遼闊顯蒼涼,以浩歌掩感傷,詞人內心的矛盾與痛苦可想而知。
全詞開篇寫景,景即眼中所見:北邙山上的墳墓;黃塵路上奔波到老的英雄;春北飛秋南歸的大雁以及日日奔騰的東流水,景物選取由近及遠,然後由寫景轉入抒情。
此景引起的是作者內心的無限惆悵,因此詞人低吟出“人生長恨水長東”的詞句。再由抒情轉入下片的議論:對人生短暫的無可奈何和對未來的玩世安排,水到渠成汩汩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