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詩如下:
永華山
宋代寇準
上面只有天,沒有山和氣。
仰望紅日,回望低低的白雲。
贊賞:
《華山頌》是宋朝宰相寇準七歲時唱的壹首詩。詩的大意是:除了藍天,遠近的山都在華山腳下。太陽看起來那麽近,山腰上飄著白雲。
寇準是北宋少有的神童。他吟誦的詩是周圍譜寫的詩,詩與周圍是和諧的。兒童詩是即時感受的作品,結合了前人對爬山的描寫,突出了華山的嚴謹和氣勢非凡,看似符合山勢,準確生動。應該說是難能可貴的。
據記載,寇準小時候,父親大擺宴席,賓客們都在豪飲。客人們請寇準在附近的華山上寫壹首詩。寇準在客人面前踱步思忖,壹步,兩步,到了第三步,隨口唱了壹句五言絕句:“只有天在上面,沒有山和氣。”仰望紅日,回望低低的白雲。“比世人皆知的曹植七步詩快多了。真是機智過人,能言善辯。
詩人簡介:
寇準(961-1023),字。漢族,化州下托(今陜西渭南)人。北宋的政治家和詩人。太平興國五年進士,授予大理評價,知歸巴東,大名府成安郡。忍痛移廟,傳雲州之判。召試學士院,授正正直權於史館,升官為三司使,轉鹽鐵判官。天禧元年,改時為山南東路,重登丞相位(中書侍郎兼吏部尚書、同平章大臣、景陵宮使)。天盛元年(1023)九月,司馬在衡州,寇準被貶。當時寇準病重,被召到衡州(今衡陽)做工,死在竹榻上。衡州團練副使李葬於衡州(今衡陽)嶽屏山的花藥寺,其妻宋奏乞歸故裏。祐四年,翰林學士孫堅給墓碑寫了壹封信,第壹個題目是“仲晶”。寇準擅長詩歌和寫作,他的七句詩尤其迷人。今傳世《寇仲玉詩集》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