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原句:
江南,綠紅花開的聲音,山麓村落的水邊村落。
南朝留下了480多座古老的寺廟,無數的塔籠罩在風雨中。
翻譯:
遼闊的江南,歌舞升平,綠樹紅花相映,水鄉山麓處處酒旗飄揚。
很多南朝遺留下來的古寺,如今都籠罩在這煙雨之中。
註意事項:
緹縈:也就是燕的語言。
郭:外城。這裏指的是城鎮。
酒旗:掛在門前作為旅館標誌的小旗。
南朝:指先後與北朝對抗的宋、齊、梁、陳政權。
480寺:南朝皇帝和官僚在北京(今南京)修建佛寺。這裏說的480寺是虛數。
樓臺:亭臺樓閣。這裏指的是寺廟建築。
煙雨:細雨,似煙似霧。
贊賞:
這首《江南春》千百年來享有盛譽。詩中既描繪了江南春光明媚,又再現了江南煙波浩渺的陽臺風光,使江南風光更加神奇、撲朔迷離。迷人的江南,被詩人的高明之筆所感動,更加精彩。這首詩中的四句都是風景詞,意象和景物很多,有植物,有動物,生動多彩,景物也有遠近,動靜結合,各有特色。全詩以清淡的文字和極其概括的語言,描繪了壹幅生動、多彩、神韻的江南春色畫卷,呈現出深刻而優美的意境,表達了壹系列含蓄而深刻的感情,千百年來享有盛譽。
第壹句“千裏鶯啼綠映紅”。詩的開頭,詩人睜開眼睛,從眼前的春色中想象出整個江南大地。千裏江南,到處歌舞升平,粉綠相間,壹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寫作中,詩人首先運用了烘托的手法,將“紅花”與“綠葉”搭配,並用“映”字,從透視的角度突出了“江南春色”的多彩景象。同時,詩人也從聲音和聽覺的角度展現了江南春天歌舞升平的熱鬧景象。詩中的“壹千裏”精彩而有分量,不僅在空間上拓展了詩歌的審美境界,也為後面的描寫奠定了基礎。
第二句是《山郭酒旗風》。《山國》山城。指建在山腳下的城市。“酒旗”是指掛在古酒店外的罩子。這句話的意思是,在近水的村落裏,近山的城垛上,到處都是迎風飄揚的酒旗。在這裏,詩人用李進的辭藻來形容映入眼簾的對象——水鄉、山果、酒旗。這些意象從大到小,既表現了壹定的空間位置,又突出了江南特有的建築特色,這裏的“村”與“國”都是山水環繞。尤其是“風”字,不僅增添了詩歌的動感,也更好地凸顯了“酒旗”,從而增添了詩歌的文化內涵和人文氣息。
第三句話“南朝四百八十殿”,是指東晉以後、隋以前的宋齊梁陳四個朝代,都以建康(今江蘇南京)為駐地,歷史上稱為南朝。“四百八十座寺廟”描述了許多佛教寺廟。因為當時南朝佛教很盛行,建了很多寺廟。這意味著南朝留下了480多座古寺。在這裏,詩人圍繞“水鄉、山果、酒旗式”,聚焦“廟堂”,拓寬想象空間,將思維追溯到“南朝”,從而提升了詩歌的歷史文化內涵,提升了詩歌的審美境界。同時,詩人用“寺”指代佛教,並用虛數“480”修飾,既使詩意象豐富,又照顧到了第壹句中的“千裏”。更重要的是表現了南朝佛教的盛行,為後面句子的抒情性奠定了基礎。
第四句是“多少塔煙雨”。“煙雨”就是蒙蒙細雨。這句話的意思是,無數的塔都籠罩在風、煙、雨之中。這裏詩人沒有用“廟”,而是改成了“陽臺”,不僅是為了避免詞語的重復,也是為了適應“煙雨”這樣的環境。在這裏,通過現實與現實的結合,詩人的面前有了壹段歷史,他的內心非常感慨——歷史總是在發展變化的,朝代的更替是必然的。在這裏,詩人從審美的角度欣賞江南春天的自然之美;詩人通過深刻的思考,穿越時空,實現了歷史文化的審美意義。
杜牧特別善於用短短的四句二十八字描繪出美麗動人的畫面,呈現出深刻優美的意境,表達出含蓄深刻的感情,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維的啟迪。《江南春》反映出中國詩畫中的審美是超越時空、淡泊灑脫的,具有儒、釋、道“頓悟”的思想,多表現出懷古、隱逸、寫意的詩意情懷。
欣賞差異:
關於《江南春》絕句的主題,是否借古諷今,眾說紛紜。
有研究者提出“反諷論”,認為中國歷史上南朝帝王以佛教聞名,杜牧時代的佛教也是惡性發展,而杜牧有反佛思想,所以最後兩句話具有反諷意味。或認為主旨是尊儒排佛,表達對統治者治國無方、佛道失誤的擔憂;或者認為主旨是借古諷今,諷刺統治者過度修建佛寺會導致國力衰弱,民生蕭條,加劇社會危機。他們認為晚唐詩人有壹種憂國憂民的情懷,審美上不乏反諷,詩歌的內涵更加豐富。
壹些研究人員不同意。他們只是認為這首詩只是描繪了江南的美景,表現了詩人對江南風光的贊美和向往。理解詩歌,首先要從藝術形象入手,不應該做抽象的推論。杜牧反對佛教,不代表他壹定討厭歷史遺留下來的佛寺建築。在宣州,他經常去開元寺等地遊玩。我也去過池州的壹些寺廟,和僧人交過朋友。“九華山路雲鬢,青衣江劉福橋”和“秋山春雨徘徊,傾遍江南寺樓”等名句,都表明他對佛寺陽臺仍有欣賞。