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大官抄寫員尹炳壽給出的相關資料。

大官抄寫員尹炳壽給出的相關資料。

易炳壽(1754-1815)字群相似,號莫青,陌安人,福建汀州寧化人。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進士,受托掌管刑部,移任外交大臣。嘉慶四年(公元1799年)任徽州知府,嘉慶十年(公元1805年)任揚州知府。他誠實、勤奮、熱愛人民。《吳城懷古》壹書譽為:“揚州太守,名揚壹代。當天氣幹凈幹燥時,汀州莫青的太守是最有名的。風流又文藝,利國利民,先後堪比歐陽永樹、蘇東坡。村裏人對它贊不絕口,供奉它的賢者廟裏有酒廳。”

易炳壽出生於書香門第。他喜歡繪畫,作品有四種風格。他的行書有顏真卿的神韻,思路很廣。也是百位老師,表達自己的想法,吸引人的註意力。他的隸書成就最高,是清代碑學中隸書復興的代表人物之壹。

易炳壽的隸書從漢碑中吸收了神真,創造了自己的面貌。用筆剛勁沈穩,結構飽滿寬廣,氣勢渾厚,格調高雅。易自己的總結是:“方正、奇點、豎姿、易、少、虛實、胖瘦、變化極、出腕……”。他所作的對聯、匾額,從線條到結體,都十分疏密錯落,在力度上獨具神韻,個性鮮明,橫平豎直。他用篆書的筆法寫隸書,所以筆畫圓潤,粗細相近,沒有明顯的波挑。構圖很有特色,四面都是字的覆蓋和支撐,給人壹種整潔嚴謹的裝飾美感,梁章鉅評價說越大就越強。

易炳壽的隸書在筆畫上與傳統的韓立有很大不同。他省略了韓立橫畫的曲折,取而代之的是粗細變化不大的直筆。韓立的平結在他手裏已經不存在了,只剩下粗粗的木頭建築般笨拙的造型。然而,這不是貧窮後的人工技能,而是深刻把握韓立本質後的變異。易炳壽理解藝術的質樸和真誠,但他深受儒家美學的影響。如果他成功地設計了壹個建築結構,它就類似於歐陽詢的楷書。如果說他通過減少用筆動作簡化線條取得了奇跡般的效果,那他與八大山人不謀而合。易炳壽的書法融合了秦漢碑刻,古樸蒼勁,“有壹股廟堂之氣”,對後世書法創新有很多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