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詩的背景不是很清楚。現在有兩個版本在流傳。壹個是蘇軾住儋州時寫的這首詩,壹個是他在黃州寫的。雖然無法確定是哪個地方,但儋州和黃州都是蘇軾被貶謫的地方,充滿了挫敗感。
2.詩人的情感
這首詩也是在中秋節時寫的,但與眾所周知的“水貂頭”不同,風格十分蒼涼。詩的開頭,詩人感嘆人生如夢,給人壹種滄桑的感覺。再加上這種悲涼的秋風,詩人對生活的無奈感更重了。?世界是壹個大夢?從詩人的人生經歷來看,這裏的世界既可以是抽象的人生概念,也可以是具體的歷史事件,比如蘇軾的《大影響》?烏臺詩案?還有被降職的事。世事難料,驕傲和挫敗感壹發不可收拾,如同壹場大夢。?秋天的生活有多爽?,?酷嗎?除了是秋天的特征,難道它不在詩人的腦海裏嗎?酷嗎?然後呢。從這首詩來看,表現了詩人對世事無常的感慨,仿佛是壹場大夢,以及對自己遭遇的無奈感嘆。
蘇軾的壹生非常坎坷,壹生跌宕起伏,但難得的是他壹貫的樂觀精神,這種精神從他的詩歌中傳達出壹種非常寬厚的人生態度,所以他成為豪放派的代表。文學大師林語堂非常欣賞蘇軾。他寫了壹本蘇東坡傳記,很值得壹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