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是積極參加反腐倡廉文化進校園主題活動,自覺參與,帶頭踐行,培養“廉潔奉公、公正節儉”的道德品質,努力做社會主義“四有”新人。
第二,堅持細節,從日常瑣事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把誠實、正直、公正、節儉等良好的道德品質貫穿於人的學習、生活、行為之中。
第三,敬誠敬潔,堂而皇之做人。從小學會做人,學會做人,學會做人。讓我們從尊重正直誠實的人開始;從敬畏正直忠誠的人開始;從正確對待財務和朋友開始。從點滴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培養尊重規則、廉潔無私、抵制誘惑、自律自強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自覺抵制不良社會風氣的侵蝕,使誠信意識真正滲透到我們的思想中,體現在我們的行動中,不斷凈化我們的心靈,培養高尚的情操。
第四,為人處事要公道正派,堅持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公正待人,判斷是非,處理問題。
第五,要發揚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勤儉節約,不鋪張浪費,不貪虛榮,不貪圖享樂,勤儉勵誌,從小培養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優良品質。
第六,我們所有的同學都要做誠信的“小衛士”,做家長的“誠信監督員”,支持家長幹幹凈凈做事業,白做人民公仆。
親愛的同學們,我們是中華民族的希望,祖國的未來,肩負著建設祖國未來的重任。無論我們明天從事什麽崗位和職業,“誠信”都是我們立身之本。
讓我們壹起行動吧。從現在開始,讓我們與誠信同行,誠信與贊美同行,時刻自律,時刻思考誠信的美德,讓每個人都成為誠信文化的學習者、踐行者、傳播者,讓誠信之風吹遍校園、家庭、社會。
誠信同行,讓美好的心靈播下高尚的種子。學會做人,做壹個正直的人!
讀中國古語“出淤泥而不染,不亦樂乎”,我不會想到“廉潔”二字。詩人用清高的荷花來歌頌他們自愛的品質,也諷刺那些追逐名利,愛虛榮的庸俗之人。作者把自己崇高的節操和荷花的本質聯系在壹起:清新淡雅,潔身自好,不艷不妖。
讀到現代的“誠實守信是做人之本”,不禁讓人想起“誠”字。壹個自尊、誠實、守信的人,自然能獲得別人的信任。這種道德原則,這種傳統美德,壹直是中華兒女所期待的。
荒涼的沙漠,天空壹眼望去毫無生氣,風沙肆無忌憚地刮著。唯有胡楊屹立,滄桑不願倒。多麽正直啊!即使天氣如此惡劣,即使環境如此惡劣,他們的軀幹甚至靈魂都不向困難和誘惑屈服。每個人都有欲望,這種欲望和無形的精神支撐著每個人。貪婪是眾多欲望中的壹種,它就像壹朵滴落的罌粟花,會在不知不覺中慢慢腐蝕妳的意誌。或許明明知道它的危險,當欲望來臨時,還是會沈淪其中,沈迷其中。
當今社會,貪婪的欲望無處不在。人應該如何抵制金錢,權力,權勢?人都是有私欲的,為了利益不惜欺騙或背叛無辜的人,傷害最大的也是人類。社會太復雜,渺小如塵埃。面對紛繁復雜的社會,我們該如何發出自己的光和熱?我該如何天真無邪,坦然地走過這壹生?我們沒有忘記,誠實、公平、正直是做人的根本。
責任來源於社會關系之間的相互承諾,承諾的價值在於人的誠信。社會是壹個大圈子,人只有通過合作才能有所成就,而合作關系到個人的守信和清白。作為學生,我們從小就形成了是非觀。什麽是對的?怎麽了?在人類認知領域,我們會找到答案。雖然人是萬物之靈,但他只是壹個微小的生命。與難以完全理解的廣闊世界相比,與無邊的歲月相比,幾十年算什麽?卑微的我們,無論我們有多渺小,人類都能在繁衍中展現出自己最大的力量。就像秋天最後壹片落葉,即使最終會陷入泥淖,也會在安然落下之前,向世人展示它最後的美麗...
