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點:鬥門區鬥門鎮鬥門市場東側
門票:免費。
開放時間:全天
簡介:
關於古街
別名“民國壹條街”
鬥門古街主要是指南北約500米的主幹道和東西約200米的次幹道形成的近似“T”字形的街道。古街建於清代,但被改建為今天大家都能看到的中西合璧的騎樓建築,其鼎盛時期在民國時期。因此,壹些文史工作者也稱之為“民國壹條街”。
鬥門古街,主體建築中西合璧的獨特騎樓,在鬥門的建築中鶴立雞群。店鋪大門基本高度統壹,規格相似,外墻和走廊的天花板上雕刻著花朵、幾何圖形等磚塊。中西合璧的鬥門古街,依稀可以看出它作為壹條商業街的特色和昔日的繁華。
關於鬥門
地形如“水桶”因此而得名。
鬥門鎮位於珠海和新會交界處,故名“鬥門”。據史料記載,鬥門鎮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從北宋(公元960年)壹直到元朝,歷代都是行政機關所在地。宋紹興二十二年(1152),定名為象山潮屬鄉(潮居);明洪武十四年(1381),改為黃糧渡;光緒六年(1880),改為黃亮鎮;宣彤二年(1910),改為象山縣第八區;宣彤三年(1911),鬥門市場更名;民國九年(1920),改為黃亮區;1959變更為鬥門公社;1986更名為鬥門鎮。
德水路便利
市場時期的商人摩肩接踵
從清代中期開始,鬥門就有水路客船往來於江門、石齊乃至澳門,商人之間的交流也很多。江門、新會等外商,當地華僑和外國傳教士看中了鬥門土城,紛紛來此經商、辦教堂,從而逐漸加速了鬥門的商業和中西文化的交流,並逐漸在主幹道和爾瑪依娜路上修建起平房式的店鋪。“當時的街道是石板街,寬約4米,長約300米。”鬥門鎮82歲的“老鬥門”梁先生告訴記者,雖然以前街上都是平房、瓦房,但集市期間各地前來做生意的人群摩肩接踵,茶館、飯店生意興隆,車水馬龍,熙熙攘攘。“賈坐的有店鋪,有攤販,作坊裏有手工藝品。
沒錯,江湖上到處都是跑來跑去的英雄,城市裏也有壹大堆不擇手段的人。"
民國壹把火
幾乎所有的商店都被燒毀了
民國初年,鬥門市場發生過壹次火災。除了金山莊這個“勝蘭”之外,其他店鋪都被燒毀了,不久之後,店鋪就建在了陸地上。第壹次世界大戰爆發時,許多華僑帶著血汗錢回國結婚買房,壹些華僑及其親屬投資鬥門市場,使鬥門市場的商業和貿易又迅速發展起來。據南門村村長趙承華先生掌握的資料,1920年(民國九年)南門村金山村開村,後有南門村謝場趙、趙化龍、八甲村大場羅連耀、永同昌、小壕湧村匡。收集海外華人資產
加拿大牧師協調建設
1928(民國17年),原有市場狹窄的街道和小商店無法滿足商業和貿易的需要。時任八區區長的歐以豪提議成立“鬥門市場建設委員會”,由各鄉鎮派員協調各方利益,與各路商家合作,拓寬街道,改建店鋪。這個建議得到了各個鄉鎮的響應,同時采取了中西合璧的建築模式進行拆遷擴建。
因此,鬥門市場重建的規劃設計方案由當時在鬥門市場傳教的牧師、加拿大建築工程師加裏·魏等人協調。五年後,鬥門市場建委聚集華僑和地方財力,在黃糧渡土城東北,即鬥門市場南北主幹道和東西二路,修建了中西合壁的騎樓建築群,形成了當時繁華的丁字商業街。拱廊有兩層,也有三四層。有的店鋪裝修的人住在前面的鋪位和倉庫,有的人住在下鋪和倉庫。
希望能幫到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