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詩是由詩人席慕蓉寫於1982年。這首詩寫了故鄉的歌謠,故鄉的景致,古樹的年輪,作者從濃濃並且熟悉的鄉音入手,再從熟悉而又模糊的故鄉曾經的景致續寫鄉愁,最後從內心綿延不絕的鄉愁的形象化作大樹的年輪,永遠的思鄉之愁就這樣通過形象的景物,化抽象為具體的表現了出來。
鄉愁
作者: 席慕容
故鄉的歌是壹支清遠的笛
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
故鄉的面貌卻是壹種模糊的悵惘
仿佛霧裏的揮手別離
離別後
鄉愁是壹棵沒有年輪的樹
永不老去
二、《鄉愁》是現代詩人余光中於1972年創作的壹首現代詩歌。詩中通過“小時候” “長大後” “後來啊” “而現在”這幾個時序語貫串全詩,借郵票、船票、墳墓、海峽這些實物,把抽象的鄉愁具體化,概括了詩人漫長的生活歷程和對祖國的綿綿懷念,流露出詩人深沈的歷史感。[1]全詩語言淺白真率,情感深切。
鄉愁--余光中
小時候
鄉愁是壹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壹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壹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裏頭
而現在
鄉愁是壹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