生命無價!在有限歲月的長河中,做壹個誠實、守信、正直、清白的人,不會是壹輩子。少壹點欺騙,少壹點邪惡,少壹點貪婪,少壹點陋習,社會才能和諧美好。我們要接受“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權貴不能屈”的古訓,要記住“自古以來,人生沒有死過的人,所以要守住自己的心,管好自己的歷史”的忠告。
朋友們,堅守誠信,對生活誠實,對我們的生活負責!余倩,兩袖清風。
明朝著名的大臣清正廉明。有壹次,朝廷派他去河南視察。他回京時,人家買了些絲帕、蘑菇、線香等當地土特產寄回北京要貴,他不收。同時,他還寫了壹首詩表明心跡:絲帕菇,香香害民。風吹袖上天,免得說短話。"
周總理廉潔從政小故事。
“作為國務院總理,我的工作失職,對不起那裏的人民。”
周總理的廉潔政治深入人心,不是表面的,而是實實在在的。上世紀70年代初,號稱“人間疾苦”的甘肅定西,20多個月沒有壹場透雨。許多人不僅缺衣少食,而且連喝水都有困難。在中央召開的工作會議上,甘肅的宋平同誌報告了定西的災情。周總理聽了報告,臉色十分嚴峻。他說,要盡壹切努力組織群眾,發展生產,增加收入,改變面貌。後來,中央工作會議召開全體會議,周總理在會上心情沈重地說:“我聽到甘肅中部人民生活困難,心裏很難過,很難過。解放20多年了,那裏的人民生活還是那麽艱難。作為國務院總理,我失職了,我對不起那裏的人民。”會後不久,總理派了壹個工作組去甘肅,帶去了食物、棉衣、棉被和其他救災物資。幾年後,當人們看到定西人還穿著總理親自整理發放的棉服時,無不感慨萬千。
“只要我是總理,會議廳就不允許裝修。”
周總理的廉潔是無比威嚴的,他的影響力在今天也是無與倫比的。在國務院會議廳的入口處,有壹塊木制屏風,上面刻著“艱苦樸素”幾個字,這是總理工作風格的寫照。在國務院的會議上,人們不止壹次聽到總理拒絕裝飾會議廳。總理說:“只要我是總理,會議廳就不許裝修。”1959年,在大躍進的氛圍下,水利部未經請示,在密雲水庫附近修建了水利建設成就陳列館。壹天,在西花廳開會時,總理突然轉向水利部副部長錢說:“錢,何先生告訴我,妳們正在密雲水庫修建壹座相當先進的大樓。這是真的嗎?”錢答道:“是的,這是壹個水利展覽館。”總理沈默了壹會兒,搖搖頭,輕聲說:“沒想到妳會做出這種事。”錢聽了很慚愧,心裏像刀割壹樣難受。如果按照現在壹些幹部的思維,總理既沒有嚴厲批評,也沒有批示處理,既沒有紀律處分的威懾力,也沒有丟官的危險,完全可以蒙混過關。但是,在周總理的偉大人格的感召下,錢回到部裏,立即在部黨組會上傳達了這壹點。水利部黨組當即決定,將這棟價值400多萬元的大樓無償轉讓給壹機部某研究所,並向中央寫出了深刻檢查報告。孫中山的遺囑和孩子要愛自己。
孫中山擔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可謂高官厚祿。然而,他為了大眾而忘記了個人利益,他過著清清白白的生活。他死的時候只留下了壹些自己用過的衣服,2000本書和壹棟房子。這房子是住在加拿大的華僑買的。在人們留下的家庭遺囑中,我說:“我把所有的書、衣服、房子等都給了我的妻子宋慶齡。那是我留下的,因為我在國家事務中盡了最大努力,死了,作為壹個紀念品。余的子女已長大成人,自立自強,並希望相親相愛,以接替。這就尷尬了。”
毛主席留給我們的。
在北京訪問的毛主席的襯衫、床單和拖鞋都是打著補丁的。三年自然災害期間,毛主席帶頭不吃肉;讓他的兒子安迎去朝鮮戰鬥到死。看到這裏,我和解說員壹起哭了,內心的震撼無與倫比。毛主席沒錢吃沒錢穿嗎?論信用,誰能信用毛澤東;論權力,中國誰至高無上?所以,黨的領導幹部廉潔不廉潔,只要看他的衣食住行和對親屬的安排,就壹目了然了。
周恩來向農民道歉。
抗戰勝利後的延安,生活依然很艱難。有壹次,幾個警衛班的戰士聚在壹起,想給周恩來副主席弄點吃的。衛兵肖偉想出了壹個主意,拿了四雙舊布鞋去農夫家買了壹只狗。周恩來知道後,嚴肅地批評肖偉說:“四雙舊鞋能換壹只狗嗎?老百姓之所以跟妳換,是因為相信* * *產黨,我們絕不能侵犯老百姓的利益。”第二天,周恩來帶著肖偉去了那個農民家,向他道歉,並親自付了錢。
