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關於梅花淩寒不懼的詩句

關於梅花淩寒不懼的詩句

1. 關於淩寒的詩句

關於淩寒的詩句 1.淩寒獨自開 全首古詩

王安石《梅花》

墻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梅花,香色俱佳,獨步早春,具有不畏嚴寒的堅強性格和不甘落後的進取精神,因而歷來為詩人們所吟詠,所歌頌。在我國古代為數眾多的詠梅詩中,王安石的《梅花》堪稱壹首饒有特色、膾炙人口的佳作。

首詠梅詩吟詠的是早春之梅。全詩雖僅4句20字,卻較為形象地刻畫了早春梅花的神韻和香色。前兩句“墻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寫頗有寒意的早春時節,萬

物皆未萌芽,唯獨墻角數枝梅花迎寒綻開。這兩句寫梅花,不繪其形,而傳其神。“墻角”二字點明地點;“獨自開”與“數枝梅”相照應,傳遞了梅先天下春的信

息;“淩寒”二字交代時間,突出了春梅於嚴寒中傲然怒放的性格特征。不過,這兩句詩寫梅花不畏嚴寒傲然怒放,並非首創。在此之前,已有別的詩加以描繪了。

如南朝陳詩人謝燮的《早梅》詩:“迎春故早發,獨自不疑寒。畏落眾花後,無人別意看”,緊扣壹個“早”字,用表現人的心理狀態的“疑”與“畏”字寫梅花,

使之人格化,從而惟妙惟肖地反映了其傲霜鬥雪迎春的高尚品格。

較之前兩句,後兩句“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寫梅花的香色,則寫得較為新

穎別致。“遙知不是雪”,著眼於人們的視覺形象,含蓄地寫梅花的純凈潔白。盡管這句詩否定了詩人於遠處所看到的墻角淩寒獨自綻開的數枝梅花是雪,但它實際

上曲折地反映了梅白似雪的色彩。試想,假如這梅花不是白的,而是紅的或是其他顏色,詩人會由此而聯想到雪嗎?正因為梅花似雪,唐代詩人張謂的《早梅》詩句

“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消”,以錯把梅枝當作雪枝來反映白梅早發、皎潔似雪的特點,才給人以“錯”而無誤,“錯”中見奇之感。

“遙知不是雪”這句詩,不僅含蓄地寫梅花的純凈潔白,也間接地交代前兩句中所寫的迎寒怒放的“墻角數枝梅”實為詩人從遠處隱隱約約中所見,且與訴諸人們嗅覺的下句“為有暗香來”壹道寫梅花的香色,詩句之間具有內在聯系,顯示出全詩結構的嚴謹。

人寫梅香,沒有借助任何形容詞,亦未潑墨如雲,大肆渲染,而是以“看似尋常最奇崛”(王安石語)的“遙知”這兩句詩巧妙自然地出之。這兩句詩之間具有因果

關系。正因為有梅花的香氣從遠處襲來,才使詩人“遙知不是雪”。倘若梅花無香氣,則詩人從遠處隱隱約約看到的“墻角數枝梅”,是難免把它錯當作雪枝的。以

互為因果的兩句詩寫梅花,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藝術效果,與張謂的《早梅》詩句有異曲同工之妙。

當然,“遙知”兩句詩也未必是實寫詩人於遠處聞到梅花的香色,從而得出是梅非雪的結論,而只是虛寫,極言梅花的香氣之濃。

如果說,這首《梅花》詩所吟詠的梅花,不僅讓人領略到其淩寒怒放的神韻,而且給人留下它香色俱佳、別具壹格的鮮明印象,那麽,這首詩本身也就如同它所吟詠的梅花,令人賞心悅目,獲得藝術美的享受。

2.贊頌梅花淩寒獨放的品質;詩句

梅花 / 梅

作者: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蔔算子·詠梅

作者:陸遊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壹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雪梅·其壹

作者: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壹段香。

上堂開示頌

作者:黃蘗禪師

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壹場。

不經壹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墨梅

作者:王冕

吾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吾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吾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跡。

