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山,位於平邑、費縣、蒙陰三縣交界處,綿亙二百余公裏,與白面的泰沂山脈,***同夠成魯中南低山丘陵區的脊骨。蒙山主峰層巒疊嶂,巍峨壯觀,素有“七十二峰、三十六洞、七十古剎”之說。主峰龜蒙頂海拔1156米,僅次於泰山,屬山東第二高峰。蒙山,歷史上也稱東蒙,早見於我國古籍,景色壯美,古跡薈萃。承天宮、迎仙橋、觀音殿、孔子小魯處等古籍與白雲巖、擂鼓臺、望海樓、龜蒙頂等名勝相映襯,吸引了歷代來蒙山探景訪勝的名人文士。孔子登臨時曾感慨“登東山(即蒙山)而小魯”。唐代詩壇兩大旗手李白和杜甫,於天寶四年來蒙山尋道訪友,結下了深摯的友誼,杜甫為此賦詩:“醉眠秋***被,攜手日同行”,成為千載傳頌的佳話。現在,經過幾代林場職工的封山育林,蒙山森林覆蓋率已達90%以上,植物種類上百種,動物種類四十余種。根據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檢測,蒙山空氣濕度、溫度適宜,含氧量21、03%,負離子含量85萬個/立方厘米。成為壹個具大的生態博物館。 沂蒙山根據地旅遊風景區位於山東省沂水縣夏蔚鎮,距縣城以西30公裏。旅遊區南北長約12.7公裏,東西長約5.7公裏,總面積32.6平方公裏。由夏蔚、雙山、王莊、大戰地、雲頭峪五大景區構成。景區內東、西方文化底蘊深厚,歷史遺跡眾多:中***山東分局舊址、八路軍山東縱隊指揮部舊址、大眾日報創刊地及孟良崮戰役陳毅指揮所舊址、百年天主教堂、聖母山聖母堂、沂蒙紅嫂園、民俗支前村、沂蒙山紀念館及根據地廣場等景點融教育、愛國、休閑、參與於壹體。令您體悟戰爭的殘忍,珍惜和平,愛好和平。同時感觸異國情調,歐洲風情。 這裏山水秀麗,山有魂、水有情,沂蒙山沂河相依、相繞,寶塔崮、透明崮,無山不崮,無崮不奇;這裏人文資源深厚,百年天主教堂、聖母堂,承載著中西文化在這塊土地的碰撞;哥特式建築、教堂鐘聲,沈積著悠久的文化底蘊。眾多的革命遺址,濃郁的文化沈澱,秀麗的風光水色,純樸的風土人情,濃郁的紅色文化,無以不讓人沈迷其中,流連忘返。 旅遊區南北長約12.7公裏,東西長約5.7公裏,總面積32.6平方公裏。是全國 著名的四大根據地之壹沂蒙山根據地黨政軍指揮中心,素有“華東延安”之稱,是山東省建黨建軍開創時期的革命聖地。在革命鬥爭史上被稱為“王莊時期”。老壹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劉少奇、羅榮桓、徐向前、陳毅、粟裕等在這裏工作過,戰鬥過。在這裏,每壹座山頭都燃燒過抗日戰爭的烽火,每壹寸土地都滲透了坑日軍民的鮮血。景區內東、西方文化底蘊深厚,歷史遺跡眾多:中***山東分局舊址、八路軍山東縱隊指揮部舊址、大眾日報創刊地及孟良崮陳毅指揮所舊址、百年天主教堂、聖母山聖母堂、沂蒙山紀念館及根據地廣場等景點點融教育、愛國、休閑、參與於壹體。讓您走進根據地,感覺沂蒙山,呼吸沂蒙山革命老區自然的清新,觸摸歷史的滄桑,接受文化的洗禮,激發生命的靈光與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