周總理的“宴會”
7月,周恩來總理視察廣東新會縣。時任該縣縣委書記的黨·向敏同誌看到周總理風塵仆仆、日夜操勞的情景,感到十分惋惜。周總理離開新會的前夕,他悄悄安排廚子在縣委大院的壹個小房間裏設宴為總理送行。聚會上沒有酒和食物,只有壹些瓜菜。盡管如此,在吃喝結束時,周總理還是語重心長地說:“向敏同誌,妳壹月的收入我知道得清清楚楚。如果妳吃不起這樣的飯,那就讓我來付吧。我請客!”總理馬上示意他的秘書把這300元人民幣交給縣委的司務長。
壹碗白米飯
1927年冬天,毛主席帶領工農紅軍住在寧岡縣茅坪村的時候,有壹段時間紅軍的生活非常艱苦,每天吃紅米南瓜,有時吃用粗糙的紅米和南瓜熬制的粥。剛開始吃了幾口飯覺得有點甜,吃多了就有點難受,但是毛主席也沒做什麽特別的,還是從壹個鍋裏給戰士們盛飯。
壹天吃早飯時,警衛員小胡突然給毛主席端來壹碗米飯和米飯。原來他看到毛主席每天熬夜,和戰士們壹起吃糙米南瓜煮的粥。他實在受不了,就跑到廚房和廚子私下商量,由小胡自己把紅米加工成白米飯,另外用碗給毛主席蒸了半斤米飯。
毛主席看到白米,覺得有些奇怪,就問戰士們今天是不是也吃這種米。小胡從來不在局長面前撒謊。當然,這次他說了實話。毛主席聽後,馬上叫他拿回廚房,用南瓜煮粥,大家壹起吃,並說:“不要再這樣了。士兵吃什麽我就吃什麽。”小胡興奮地說:“毛委員,南瓜粥早就做好了。大家都吃完了。這頓飯就吃了,下次別做了。”毛主席還是不同意,耐心地向小胡解釋,“我應該不是什麽特別的人。南瓜粥又甜又香,所以很好吃。軍人能吃,我就不能吃?要知道,被壓迫被剝削的窮人連野菜都吃不上。趕緊把飯給我送回來?”小胡還想說點什麽,但毛主席已經把那碗白米飯塞到他手裏了。小胡忍不住把飯拿回了廚房。
《廉政故事》節選
崔元寫了座右銘。
崔元,字,生於東漢張健三年?公元78年?。他的父親崔健,學識淵博,才華橫溢。漢明帝時把他比作壹條“龍”,可見他對崔健的特殊寵愛。
崔元從小聰明機警。受父親影響,他也喜歡讀書。他小時候就熟讀“四書”和“五經”。
崔元九歲的時候,有壹天早上他在家門口和孩子玩。突然,他看到幾個人從路上前呼後擁。其中壹個穿著官服的人,騎著壹匹魁梧的馬,走到他家門口,答應去拜訪崔健。他們進屋後,崔元從家裏人那裏知道,騎馬人是今天的縣令,為人清正廉潔,深受百姓愛戴。崔元聽後靈機壹動,順手在門上寫了壹首四言詩:
“妳不是幹柴,侯文是什麽?
雖然沒有光,進入我。"
意思是說我們這個偏僻的地方不是古代的魏國,也沒有隱居在魏國的高穆,而且這位遠道而來的先生也不是曾經拜甘穆為師的,那麽他為什麽會來我們這條街呢?
這時,縣令正要離開,回官邸去。他走到門口,突然看到門上有壹首墨汁未幹的詩,字跡細膩,但內容卻含有譏諷。他問崔健這是誰寫的。崔健壹看,馬上說:“這壹定是我淘氣的兒子寫的。請原諒我冒犯了妳的榮譽。”縣長笑著說:“請給妳兒子打電話。我想當面問他。”崔元被叫去後,縣令看見面前站著壹個俊俏的孩子,說:“還能寫幾個字嗎?”只見崔元手壹揮:“君使臣有禮,臣忠君。”
縣令見他小小年紀,能言善辯,忍不住對崔健說:“妳兒子是個巫師吧?真可謂‘龍生龍’。”回頭看崔元,他已經跑出去玩了。
東漢八年?96?18歲時,崔元在京城讀書。師從賈逵後,精通天文歷法。後來他的弟弟崔章被國家無辜殺害。他怒不可遏,為哥哥報仇。然後隱姓埋名逃離了這個國家。元朝第五年?118?40歲時,直到被法院赦免才回家。
他在總結自己坎坷經歷的基礎上,寫了壹首自警詞,嘗言對號入座,故稱座右銘,座右銘壹詞由此開始。它的銘文是這樣的:沒有人矮,沒有人長。給的時候小心,收的時候別忘了。世譽不足,仁為紀。掩心而動,謗議傷。不要把名字做得太真實,留個傻子,贏個妳藏的。在涅槃中,貴,暖,含光。生而體弱者,老死不相往來,誠實堅強。壹個人走路的時候很難衡量他的野心。慎言飲食,知足者常樂。持之以恒,則香久矣。希望能幫到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