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山園小梅·其壹

作者:林逋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金尊。

3.關於雪的詩句

1、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壹段香。(盧梅坡)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艷。(呂本中)

墻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

——這三句詩句,是巧妙地運用了雪與梅花在顏色、季節以及她們給人以春天來臨的希望上,進行了相互村托的描寫。我們也可以借鑒作者的手法,把自然界中很多相關的事物,通過自己的合理想象,利用映村的方法,把事物寫具體逼真。

2、才見嶺頭雲似蓋,已驚巖下雪如塵;

千峰筍石千株玉,萬樹松羅萬朵雲。(元稹)

——這兩句詩的前半部分,描寫的是典型的北方雪天的情景,"是典型的'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的足不出戶的惡劣天氣。但是,詩句的後半部分,作者通過自然景色抒發的情感,卻是積極向上的,作者通過'千株玉、萬朵雲、瓊枝',把北國的冬天變得溫情脈脈,不在因雪而淩厲肅殺。作者把自己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激情表達的具體貼切。從中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必須與自己豐富的心理世界結合起來,才能真切感人。

3、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高駢)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

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韓愈)

雪消門外千山綠,花發江邊二月晴。(歐陽修)

——雪與春天,這是我們對諸多寫雪的詩句最熟悉的。這幾句詩,表達了作者飽滿的熱情和樂觀的人生觀。作者利用詩句,為我們提供了壹個萬紫千紅的春天畫卷,提示我們聯想春天的美麗,正是文學作品對人思想的啟迪。

4、燕上雪花大如席,紛紛吹落軒轅臺。

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入手。(李白)

——這是李白直接描寫大片雪花的詩句,我們可以直接引用來描寫雪。我們要學習詩人通過細致觀察、進行形象刻畫的創作品質。

5、戰退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張元作)

——這是作者經過大膽的想象,把雪寫成是天上壹場激戰而飄下的龍鱗,賦予雪以俠客的性格。在環境氛圍和心理感覺與之相適應時,可引用這比較獨特詩句。

4.描寫冬雨的詩句有哪些

描寫冬雨的詩句

1、風吹雪片似花落,月照冰文如鏡破。——呂溫《冬夜即事》

2、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3、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李白《北風行》

4、千裏黃雲白日曛,北風吹落雪紛紛。——高適《別董大》

5、孟冬寒氣至,北風何慘栗。——漢·《古詩孟冬寒氣至》

6、萬木凍欲折, 孤根暖獨回。——齊己《早梅》

7、風吹雪片似花落,月照冰文如鏡破。——呂溫《冬夜即事》

8、墻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王安石《梅花》

9、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祖詠《終南望余雪》

10、平明走馬上村橋,花落梅溪雪未消。——賈島《冬夜送人》

11、亂雲低薄暮,急雪舞回風。——杜甫《對雪》

12、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李白《嘲王歷陽不肯飲酒》

13、斜陽疏竹上,殘雪亂山中。——韓翃《褚主簿宅會畢庶子錢員外郎使君》

14、溪深難受雪,山凍不流雲。——洪升《雪望》

15、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白居易《夜雪》

16、雪花似掌難遮眼,風力如刀不斷愁。——清·錢謙益《雪夜次劉敬仲韻》

17、鳴笙起秋風,置酒飛冬雪。——王微《四氣詩》

18、才見嶺頭雲似蓋,已驚巖下雪如塵。——元稹《南秦雪》

19、半夜倚喬松,不覺滿衣雪。——劉駕《苦寒吟》

20、片片隨風整復斜,飄來老鬢覺添華。——黃庚《雪》

5.

描寫梅花的古詩有可以到豆蔻詩詞網:

1、《早梅》

唐·張謂

壹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林村傍溪橋。

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春雪未銷。

2、《早梅》

唐·齊己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

前村深雪裏,昨夜壹枝開。

風遞幽香去,禽窺素艷來。

明年如應律,先發映春臺。

3、《墨梅》

元·王冕

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好顏色,只流清氣滿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